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奇恥大辱(1)

北宋徽宗趙佶、欽宗趙桓: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奇恥大辱

北宋是我非常喜歡的朝代,它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民主的一個朝代,是知識分子地位最高的一個朝代。包拯拉著宋仁宗的衣服據理力爭,一定要他答應自己的主張才肯罷休的事情,在別的朝代中是沒有過的,哪怕是魏征也沒敢對唐太宗這樣做。但北宋的曆史也是漢族的一部屈辱史,中國曆史上漢族皇帝對少數最屈辱的一幕,就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恥”,而扮演屈辱角色的正是徽宗趙佶和欽宗趙桓。

“積弱”的北宋

宋徽宗趙佶被看作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昏君,但要是把北宋亡國的曆史責任都算在他頭上,那是不公平的。北宋的滅亡是一個“積弱”的曆史過程,趙佶不過是剛好趕上了那最後滅亡的時刻。在北宋滅亡的問題上,要負主要責任的不是他,而是開國皇帝趙匡胤。

趙匡胤當上皇帝後,想坐穩帝位,不僅自己坐穩,還要讓子孫後代永遠坐穩,不讓別人篡位。一個人再偉大,也管不了身後事,可趙匡胤卻管到了,解決了臣子篡位的問題,在他之後,中國曆史上再也沒有發生過將相篡位的事。所以說,趙匡胤不是偉大,而是特別的偉大,在我看來,應該算作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皇帝。

為解決這個問題,趙匡胤采取了許多辦法。其一,“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當時將領們的兵權。但這只能管用于一時,如果不改變封建王朝的政治體制,“杯酒釋兵權”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其二,設立“樞密院”,任命樞密使,負責軍事。這一方面將軍權與相權分離,宰相再也不能管軍事;更一方面,樞密院負責指揮調動軍隊,但不掌握軍隊,掌握軍隊的是各地宣撫使,但沒有調兵權,其實是將掌兵權與指揮權分離。掌握軍隊的人,不能指揮軍隊,指揮軍隊的人,不能調動軍隊,互相牽制。其三,文人統軍,軍隊正職全由文官擔任,武將只能任副職。其四,將精銳軍隊集中在首都周圍,稱“禁軍”,老弱病殘散布在邊境,稱“廂軍”。其五,頻繁調動將領,“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將領們難以培植親信勢力。其六,“崇文抑武”,降低軍人地位,普通士兵大多是罪犯,被稱為“賊配軍”。文人通過科舉很容易爬向高位,而武將升遷如同登天。終北宋一朝,只有狄青一員武將當過副宰相,還很快就被免職。其七,軍人終身服役,有60多歲尚在守衛邊疆者。其八,將造反起義的農民全部收編為軍隊,“招安”政策由北宋開始。後兩條導致軍人數量龐大,到北宋中期,軍隊人口已占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軍費沉重,到北宋中期已占全國財政總支出的60%……

這些還只是從軍事上談,其他相關配套的政治措施還有許多。說清這個問題得另寫一本書,本書只能點到為止。總之,這些措施有效地解決了將相篡位問題,使趙家天下從此穩如泰山。北宋的皇帝有多半最後都得了遺傳性的精神病,但謀朝篡位的事卻從未發生。五代時皇帝輪流做的事情,被趙匡胤徹底劃了句號,你能說他不偉大嗎?

這些措施改變了中國封建王朝的政治體制,保住了趙家天下,卻導致整個國家的軍事“積弱”,個中原因,聰明的讀者條分縷析,推想可知。想當年趙匡胤區區20萬軍隊就統一了天下,還打得契丹只有招架之功,而到北宋末年,國家財富翻了幾十倍,軍隊人數翻了幾十倍,軍事實力卻弱到一觸即潰望風而逃的地步,國家的滅亡,也就在所難免了。你說,這能全怪宋徽宗趙佶嗎?

軍事“積弱”的問題,有識之士早在北宋初期就意識到了。王安石變法,就是想解決這個問題。但王安石並不敢改變趙匡胤制定下來的這些根本制度,因為改變這些制度,將動搖皇權,這是皇帝絕對不會答應的。王安石只能是在財經上做文章,所以他的變法,只是隔靴搔癢,最終的結果只是幫北宋政府聚斂了財富,卻解決不了軍事“積弱”的問題,失敗就在所難免了。這個問題要想說清又得專門寫一本書,本書也只能點到為止。

趙佶輕佻

北宋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僅25歲的哲宗駕崩,沒留下子嗣,皇帝只能從哲宗的中挑選,當時在世的包括端王趙佶等五人。宰相章惇提出,按照嫡庶禮法,當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向太後不同意。章惇只好改口說,若論長幼,當立年長的申王趙佖為帝。然而,向太後看中的恰恰是趙佶。

趙佶並非向太後所生,但在向太後心目中印象良好。趙佶每天都到向太後住處請安,稱得上是又聰明又孝順的孩子,因此向太後偏愛他。章惇是反對端王即位的,他認為“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向太後卻不以為然。知樞密院曾布首先附和太後之議,尚書左丞蔡卞、中書門下侍郎許將也相繼表示贊同。章惇勢單力薄,不再爭辯。趙佶就這樣被向太後、曾布、蔡卞等人推上了皇帝寶座,他就是宋徽宗。趙佶生于元豐五年(1082),自幼養尊處優,逐漸養成了輕佻浪蕩的性格。他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蹴鞠,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面,更是表現出非凡的天賦。隨著年齡的增長,趙佶迷戀聲色犬馬,游戲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戲。他以親王之尊,經常微服游幸青樓歌館,尋花問柳,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妓女,幾乎都與他有染,有時他還將喜歡的妓女喬裝打扮帶入王府中,長期據為己有。

趙佶17歲成婚,娶德州刺史王藻之女,即位後,冊王氏為皇後。王皇後相貌平平,生性儉約,不會取悅徽宗,雖為正宮,但並不得寵。此時,徽宗寵幸的是鄭、王二貴妃,二人本是向太後宮中的押班,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辭。徽宗為藩王時,每到慈德宮請安,向太後總是命鄭、王二人陪侍。二人小心謹慎,又善于奉承,頗得徽宗好感,時間一長,向太後有所覺察,等到徽宗即位,便把二人賜給他。徽宗如願以償,甚為歡喜。據記載,鄭氏“自入宮,好觀書,章奏能自制,帝愛其才”。顯而易見,鄭氏不僅姿色出眾,而且還能幫助徽宗處理奏章。因此,徽宗更偏愛鄭氏。徽宗多次賜給鄭氏情詞豔曲,後來傳出宮禁,廣為流傳。王皇後去世,徽宗于政和元年(1111)冊封鄭氏為皇後。

盡管後宮粉黛三千,佳麗如云,但徽宗還微服出宮,尋找刺激。李師師本姓王,工匠之女,四歲喪父,遂入娼籍李家,後來成為名噪一時的京城名妓。她色藝雙全,慷慨有俠名,號稱“飛將軍”。自政和以後,徽宗經常乘坐小轎子,帶領數名侍從,微服出宮,到李師師家過夜。為了尋歡作樂,徽宗設立行幸局專門負責出行事宜。荒唐的是,行幸局的官員還幫助徽宗撒謊,如當日不上朝,就說徽宗有排檔(宮中宴飲);次日未歸,就傳旨稱有瘡痍(染病)。天子不惜九五之尊,游幸于青樓妓館,並非光彩之事,所以徽宗總是小心翼翼,生怕被他人發現;其實多數朝臣對比都心知肚明,但卻不敢過問,致使徽宗更加放蕩。秘書省正字曹輔曾經挺身而出,上疏規諫徽宗應愛惜龍體,以免貽笑後人。徽宗聽後,勃然大怒,立即命王黼等人處理此事。這些人自然領會徽宗的意思,以曹輔誣蔑天子之罪論處,徽宗當即將曹輔發配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