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王莽:原來是被黃河淹死的(2)

王莽沒有辦法控制喪失既得利益者的反擊。土地國有使地主怨恨,禁止奴隸買賣使奴隸主和奴隸販子怨恨,強迫勞動使貴族和一些地痞流氓寄生蟲怨恨,禁止鑄錢使富豪怨恨。這些怨恨容易掩蓋因改革而受益者的歡呼和感謝。一遇機會,喪失利益者就向改革反擊。

並不足以動搖統治:王莽改制中對經濟影響較大的,一是土地制度,二是貨幣制度。至于專賣制度,西漢時武帝已實行過,東漢後來也有,後來的封建王朝也都實行。貸款制度客觀上剝削了農民,但受害更深的還是中小地主。征收所得稅也是如此。禁止買賣奴隸,更是于農民沒有啥損失。就是土地制度,對于無地的農民來說也沒有損失,損失的只是有地的富裕一點的農民(這樣的農民叫富農,還是叫地主,也不好說)。而貨幣制度呢,西漢時農民多是實物交易,基本不用貨幣,無論怎麼改,跟他們也沒多大關系。王莽改制實際上觸犯的是地主的利益,于農民沒多大關系。即使是土地制度和禁止買賣奴隸,實行了幾年後王莽也廢除了,所以說,僅僅王莽改制是不至于引起農民起義的。

從時間上來看,王莽改制從他登基的第二年(始建國元年,9)就開始了,但直到天鳳四年(17)才發生了規模較大的綠林起義,且勢力只局限在長江中游一帶,鬧不出大動靜,王莽也並不是太在乎。直到地皇三年(22),山東境內的流民達到幾十萬人,赤眉軍突然壯大,形勢才急轉直下,下一年赤眉軍攻入京城長安,王莽被殺,新朝突然滅亡了。

所以說,改制與滅亡沒有必然聯系,新朝的猝死另有原因。

黃河大改道

在今天的版圖上,有一個王莽嶺,在山西省陵川縣城40公里的古郊鄉東部的崇山峻嶺中。還有一個王莽峽,在山西省壺關縣東南部的太行山大峽谷里,地處晉豫兩省交界處。另外,還有好幾條王莽河,分布在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境內。

中國古代的帝王上百人,但現在能在地圖上留下名字的,除了王莽外,別的我還真沒聽說,大概是我孤陋寡聞吧。這有點令人奇怪,王莽在曆史上是個壞蛋,怎麼還用他作地名呢?而且還一嶺、一峽、幾條河,從山西貫穿到河北,這是為啥?王莽的新朝不過15年,他的名字卻被用作地名,用了近2000年,這是為啥?

聰明人也許會想到,應該是王莽當皇帝的時候,這些地方發生了天大的事情,大到2000年後的子孫們都有印象。什麼大事呢?黃河改道,發大水。

據《水經注》記載,王莽河原來是我國曆史上的一條黃河故道。從周定王五年(前602年)起,至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612年間,黃河在這里流淌。從頓丘(今河南滑縣)東北的長壽津開始至章武(今河北黃驊)的漂榆邑入海。而王莽時,黃河改道,從漯水東去,由千乘入海。從此濮陽至東光的河道,變成了枯河。南皮、滄州、黃驊間的河道,仍有清河、漳河流經這里。王莽河,是指已經干枯了的這一段河流。

黃河在曆史上一共有九次大改道,第一次是在春秋時周定王五年(前602),第二次就是王莽新朝的始建國三年(11),黃河在魏郡(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決口改道,從前述的王莽河故道,改為走今天的濮陽南、范縣北、陽谷西、莘縣東,在平東、禹城西、平原東、臨邑北、商河南、濱州北、利津南而入渤海。該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祐元年(1034)再次改道。

這一次的黃河水災,其泛濫之迅猛,沖毀之嚴重,受災的地域之廣,超過了曆史上的任何一次。它給予王莽政權最致命的一擊。沖決的黃河水所到之處,產生大量的災民。災民逃荒到外地,就成了流民。流民沒有飯吃,餓得受不了,就成了饑民。饑民為了填飽肚子,就要造反起事,就成了“暴民”。暴民越來越多,就成了起義軍。

這場大水給當時的人們留下了異常難以磨滅的印象,以致王莽的名字被用作地名,一直用到今天。王莽新朝的農民起義軍,幾乎全是因黃河水災起義的,黃河真正要了王莽的命。

班固在《漢書》上說,黃河流經王莽的出生地元城,王莽害怕他家的祖墳被河水沖毀,就不去堵決口,任其泛濫,這樣才造成了水災。其實這又是班固在故意讓王莽背黑鍋,直到清朝光緒年間的黃河決口改道,政府也毫無辦法,基本上放任自流,說明當時的水平也填堵不了決口,何況近2000年前的王莽?班固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災民起義

天鳳四年(17),王匡、王鳳等人以綠林山(今湖北當陽)為根據地,舉行起義,隊伍發展到七八千人。他們顯然不是當地人,而是從黃河流域逃荒來的災民。地皇二年(21),起義軍打敗官軍二萬多人,攻占竟陵(今湖北天門),橫掃云杜、安陸(今湖北安陸一帶),隊伍發展到數萬人。

天鳳五年(18年),山東又有災民起義,首領是琅邪(今山東琅邪)人樊崇,一年間發展到一萬余人,第二年就有數萬人,他們的首領多不識字,所以在軍隊中不用文書、旌旗、號令等等,而是以口頭傳達命令。在和王莽軍隊作戰時,為了識別敵我,就染紅了自己的眉毛,被稱為“赤眉軍”。這點不識字的人馬,是很難與政府的正規軍對抗的。直到地皇三年(22),黃河連年水災使從河北進入山東的災民達到幾十萬人,赤眉軍突然壯大,王莽才吃不消了。

在今河北省全境和山東北部,也就是當時的“黃泛區”,有起義軍數十支,大者數十萬人,小者數萬人,總共約有百余萬人,各立名號,不相統屬。其中最著名的有銅馬、城頭子路等部,聲勢浩大。這也反映出黃河水災造成的災情之重,這些起義軍後來被各地地主階級利用,成為滅亡新朝的主要力量。

地皇四年(23),王莽軍隊與各路起義軍在昆陽(今河南葉縣)決戰,莽軍大敗,這場決戰注定了新朝的滅亡。

“哭天”抹淚沒啥用

除了改制和黃河大水外,如果還要找王莽的滅亡原因,可能是他發動了對高麗和匈奴的戰爭,使北方邊境一改自漢宣帝以來的和平繁榮景象,變得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而在個人的迷信和享樂方面,他也有些表現。

王莽是個很迷信天命的人,登基之後,他就宣布自己是黃帝、虞舜的後代,還依《周禮》、《王制》大改官名、爵名、地名,有的地方一年改名五次,當地人都鬧不清當地叫什麼名字,下詔書時還得附上原名。他造了九廟,黃帝廟高十七丈,耗費不小。他托言古時皇帝曾納一百二十女送給神仙,派遣官員去采選民間,送進後宮,最後自己接收下來,供自己淫樂。除這些外,沒再做多少特別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