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秦始皇一生功過(轉摘)湊字

秦始皇的統一措施:

①建立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大權獨攬,中央設丞相、禦史大夫、太尉,稱為“三公”。“三公”由皇帝任免,絕對服從和執行皇帝的命令。在地方建立郡縣制,將全國分為36郡,每一個郡有守(等于省長)、尉(等于邊防區司令)和監(等于監察專員)各一,郡下設縣,郡守、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②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所謂“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中國的文字在戰國時代已有分歧的趨勢,自此以篆為標准。度量衡的單位也標准化,車軸的長度也隨著劃一。全國有聲望的家室12萬戶,一律遷居于國都附近,以防止地方力量再起。除了秦軍所用的兵器外,其他一律沒收銷毀,鑄成12尊龐大的銅人,放置在皇宮之前。

③統一法律。據《史紀》《漢書》的記載,秦法僅死刑就分為戮、腰斬、車裂、坑(活埋)、鑿顛(鑿破頭腦)、抽脅、梟首,並推行連坐法和族誅,實施嚴重的刑法,以鎮壓人民。

④“焚書”、“坑儒”,除了醫藥種樹之書,其余盡行燒毀,焚書後引起儒生的不滿,前212年,秦始皇又進行“坑儒”,活埋儒生460人。……秦始皇收養了許多占星學家和煉丹的術土,當中有兩人有秦始皇聘任尋求長生藥物,他們沒有覓到藥物,反而散布流言,指斥秦始皇性情燥急,不符合長壽的條件。皇帝大怒之下令衛士在都城里挨戶搜索。上述兩個人未尋獲,可是被捕者460人,他們或是與這兩人有交往,或是在賣弄相似的方式。最後這400多人全被活埋。

⑤為了抵抗匈奴的入侵,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伐,于前215年收複河套地區,設置44縣。因怕匈奴在再次入侵,秦始皇征發農民,把戰國時秦、燕、趙三國長城連接起來,築成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到遼東的近萬里防禦線,史稱“萬里長城。”

評價秦始皇的功過

①完成了統一,結束了諸侯割劇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推動曆史發展,反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

②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度。③統一了貨幣,度量衡和文字,開創了幅員遼闊的秦帝國,促進了民族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與繁榮,鞏固國家統一,調整政治措施,保持社會安定,促進各民族的融合與團結。

④建立了封建專制主義制度,壓制了人民的思想

⑤焚書坑儒,摧殘文化

⑥實行暴政,大興土木,建阿房宮,修驪山陵墓,耗費民力;法律殘酷,最終促成農民大起義,使秦朝滅亡。總體評價:秦始皇在中國建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在我國曆史發展長河中,樹立起一塊新的里程碑,其功績是偉大的。但是,秦始皇橫征暴斂,農民被迫把收獲物的三分之二上交賦稅,還要負擔沉重的遙役,被征去修阿房宮、陵墓、築長城達200多萬人。秦始皇的暴政,給自己種下覆滅的惡果。

一、關于秦統一中國的主要原因問題

並諸侯,吞天下,天下為一.秦自商鞅以來一直貫徹執行的軍功爵制度,使全國上下軍民都納入了戰爭的軌道,而且這種多等級制吸引著每一個人來發揮自己的最大能量.這種制度之所以有威力,關鍵在于它是由國家不斷進行財產和權力再分配的基本形式,各級爵位的實際利益是落實在土地,賦稅,徭役的分配以及個人身份升降等等之上的.秦的統治者是怎樣利用土地,租稅,爵位等等調動臣民的戰斗力,"使天下之民要利于上者,非斗無田"的.用經濟手段調動了臣民的力量,打了勝仗又使秦國獲取了更大的利益.

如此循環,這就是秦強和秦始皇完成統一的基本原因,並吞諸侯的秘密基礎.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功是卓著的,但認為秦始皇統一代表了人民的要求,是為了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等觀點,則是站不住腳的.我們認為,秦始皇統一後所實行的政策,從本質上與主流看,是他爭取統一過程中實行剝削政策的繼續和發展.且看秦統一後的事實是怎樣反駁上述觀點的吧.

秦始皇功過


二、從社會實際效果來檢驗秦始皇政策,措施的意義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實行了一系列與這種統一相輔相成或為了鞏固中央集權統治的政策,措施.例如,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收天下兵";"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徙天下豪富于咸陽十二萬戶".二十七年,"治馳道".三十一年,"使黔首自實田".三十四年,"焚書".三十五年,"坑儒".

與此同時,北征匈奴,築長城,南戍五嶺,五次巡游等等,顯赫的事件排滿了秦始皇的日程表.有相當多的曆史學家在自己的著作中和講堂上,幾乎眾口一詞,無不稱贊秦始皇的這些政策,措施,認為它有利于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但是人們常常向曆史學家們提出,赫赫的秦朝何以短祚經濟文化的發展又表現在哪里秦始皇既然作了那麼多順應曆史發展的事業,為什麼在他活著的時候發生了農民暴動,而死後不到一年就爆發了全國性的農民大起義這風云突變,如何解釋我們究竟用什麼樣的標准去衡量去分析秦始皇的政策與活動呢?

我們認為,評論曆史上一種政策,措施及其制定者的功過時,主要應根據當時的曆史實踐進行綜合考察.應該說,秦始皇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其中有一些是有利于經濟文化發展的.然而是什麼原因沒有能夠使這些政策,措施發揮作用,成為維系秦王朝長治久安的紐帶,反而被淹沒在憤怒的聲浪中呢?

這就說明,一種好的政策的實施不是孤立的,必須有相應的措施,政策予以保證.如果有一些與之相反的政策或舉動,雙方不僅會有抵消作用,而且力量大的一方勢必壓倒另一方.任憑錯誤的政策和行為無限度泛濫,好的政策,措施就會黯淡無光,甚至根本失靈.

車同軌,修馳道,統一度量衡等等措施,照理講應有利于經濟文化的交流,特別是對商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但秦始皇用強大的中央集權和嚴密的隊伍組織控制人民的遷徙自由,奉行比重農抑商更為嚴峻的"除末"政策,謫發賈人戍邊,壓制商業,使馳道不是通往經濟繁榮,文化交流的康莊大道,而主要成為秦始皇吸吮人民血汗的大動脈和調兵遣將,運輸軍需,押送囚徒的干道.

"書同文字",這無論如何評價,它本身是符合文化發展規律的.但文字畢竟只是交際的工具,文化的內容卻要廣泛的多.秦始皇奉行"以吏為師"的政策,要人們只學法律,這就不是發展文化,而是窒息文化了.書同文變成了秦始皇推行封建文化專制的工具."使黔首自實田","上農"政策和徙民墾荒等,對進一步鞏固封建私有制和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本應有積極意義,但秦始皇卻濫用民力,頭會箕斂,使農業生產力發展的可能性完全遭到破壞.

"焚書""坑儒",十幾年來幾乎都說是秦始皇反複古,反分裂,堅持改革,維護統一的一項重大措施.評價更高者則認為是一次具有反複辟性質的政治思想革命.事情果真是這樣嗎?

還是對事情的過程與效果進行一番考察吧.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上前祝壽.仆射周青臣進頌說:"他時秦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聖,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秦始皇聽了喜形于色.沒料到博士淳于越迎頭潑了一瓢冷水.他建議應分封子弟功臣為枝輔以防大臣篡權,警告:"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又指出周青臣"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

秦始皇讓群臣討論淳于越的意見.隨之,李斯發表了著名的"焚書"議,當即得到秦始皇的准許,付諸實行.就李斯提倡"師今",反對淳于越"師古"而論,無疑是對的.

但考察一下事件的全部就會發現,出發點是對的,而落腳點卻大謬.從焚書內容看,把非秦紀的史書和"詩書百家語"統統燒掉,顯然過了頭.那種認為焚書是為了統一,把百家爭鳴同統一看成是格格不入的觀點是不符合曆史事實的.法家主張統一,儒家如孟軻,荀卿等又何嘗不主張統一。

淳于越的建議盡管迂腐,其心還是向著秦始皇的."統一"不應是"統死",特別在思想上更不能"統死".禁絕百家,以吏為師,從根本上窒息了人們的思想,堵塞了對事物進行探討之路,扼殺了文化的發展."焚書"的直接結果,是把秦始皇的極權推向了更高峰.

焚書之時已是秦始皇統治的晚年,當時社會危機已明顯暴露出來.在這樣的時刻,就是從秦朝統治階級的利益出發,也應該讓臣下七嘴八舌,尋求對策.可是焚書卻完全堵塞了言路.對統治者來說,沒有不同意見,就沒有比較和選擇,也就失去了應變的能力.秦朝只好沿著秦始皇那些極端政策更迅速地向覆亡滑去.所以"焚書"決不是秦始皇政治棋盤中的一步好棋.

關于"坑儒",我們許多同志把它看作是"焚書"的繼續或鎮壓反革命之舉.為了分析這一曆史公案,不妨把"招禍"那段文字摘引出來,弄個水落石出.侯生,盧生相與謀曰:"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並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幸.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辦于上.上樂以刑殺為畏,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上不聞過而日驕,下懾伏謾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驗輒死.然候星氣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諱,諛不敢端言其過.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貪于權勢至如此,未可為求仙藥."

首先分析一下"坑儒"是不是"焚書"的繼續.從盧生,侯生的議論看,與"焚書"事件無關.相反,他們是在焚書之後更加受到重用.秦始皇曾說:"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接著便講如何器重方術之士等等.


事情是這樣的乖戾,受青睞的方土也起來批評秦始皇了!秦始皇火冒三丈,勒令追查,結果把那些心懷不滿的儒生一並拿來問罪,很顯然,儒生是被株連受冤的.其次,就事件的性質而論,盧生侯生等方士求仙藥是荒唐的,而他們不正是投秦始皇之所好嗎

如果秦始皇能夠翻然悔悟,不再迷信鬼神,殺了這些方土也算有些道理.然而他並沒有邁出這一步.試問,有權的迷信家殺掉無權的迷信家能算是革命家嗎再則,就其內容來講,侯生,盧生對秦始皇的批評基本上是切中要害的,沒有言過其實的誣罔謾罵之語.而秦始皇卻以"誹謗我,

秦始皇功過

以重吾不德"為借口,搞了一場"坑儒"奇案.從社會效果看,如果坑儒之後帶來了文化的新發展,我們完全可以從另外的角度來評價秦始皇的這一粗暴行為.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秦始皇以反複古為名走到了極端的文化專制,一怒之下又殺了那麼多人,這難道能稱得起是革命嗎綜上所述,秦始皇所采取的某些政策,措施,就單項推論,似乎無可非議;然而卻被另外一些政策,措施所抵消,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或起點不誤,落腳點卻走到了起點的反面.這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任何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政策,措施的貫徹執行,都必須有一個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在一定的曆史條件下,社會上的各個階級,階層,特別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直接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人民,能夠進行起碼的正常的生活.

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篇著名悼文中說過:"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

因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為基礎."沒有這樣一個基礎,想從事任何其他活動都是根本不可能的.

秦始皇恰恰從總體上無情地破壞了這樣的基礎.他的破壞來自兩個方面:首先,秦始皇好大喜功,他超越戰後秦朝物資匱乏,人丁稀疏的現實,不惜動用大量民力財力,進行一系列浩大的工程.古長城,如龍騰蛇伏,綿延萬里,巍巍壯觀.它所表現出來的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力量和無窮智慧,仍為今天的人們所歎服.

然而,這卻又是秦始皇不顧"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謬"的現實,不顧百姓之急,不養老存孤,一意"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的罪證."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嘔哎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唐人杜牧的這篇名作《阿房宮賦》,自然帶有藝術的誇張.但為修阿房宮和驪山墓,動用"隱宮徒刑者七十余萬人",那是司馬遷清清楚楚寫在《史記》中的.新近發掘出來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浩大的規模,威武的氣派,也足證史記之不誤,杜牧之合理.

始皇二十八年,"為馳道于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這馳道,路寬五十步,每隔三丈樹以青松,坦坦蕩蕩,這在交通很不發達的古代,也算得上是空前的交通設施了.然而這又耗費了多少民力!

另外,"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坂上,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這又耗費多少的民力!還有戍五嶺,擊匈奴,又是百萬之眾.不論上述這些工程,活動的性質如何,是它們的總和把人民淹沒在大規模徭役,兵役的苦海里.

試想,一個連簡單的再生產都不能維持的朝代,無論怎樣用第一個統一的王朝或某項事業有什麼偉大意義來為它辯解,它也是沒有繼續存在的理由的.其次,秦始皇是一個少見的暴君,他"剛毅戾深,事皆決于法,刻削毋仁恩和義",刑罰之嚴使人沒有伸屈之地,真是跋前後,動輒得咎.

我們一觸及秦代的曆史材料,成千上萬的刑徒,罪人便映眼而來.刑徙,隱宮者,黥首者,被謫者,各種各樣的"罪人",無處不有,無時不見,平均一,二十人中就有一名罪犯."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絕非虛言.整個秦王朝簡直成了一個大囚場.

范陽令"殺人之父,孤人之子,斷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勝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范陽令這種人物的出現,恰恰是秦始皇行苛法的必然結果.就這樣,秦始皇統治下的秦王朝成了一個刀光劍影,隨時都可能身首異處的恐怖世界,這哪里還談得上去貫徹推行那些有利于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政策,措施呢?

宮廷的狂歡作樂遮蓋不住掙紮在死亡線上千百萬人民的呻吟;周青臣之流的頌揚遮蓋不住眾生的憤怒!

面對著"男子疾耕不足于糧餉,女子紡績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道死者相望","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于道樹,死者相望"的慘景,縱然用玫瑰的顏色來描繪秦始皇的這些政策,措施,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在分析秦始皇的政策,措施時,我們還應當充分估計到秦末農民提出的"天下苦秦久矣"這個口號的意義."苦秦久矣"這個"久"字的含義究竟是什麼呢"

四人幫"及其禦用史學家認為,秦始皇統治時期,"黔首安甯","黔首是富",老百姓像生活在天堂里,根本無苦,苦只是到了秦二世時才出現的.

這顯然是一種別有用心的胡說八道.有一些好心的同志也覺得秦始皇統一中國功勞大,把這個"苦"字算到秦始皇的頭上,似乎感到有點與心不忍;如果把它從秦始皇賬上一筆抹掉,又感到是嚴重地歪曲曆史,于是乎就采取了一種輕重筆法,把秦始皇統治時期的農民之苦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到秦二世和趙高時期就盡量說重.這種好心,當然也不能准確地解釋曆史.賈誼在《過秦論》中說過:"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筈隸之人,而遷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崛起什伯之中,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影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賈誼的偏見我們暫且不論,但陳涉振臂一呼,天下響應,只能是矛盾長期積累的結果,"苦久"的大爆發.

陳勝,劉邦關于"天下苦秦久矣"這個口號的提出,能使我們從階級斗爭的總和中去認識秦始皇的統治,去更深刻地分析秦始皇各項政策,措施的實際意義.我們這樣來分析秦始皇的政策,措施,是不是要全部否定呢當然不是.

我們評價曆史,不僅要從當時曆史的總和進行考察,而且還要從曆史的總過程來考察.秦始皇的一些舉動,盡管使一些好的政策,措施失去了影響當時社會的機會,但這些好的政策,措施在曆史的長河中還有一定的曆史地位.因為秦始皇的某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曆史客觀過程的必然性,這種曆史必然性之樹所結的果實是不會因為秦朝的滅亡而消失的.只要這種曆史必然性還在起作用,秦始皇的某些政策,措施就會作為曆史遺產而影響後世和啟發來者的頭腦.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制度,由于是集中地反映了地主階級的利益,所以盡管被秦末農民起義及以後的農民起義多次打亂,

秦始皇功過

但封建統治者一旦得勢,總是千方百計把它恢複和健全起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是經濟文化交往的工具和經濟文化發展所要求,所以這些措施便作為曆史遺產為後來的人們所繼承和應用.長城在以後民族斗爭中,作為防禦工事還起過作用.戍五嶺是推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中的重要的曆史一環.當然,這種影響和作用不是秦始皇的政策,措施原生形態的簡單再現,而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在新的基礎上,作為曆史的因素起作用.總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其活動,有的符合曆史發展的規律,有的則違反曆史發展的規律.但是後者力量大于前者,破壞了推行那些正確政策,措施的社會基礎,造成那樣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嚴峻形勢,對此秦始皇是要負責的.在以往的著述中,幾乎總是說秦的統一有利經濟文化發展,符合人民群眾的要求等等.這種把統一說成是絕對好的觀點是不符曆史事實的.在階級社會里,統一總是同一定的政治內容聯系在一起的.封建的統一比封建的戰亂有可能為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但封建的統一的中央集權也可能為統治者胡作非為,阻礙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因此封建的統一同經濟文化的發展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必然的邏輯關系.秦始皇統一中國比擾擾嚷嚷的戰國是個進步,但統一之後,由于秦始皇統得過死,憑借極權強行搞了那麼多違背曆史發展規律和超越當時人民負擔能力的活動,反而窒息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使廣大農民喪失了起碼的生活條件.因此,對統一要進行具體分析.

三、從英雄到孤家寡人

秦王朝從勝利到走向滅亡的曆史,也就是秦始皇從英雄轉變成孤家寡人的曆史.對于秦始皇的這種轉變,要從曆史客觀現實的變化和他本人品質的結合上來說明.秦始皇是個幸遠兒,他是在統一果實成熟了的時候來到果園中的.這里我們先引幾段當時人對當時形勢的看法.長平之戰後,國子勸齊合縱抗秦時說道:"秦伐魏取安邑,伐趙取晉陽,伐楚取鄢郢矣.逼三國之君,兼二周之地,舉韓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今又劫趙魏,疏中國,封衛之東野,兼魏之河南,絕趙之東陽,則趙魏亦危矣."一說客對韓王說:"秦之欲並天下而王之也,不與古同,事之雖如子之事父,猶將亡之地;行雖如伯夷,猶將亡之也;行雖如桀紂,猶將亡之也.雖善事之,無益也.不可以為存,適足以自令亟亡也."李斯入秦後,第一次與秦王政談話也說到:"今諸侯服秦,譬若郡縣.夫以秦之強,大王之賢,由灶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從以上事實可以看到,統一航船的桅杆已經露出地平線,已為人們的目力所及了.但是,秦對東方六國戰爭的艱難性所造成的嚴酷的現實,使那些與上述論調持相反態度的游說之士,仍有活動的場所.例如,秦王政十年,齊王建入秦稱臣,就遭到即墨大夫的反對,主張聯合三晉及楚,"如此,則齊威可立,秦國可亡".即使在秦滅亡六國的前夕,頓弱在向秦王政獻離間六國之計時也還說:"天下未嘗無事也,非縱即橫也.橫成則秦帝,縱成即楚王."事實上,東方六國也常常在重大戰役上戰勝秦軍,使秦始終不敢等閑視之.例如,魏安厘王三十年,即秦王政即位的前一年,無忌回到魏國,率領五國兵攻秦,大敗秦軍于河外,秦大將蒙驁退走.秦王政即位的第六年,韓,趙,魏,衛,楚共擊秦,取壽陵.趙王遷三年,即秦王政十四年,趙國大將李牧在肥壘(今河北藁城一帶)大敗秦軍;第二年,李牧又打敗秦軍于番吾(今河北靈壽縣南).至于秦始皇對楚國的戰爭,就更加艱苦.你看,果子已經成熟了,然而想摘取它又是這樣的艱難.這就說明,秦始皇必須兢兢業業,小心謹慎,方能爭取戰爭上勝利.否則,稍有大意,就會招致失敗,甚至前功盡棄.現實就是這樣的矛盾.而恰恰是這種不時有漩渦出現的曆史潮流,成為造就秦始皇這個英雄人物的基礎.人們常常說,"時勢造英雄".那麼是什麼樣的時勢才能造英雄呢一般地說,要具備這樣兩個特點:即宜人之勢和逼人之勢.秦始皇善于在這樣的風浪中游泳,他在宜人的形勢中善采其"宜",在逼人的形勢下善克其"逼",表現了一個英雄人物的品格.

第一,他敢于作出滅亡六國的戰略決策.當時,秦始皇面臨著兩種抉擇:有人建議他勿滅六國,免盛極而敗;有的則建議他一鼓作氣,統一天下.他自己也提出過"山東之建國,可兼與"的疑問.曆史上常常有成熟的時機而被決策人物放走的事例,造成曆史性的錯誤,人們為此而長歎.例如長平之戰後,秦本可以一舉而滅趙,白起就曾這樣主張過,但是由于秦昭王的猶豫,這個時機悄悄從秦國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身旁溜走了.秦始皇也面臨著這個問題,即像李斯所說的那樣:"今怠而不急就,諸侯複強,相聚約縱,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我們決不能把李斯的話視為危言聳聽之論,因為當時的確是勝負未卜的.在這樣的曆史轉折關頭,處于決策地位的人物決而不決或決而不當,常會使曆史走一段或長或短的曲折之路,這在曆史上是屢見不鮮的.秦始皇在進行統一這個問題上英明果斷,當決而決,正表現了他的雄才大略.

第二,軍事進攻與政治上的分化瓦解配合得巧妙得當.我們縱觀秦滅六國的過程,秦始皇采取了遠交近攻,集中兵力,先易後難,中間突破,後掃兩翼,最後滅齊的方針,在執行中又及時抓住可乘之機.靈活機動地變通主攻方向,在軍事進攻的同時,配合以政治上的分化瓦解,兩者結合,得心應手,加速了統一的進程.

第三,善于和敢于竭盡全力進行決戰.秦滅韓,趙,魏,燕,有過艱苦的戰斗,也遇到了一些挫折,但總的說來,秦軍是一種勢如破竹的格局.可是在秦楚戰場上,情況就迥然不同了.秦始皇在滅掉韓,趙,魏,燕之後,想一口吞下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