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3節:1966年,張愛萍沒跟著登天安門城樓(3)

張愛萍突然又折回來,再次出現在了主席台上。他不慌不忙地從衣兜里取出一片紙。霎時,全場爆發出哄然大笑,科技戰線的人們都清楚,張愛萍給他們講話可是從來不拿稿子。張愛萍輕輕展開那片紙,念了起來:"去年3月工作以後,到了一些單位,接觸了一部分干部和群眾,講了一些話,作了一些決定。如果我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話,那麼,由我自己承擔全部責任,跟別的任何同志沒有關系。"他根本沒用事先准備好、上面已批准的講稿。念完,他依然是不慌不忙地將紙片放進衣袋,拄著拐杖轉過身,頭也不回地走下台去,回了醫院。人們吃驚地瞪大了眼睛,專門為他開的大會,他就這麼輕巧地打發了?這是檢討嗎?明明是死不改悔的挑釁!驚愕半晌,台上的造反派才回過神,帶頭呼喊起口號。

多年之後,曾參加這次大會的航天科學家黃緯祿回憶說:"我當時心里真舒坦!差點鼓起掌來!中國的領導人,如果都像張愛萍這樣,中國還能沒有希望?"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心聲。

再後來,我去後海他的家里看他,家里人說,他被保護了起來。

1976年10月,"四人幫"倒台。轉年的3月,張愛萍再次複出。

1977年7月31日,鄧小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50周年大會上公開亮相。

會後,鄧小平約張愛萍談話。

鄧小平說:"中央要我十一大後主持軍委工作,你在總參工作多年,各方面情況都熟悉,你過來吧,當軍委秘書長。"

張愛萍回答說;"我不夠格啊,知識、能力都有限,精力也不行了,'反擊右傾翻案風'時,心髒也不太好。"

鄧小平知道張愛萍不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他能擔起來的工作決不會讓給別人,便問道:"你看誰合適?"

張愛萍略一思考,然後說:"我看羅瑞卿比較合適,他曾干過一段時間軍委秘書長。我和他合作過,感覺他很會做協調工作。"

不久,羅瑞卿就出任了中央軍委秘書長。

張愛萍再次複出後提出,務必在20世紀80年代前期抓好洲際導彈、潛地導彈、通信衛星研制和發射任務(簡稱"三抓")。針對"三抓"工程型號新、難度大、時間緊和技術密集、關系複雜、綜合性強等特點,他創造性地建立健全了總設計師和行政總指揮"兩條指揮線"制度,嚴格實行崗位責任制,集中力量,聯合攻關,全力突破關鍵技術。1980年5月、1982年10月和1984年4月,我國洲際導彈全程飛行試驗、潛地導彈發射試驗和通信衛星發射先後取得成功。

"三抓"工程是"兩彈一星"的繼續和發展,標志著我國的戰略核威懾力量從中近程發展到遠程、從液體發展到固體、從陸上發展到水下、從固定陣地發射,發展到隱蔽機動發射,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獨立自主掌握洲際導彈、導彈核潛艇和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及"一箭多星"發射與測控技術的國家之一,使我國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邁上了新的台階。

張勁夫回憶張愛萍時說,愛萍有句名言:"沒有創造性的思維,就沒有創造性的實踐。"他不唯上、不唯書,而是唯實、唯真,所以常有超常之舉。

他常以"勿逐名利自蒙恥,善辨偽真羞奴顏"自勉。他真正做到了"功高勳殊而不自居,見高識卓而不自錮,才高學廣而不自傲,位高權重而不自恃,德高望重而不自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