第三章  創立巨人:就是要做中國的IBM 第19節:珠海政府的“厚禮”

2.珠海政府的“厚禮”

俗話說:“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起初顯得有些迫不得已的選擇,竟然在不經意間給了史玉柱一次巨大的喜出望外。

十幾年後,很多曾經在珠海生活過的人在回顧珠海的發展時,都不約而同地認為珠海發展曆史上必須提到兩個人:梁廣大和史玉柱。對史玉柱來說,這是一種榮耀;但對當時的巨人集團來說,這種榮耀卻是一把雙刃劍。

在巨人集團飛黃騰達的時候,史玉柱經常感慨:“巨人集團總部由深圳搬來珠海,是因為珠海市是全國最重視高科技的城市。因此,我們也得到政府的許多優惠。而且,珠海市長梁廣大的確有吸引力,他除了是全國最好的市長外,還有一種偉大的氣魄。”

的確,史玉柱感激珠海政府自有他的道理。珠海政府對于巨人集團的意義,並不僅僅在于讓史玉柱注冊了“巨人”這個名字,而是它提供的支持和優惠條件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推動了巨人的快速成長。

雖然珠海在當時遠不及深圳那般受“下海”者歡迎,但是自從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並發表了著名的講話之後,珠海市政府對科技的重視被提上日程。這時,覺察到政府這一議程的史玉柱便頗有心機地將巨人集團注冊頭兩年的經營業績,包括在珠海巨人公司賬簿記錄上的往來賬目和納稅記錄等,通過當地的新聞界進行公布。這招投石問路果然奏效:史玉柱和巨人集團經過各類媒體的渲染與宣傳,立刻成功地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于是,史玉柱很快便如願見到了珠海市經濟協作辦公室和巨人集團所在地香洲區的領導們。

1992年,巨人集團當時的銷售額已經以“億元”為計量單位了。應該說,這樣的軟件公司在當時的國內是不多見的。對于史玉柱來說,他深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古訓。于是,史玉柱沒有太多的猶豫,下了決心,放棄深圳,決定將公司總部,也就是將巨人集團的管理運作和開發中心全數移至珠海。史玉柱在做出戰略轉移的重大決策時說:“特區是干事業的地方,珠海能干大事業。”

珠海科技興市的戰略方針和梁廣大市長掀起的科技重獎旋風,令史玉柱由衷地欽佩梁市長的膽識和魄力,真可謂英雄惜英雄。同時,史玉柱也以一個戰略家的眼光看到了在珠海興建的和即將興建的大型國際機場、高速公路、至香港和深圳的跨海大橋、年吞吐超億噸的特大港口和投資百億的大型電廠等大型項目,這些廣闊的前景是處在發展階段的巨人集團所傾心向往的。可以說,史玉柱從在珠海注冊公司,再到珠海落戶公司的兩年里,已經完全結束了巨人集團“異地分隔”的局面,巨人集團從此完成了“統一”。

的確,珠海政府對于巨人集團的來到,並非只是盡一種禮節上的地主之誼,而是給了它很多實質性的幫助。當時許多當地媒體不約而同地用到了這樣一個形容詞——“沸騰”,足見巨人的影響已經開始輻射開來!

珠海政府對巨人特別重視,給予了很多“厚禮”,包括解決科技骨干人員特區戶口調動、公司高層領導赴港澳長期往返通行證、稅收減免等諸多問題。比如,高科技企業所得稅全免,當時也沒有增值稅,結果要交的稅特別低。由于軟件業的規律,複制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這時候巨人的利潤幾乎就等于銷售額,淨資產也已經上億元了。

此外,珠海政府給了巨人集團的還有很多實在的照顧。比如,可以破例審批出國;戶口一時轉不過來,可以新辦一個珠海戶口。史玉柱的戶口當時也是遷不過來,安徽不讓遷,因為當時的政策不允許。如果這樣的話,就成了無業游民。珠海政府看到這種情況,就給他重新辦了一個,足見政府盡力為巨人創造發展機遇的誠心。

香洲區領導在巨人落戶珠海之後便開始了陸陸續續的造訪與視察。區領導視察之後,史玉柱與他的巨人集團竟迎來了時任珠海市市委書記、市長的梁廣大定期的現場辦公。這充分顯示了珠海市政府對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團的萬分“寵愛”。同時,正是在珠海市政府的現場辦公上,巨人集團獲得了珠海市政府分量十足的一份“厚禮”——一塊按當時地價減免50%,並可分期付款先行使用的土地。

史玉柱對于珠海市政府的這份“厚禮”,理所當然地感激不盡。這些優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掃清了巨人集團發展中的諸多制約障礙,而這些問題在巨人離開深圳之前,早已困擾史玉柱多日,卻一直無法解決。如今喜出望外的史玉柱不得不由衷地感歎:珠海,巨人來對了!對于政府批的半價土地,甚至還能以先使用、後交款、分期分批交款的方式獲得,這無疑是“天下掉餡餅”的美事。而這塊地在珠海香洲區更可稱得上是一塊“風水寶地”。

這塊規劃面積達10000平方米的土地,地理位置也很好:東臨珠海市電視中心、金融中心和郵電中心,西靠體育中心,南接商業中心,北面則以當時正處于規劃建設中的珠海市新政府為鄰居。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令巨人在珠海的落戶占盡了先機。

至此,可以說史玉柱“天時地利人和”俱得。但“面對這麼大一塊地,當時的史玉柱著實有些迷糊,他對于土地增值的問題可是一竅不通,而那時的房地產還遠遠沒有像後來那些花樣迭出的營銷手段,史玉柱也很難從中得到些許啟示。面對‘寸土寸金’、價值極高的政府撥地,史玉柱的唯一念頭便是:‘不想就這麼輕易地白白浪費。’于是,對于這一片還是荒草的處女地,史玉柱已經開始思考如何規劃和開發利用了”。

據業內人士解析,史玉柱面臨著多種選擇:選擇一,建設一座技術一流的科研大樓,專門用于軟硬件的開發和電腦的生產;選擇二,建設一座配套設施完善的員工公寓,讓員工在這座公寓里統一生活作息,吃、住和工作,就像當年他在封閉式的環境中努力完成了漢卡的研制工作那樣。然而,這兩種選擇似乎都不太符合史玉柱的初衷。如何最大限度地使用土地並讓土地的使用帶來最大的財富,是史玉柱首要考慮的問題。畢竟史玉柱的社會角色中更多的還是一個商人,商人無法不去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事實上,除了上面陳述的選擇,史玉柱還有許多其他的想法。思慮再三的史玉柱最終決定將這塊土地作為了巨人大廈的基地。根據史玉柱的構想,巨人大廈將完成巨人集團開發中心、行政中心、物流中心、員工公寓、員工食堂、員工活動中心等功能的承載。簡而言之,史玉柱的最初想法仍是以巨人集團的自行使用為基本出發點的。然而,之後所經曆的一些變故使得史玉柱改變了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