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團結同儕   創建地產商會(1)

在華資銀行發生擠提風潮,地產市道處于低潮時期,霍英東提議並主持籌建香港地產建設商會,香港各地產商共同發展。他還出任該會第一屆會長,成了香港地產界的龍頭大哥。

傲立于洶湧的地產浪頭上

霍英東自觀禮回來不久,香港出現了一次空前的華資銀行擠提風潮,給香港社會造成極大的震蕩。這次銀行擠提風潮,可以說是禍起于地產業。

20世紀60年代初,香港經濟蓬勃發展,加之有大批內地居民湧入香港,香港的住宅樓宇和工商業樓宇的需求量劇增。另外,為改善社區環境,港府于1962年對建築條例進行修改,規定從1966年起,同樣面積的一塊地皮將比過去少建20%的樓宇,地產商于是搶著在1966年之前建樓,地產市場十分繁榮。而一些華資銀行也相互競爭,競相把存款利息提高,盲目貸出巨款予炒家和地產商炒地皮、建樓宇,甚至自己也動用資金參與投資地產,以致香港的地產投資熱潮風起云湧。

但是,好景不長,由于銀行對地產業的貸款過度,從1965年1月26日至2月8日,明德銀號、廣東信托商業銀行、恒生、遠東、廣安、永隆、道亨、嘉華等華資銀行,相繼發生擠提風潮。後經港府和彙豐、渣打兩家銀行出面支持,風潮才逐漸平息下來。彙豐銀行答應“無限量”支持恒生、遠東、永隆三家銀行,最後還因此“換取”恒生51%的控股權;渣打銀行則宣布“無限量”支持廣安道亨。而明德銀號卻由銀行管理處接管,廣東信托商業銀行則由財政司向高院申請清盤。地產的投機活動導致華資銀行出現擠提風潮,這自然也殃及地產業,不少地產公司破產,地產市場陷入曆史低潮。

20世紀60年代初期,霍英東雖然介入澳門博彩業,但他並不參與娛樂公司的內部事務,這就使他得全力以赴發展地產業,並保持50年代的凌厲勢頭,在香港地產市場叱咤風云、領盡風騷。1962年,他和湯于翰合資500萬港元,每人250萬,購入中環畢打街的畢打行;1963年,他投資興建淺水灣花園大廈、皇後大道西大樓、上海街313號西環大樓;1964年,又興建聯發街、汀九。

由此可見,在華資銀行擠提風潮出現之前,霍英東投放在地產上的資金很大。但由于他的實力雄厚,向銀行借貸不多,長期奉行穩健經營原則,穩紮穩打,所以當銀行風潮出現,不少地產公司相繼破產的時候,他仍然絲毫不受影響,傲然屹立于洶湧之地產浪頭上。

創建香港地產商會

華資銀行擠提風潮雖被平息了,但地產市道的低潮卻剛剛開始。香港的地產業何去何從,成了行內人士關心的問題。那年3月份的某一天,霍英東和胡漢輝、何鴻燊等一些地產界的聚會,談論近期的地產市道。

言談之中,霍英東提議:有必要團結本港的地產商,盡快組成一個代表行內人士的團體,以謀求地產商的共同發展和香港地產市道的繁榮;如今地產市場很低迷,成立這樣一個業內團體,更為迫切。

他的提議,得到在座各位地產商的響應和支持。

據胡漢輝回憶,霍英東和其他一些地產商有意創建一個業內團體,始于1964年7月。他在一篇談到香港地產商會籌備過程的短文中寫道:“……7月間,我們一部分地產界人士,在一次歡宴中聚首一堂,談論到有關業務上的種種問題,大家都就自己的實際經驗,交換了不少寶貴意見,一致認為本業人士應該有一個團體,能加強團結,共謀發展,使地產業成為更有建設性的穩健事業。”但這次聚會,大家只是有個想法,之後也沒有什麼實際行動。

直到1965年3月間,霍英東再次向地產界的朋友提議之後,創建業內團體的工作才正式展開。

4月6日,霍英東又邀請地產界的熱心人士到位于中環的恒生銀行總行大廈,召開第一次籌備會議。那時,霍英東旗下的公司已從銅鑼灣的蟾宮大廈搬到恒生總行大廈的7樓辦公。籌備會議就在霍氏集團寫字樓的會議室舉行。出席會議的有27人,全是地產界的活躍人士,他們一致認為有從速成立地產團體的必要,並正式把團體定名為香港地產建設商會。該會籌建處設在霍氏集團寫字樓,聘請的近律師樓的摩亞律師為法律顧問,進行注冊事宜。

與會者經過一番討論,最後還推舉何鴻燊作為籌建處的臨時主席。

成立香港地產建設商會的消息傳開,在地產界反響很大,香港的各大地產商聞風響應

,傾巢出動。參與籌備工作的地產商共有69人,他們是:曹紹松、關啟明、李康節、梁燊、高慶余、鄭裕彤、郭得勝、顧乾麟、范文豹、楊之深、張子璿、周義中、陳曾燾、胡應湘、康立卿、歐陽森、胡漢輝、崔雨川、吳多泰、李兆忠、陳光中、王寬誠、伍樹榮、林本固、陳悅來、許維楨、林本典、楊志云、香植球、鄭翼之、莊道權、李文舉、葉文山、張基、羅鴻興、鄭鏡泉、陳澤富、徐培根、呂高華、鄭翼雄、方顯揚、劉錦茂、陳繼承、鄭桂生、方潤華、湛兆霖、潘錦溪、余仲強、嚴明、鄧樹椿、屈崇浩、文洪磋、陳澤儒、李賜豪、陳澤恩、桂華山、葉正平、劉志文、胡忠、盧永廣、孫秉樞、方漢華、凌達鏜、鍾明輝、林繼振、李福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