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蹄踐踏的無辜靈魂 第68節:殺俘虜的曆史(2)

為了打破這種不利的局面,秦國實施了離間計,派人攜帶重金前往趙國的都城邯鄲,收買趙王左右的權臣,離間趙王與廉頗之間的關系。這些權臣在收受了秦國的賄賂之後,開始四處散布流言:說廉頗固守防禦,只守不攻,是因為要討好秦軍,以尋機投降秦國。秦軍最害怕的不是廉頗,而是趙國的大將趙括。糊塗透頂的趙王本來就認為廉頗怯戰,聽到這些流言之後,改變了主意,將廉頗從前線調回,任命趙括接替廉頗做了趙軍的統帥。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只知道誇誇其談,紙上談兵,而沒有實戰經驗。他到了長平後,馬上改變廉頗的只守不攻、以逸待勞的戰略防禦方針,積極籌劃戰略進攻,企圖一舉而勝,奪回上黨,好向趙王邀功。秦王見離間計得逞,立即任命驍勇善戰的大將白起代替王乾出任秦軍統帥。為了避免引起趙軍的警惕,秦王命軍中對此嚴守秘密。白起針對趙括沒有實戰經驗、魯莽輕敵的弱點,采取後退誘敵、圍困聚殲的作戰方針,對兵力作了周密的部署。

公元前260年,趙括統帥趙軍向秦軍發起了大規模進攻。兩軍交鋒後,秦軍的誘敵部隊隨即假裝失敗後退。趙括不問虛實,立即率領趙軍開壘出擊,長驅直入,攻擊秦軍營壘。秦軍早有防備,趙軍不能攻下秦軍的營壘,只好在陣前硬耗,士氣消沉。與此同時,秦將白起派出兩支騎兵部隊,在趙軍的左右兩翼迂回攻擊,切斷了趙軍的退路。秦軍為防止趙軍突圍在趙軍被合圍後,迅速出動輕兵反複沖擊趙軍,以挫其兵鋒。合圍圈中的趙軍初戰不利,趙括為防趙軍被分割殲滅,命全軍修築營壘工事,連成一片,堅守待援。趙軍在長平被圍的消息傳至邯鄲,趙統治集團深為震驚,舉國震動。趙國在全國搜集留守部隊,竭盡全力援救長平。為防止趙軍內外聯合破圍,秦昭襄王親赴河內盡征十五歲以上男子從軍,組建了打援兵團自河內直插丹朱嶺,在出趙軍長平大本營之後,實施更加深遠的縱深包圍,徹底地阻斷了邯鄲與長平之間的一切聯系。在被圍困了幾個月後,趙軍缺糧斷草,只得殺馬充饑,饑寒交迫中的士兵,加上傷病的困擾,逐漸人心離散,斗志全無。絕望之中的趙括將趙軍的精銳部隊分成四隊,試圖通過輪番沖擊,企圖殺出一條血道突出包圍圈,但未成功。趙括也在帶領士兵突圍的時候被秦軍亂箭射死。

趙軍大將戰死,喪失統帥,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突圍無望,在絕望之中,軍心崩潰,四十萬趙軍在萬般無奈之下,集體放下武器向秦軍投降。趙軍投降秦國之後,由于人數實在太多,秦將白起怕投降的趙軍日後一旦反叛難以鎮壓,便心生殺機。除了讓其中年少體弱的240人回到趙國以外,其余的40萬趙卒全部被坑殺于長平之外。40萬個生命就這樣在瞬間消逝,這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最令人心酸的一幕。但是,悲慘的曆史並沒有因為這40萬生靈的鮮血而停下固執的腳步,僅僅幾十年之後,同樣的慘劇又上演了。

項羽坑殺秦降卒二十萬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在鎮壓了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又打敗項梁領導的反秦武裝,攻破邯鄲。趙王歇和張耳也被秦將王離率領的20萬秦軍圍困于巨鹿。同時秦將章邯也率軍20萬屯于巨鹿南數里的棘原,修築甬道為圍城的秦軍輸送糧草。趙將陳余率軍數萬屯于巨鹿之北,但由于兵力懸殊,不敢前往救援。為解救巨鹿之圍,楚懷王派出兩路兵馬,一路軍隊前往巨鹿解趙國之圍,以宋義為主帥,項羽為副帥,另一支軍隊進攻關中,以劉邦為主帥,並許諾說誰先攻下關中,就封誰為關中王。

項羽進攻秦軍之前,雖已有十幾路諸侯軍抵達巨鹿前來救援,但都懾于秦軍威力,只是屯兵于外圍,不敢出戰。當楚軍進攻秦軍的時候,各路諸侯軍仍閉門不出,各個將領只是從營壘上觀望。項羽率領全部楚軍渡過河水,下令全軍破釜沉舟,每人攜帶三日口糧,以示決一死戰之心。楚軍以一當十,奮勇死戰,九戰九捷,大敗章邯軍,齊、燕等各路援軍亦沖出營壘助戰,俘王離,殺其副將,解巨鹿之圍。後來,項羽日夜兼程渡三戶津(古漳水渡口,今河北滋縣西南),斷秦軍歸路,大敗秦軍。章邯進退無路,率軍20萬請降。秦軍主力遂告覆滅。但不久之後,項羽擔心秦朝降軍生變,便把20萬的降兵活埋了。這是中國曆史上發生的第二次大規模的屠殺俘虜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