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危機時刻,初握權柄 第20節:12.好女不跟男斗,兩宮太後忍氣吞聲(1)

12.好女不跟男斗,兩宮太後忍氣吞聲

在奕?離開了熱河後,肅順這些“熱河派”頓時感到輕松了不少。這時的熱河,看似平靜,但平靜的下面,卻隨時都可能掀起滔天巨浪。

早在奕?回京之前,兩宮太後與肅順等人發生矛盾的信息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了北京。在奕?的授意下,“北京派”的重要人物、內閣大學士周祖培首先采取了行動,他是三朝老臣,名望甚高,但和肅順的矛盾極深。

清朝的時候,中央六部設立滿漢雙尚書制,當時肅順和周祖培曾在戶部分任滿漢尚書。周祖培學識淵博,而且比肅順年長20多歲,但肅順為人專橫,根本就不把周祖培這個漢尚書放在眼里,還時不時地對周祖培進行諷刺挖苦、排擠打擊。有一次,部里文件已經由周祖培批閱過了,肅順裝作不知道,故意問:“這是誰批的啊?”辦事的人低聲說:“周中堂批過了。”肅順鼻子一哼,罵道:“呸!不過是一幫吃干飯的混混,哪里懂什麼公事?!”說完,肅順竟然拿起筆就把周祖培的畫諾全部鉤掉。周祖培受此奇恥大辱,但懾于肅順的淫威而不敢表露,最後被逼得沒辦法,只好請辭戶部尚書這個有權有利的大肥缺而甘任有名無實的內閣大學士。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在得知了慈禧和奕?的用意後,周祖培決定要抓住這次機會,將肅順等人扳倒。他首先授意自己的得意門生,時任山東道監察禦使的董元醇寫一篇《奏請皇太後權理朝政並另簡親王輔政》的奏折,吹響了政變的第一聲號角。

董元醇在奏折中提出兩點極為重要的建議:一是皇帝年幼,國家又在危難中,皇太後應該出來權理朝政,左右不得干預;二是從親王中簡派一二人輔政,防止皇權旁落。

董元醇只是顆小棋子,這個奏折也只是棋局的開始而已。奏折意思很明顯,就是為慈禧太後垂簾聽政和恭親王輔政造勢,並以此來試探一下八大臣的態度。果不其然,董元醇的奏折到達熱河後,就像是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將兩派政治力量的矛盾完全暴露無遺。

八大臣看過董元醇的奏折後,暴跳如雷:這等于是把權力從八大臣手里剝奪,轉移到太後和親王的手中,完全是和咸豐的遺詔對著干,和八大臣對著干!難道這個董元醇吃了豹子膽了,竟然敢置清朝祖制而不顧,自個把腦袋往閻王爺那里送?要知道,清朝曆來嚴禁後妃、太監乃至親王干政,敢在奏折中公開提議讓太後垂簾聽政和親王輔政,這豈不是找死嗎?是可忍,孰不可忍!

令肅順等人感到震驚的是,董元醇這個公然違抗先帝遺詔的折子竟然被慈禧“留中不發”。八大臣心急火燎,他們立刻責成某軍機章京擬定批駁董元醇奏折的諭旨,但初稿擬好後,八大臣之一的焦佑瀛覺得此稿語氣平和,言辭不夠激烈,于是便自己親自捉刀寫了一篇,其中對董元醇請求“皇太後垂簾聽政和親王參政”的建議用八個字大加批駁,即“是誠何心,尤不可行”,並要求對董元醇嚴加懲處。其他七大臣讀後,交口稱贊,不料此稿上去後,慈禧不予理會,仍舊將折子“留中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