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國古代美女文化的時代變遷 第34節:第二節 中西美女評價的比較分析(1)

第二節中西美女評價的比較分析

一、"窈窕淑女":中國傳統的美女觀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泱泱九州,曆史悠久,美女資源特別豐富,美女研究也有相當多的成果和相當高的水准。從《詩經·碩人》、屈原的《楚辭·大招》、宋玉的《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司馬相如的《美人賦》、曹植的《洛神賦》、王粲的《神女賦》、陶潛的《閑情賦》,乃至王實甫的《西廂記》、衛泳的《綠窗女史》、李漁的《閑情偶寄》、梅禹金《青泥蓮花記》、曹雪芹的《紅樓夢》,余懷的《板橋雜記》、蟲天子的《香豔叢書》,等等,研究史料可謂汗牛充棟,不勝枚舉。關于美女,清初小說家張潮有如下一段精彩的議論: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以翰墨為香,吾無間然矣。①

對于這一定義,明末清初學者冒辟疆的評價是:"合古今靈秀之氣,庶幾鑄此一人。"②

用今天的話講就是:美女是人類量產的稀缺資源,造就一個美女,要秉合古今天地萬物之靈氣,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如袁枚所感歎的:"天生人最易,生美人最難。"③毫無疑問,中國女性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優秀的女性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她們擁有本民族獨特的神韻。盡管中國曆朝曆代的美女評價標准或說時尚潮流存在差異,但總體而言,中國古代傳統的美女觀仍具有較為鮮明的民族特點。

從外形上,中國古代美女評價十分看重女性的容貌。籠統的說法是五官端正、眉清目秀。頭發以黑而有光澤的長發為美;眼睛要明亮有生氣;眉毛雖各朝式樣繁多,但總體看以細長而彎為美;嘴唇以小巧唇紅為美;牙齒一定要整齊潔白;臉龐以鵝蛋形贏得的贊美和得分最多。

在體態上,大抵宋代以前推崇的是身材修長的美女。"明德馬皇後、和熙鄧皇後俱七尺三寸,劉曜劉皇後七尺八寸,俱以美稱。"①

南北朝時皇帝納妃講"五可":"種賢、多子、端正、長、白"。②

但整體而言,是以修短適中為上,小巧玲瓏次之。在乳房、腰部、臀部、腿、足五大要素中,最被重視的是腰(楊柳小蠻腰)和足(三寸金蓮),最被忽視的是乳房。此外中國古人還特別看重膚色。皮膚以白嫩細膩為美,慣常引用的形容詞是"膚若凝脂"。

就內在氣質而言,中國古代非常注重美女的神韻。令人仰止的神韻並非與生俱來,須仰賴于後天持之以恒的勤學苦練。雖然社會上流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但規范女子行為的各類教科書應有盡有,俯拾即是。古人贊美美女才能的詞句,多是"年少聰穎,及笄之年,琴棋書畫、歌賦音律等已樣樣精通"等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