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上天國 第22節:周天師敗績(2)

清軍與天地會作戰,一直倚仗火器遠放,不與其近戰。楊秀清、韋昌輝早琢磨透了清軍這個弱點,設計出相應的戰術訓練太平軍。太平軍先以火罐投入清軍陣營,擾亂清軍的隊伍,使其不能從容列陣放槍;然後用木石搭架,支上藤制盾牌,宛如坦克一般,抵擋清軍的炮火槍彈,掩護士兵沖進清軍隊列近戰。在近戰中,太平軍放棄傳統近戰武器大刀、短矛,改用羅大綱、洪大全等天地會舊部設計的"竹針"。竹針長丈余,頭部綁上尺許長的鐵尖,由兩個人前後交持,躲在藤牌後面專刺敵人胸部,清軍身無防具,被打得落荒而逃。

太平軍邊沖鋒,邊唱頌拜上帝教贊美天父、天兄和教主洪秀全的詩歌,在狂熱的宗教信仰的躁動下,"視死如歸,赤身赴敵",勇猛得超出了清軍的想象。清軍統帥甚至懷疑太平軍士兵吃了迷幻藥,"吃迷藥,受創不知在己,死而後已"。

戰至天黑,清軍終于不支,大敗而歸,這場動員數萬人的空前慘烈的決戰,以太平軍獲勝告終。

周天爵等為畢其功于一役,動員了數省精兵,仍不免一敗,他們不得不承認,遇到了前所未見的高明對手。周天爵的評價尤其深刻:"軍令死一隊長,則一隊全斬;又飲以藥水。其剽忽不及闖、獻,而深沉過之。綜觀所有大帥,無與敵者!嘻!莫非氣數也夫?"周天爵雖然妄圖一百破兩萬五,有點迂憨可笑,見識卻是不差。他已經看出太平軍以如同戰國時秦軍一樣的鐵的紀律部勒,已不同于曆史上其他造反大軍,如李闖王,張獻忠般的烏合之眾,僅靠血氣之勇(剽)和流動戰術(忽)作戰。楊秀清統率下的太平軍,不是烏合的"流賊",而是堅重深沉,訓練有素的正規軍、職業軍。在連番挨打後,周天爵徹底服輸,認為這支軍隊是清廷不可戰勝的。至于他將太平軍狂熱的宗教信仰理解為吃藥並上奏朝廷,則未免流于搞笑。(周天爵的奏報,大都有一股趙本山味。)

三里圩大敗周天爵,避免了太平天國政權被扼殺于搖籃中,也使楊秀清在軍中的地位更加牢固。這個農民出身的天才,此時已完全證明了自己卓絕的治軍才華。嚴格挑選訓練部隊,大量派出斥候騷擾偵察,注重防禦工事修建,根據戰場合理配置兵器,正面主力決戰與戰場欺詐結合,逐次投入預備兵力,以根據地為依托,迎敵于國門之外:這幾條楊秀清式的戰法,在天京變亂前,一直被太平軍上下遵守,使得太平軍長期保持與湘軍精銳不相上下的戰斗力,在兵力相當甚至少于清軍的情況下,屢屢獲得勝利。可惜馮云山、楊秀清死後,這些戰術方針被執掌軍權的石達開等人盡棄。太平軍瘋狂擴軍,軍法廢弛,畏懼陣地戰,專好流竄作戰,又重新回到李闖、黃巢的"流賊"老路上去,以至于百萬大軍,盡為曾國藩數萬人所破。此為後話。

周天爵屢次大敗後,不做天師,專學兵仙。周天爵研究"兵仙"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術思想,提出一個周氏"坐戰"策略。傳統"坐戰",無非就是修碉堡,挖壕溝,設立炮台,圍困死守,決不出戰,一直等敵人糧盡突圍再行殲滅。周天爵的"坐戰"又有其驚人的創新:他挖掘壕溝,修築要塞,不但要圍困太平軍,更要使清軍一同被圍困在戰區內,用"四面皆厚牆深壕"使得敵我兩方"死即同死,生則俱生"。通俗了講,就是哥幾個全都困在這里,誰也出不去,都別當逃兵,要死一起死,置之死地而後生。修碉堡斷自己的退路,實為軍事史上一大奇談,周天爵搞笑功力竟深厚至此。

周天爵的"坐戰"策略,除了將清軍也困入陣地的做法,其他倒與後來湘軍的圍城戰術暗合,都是以蠻破巧的路子。太平軍被"坐戰"的清軍碉堡、壕溝圍困,雖然軍無大損,但數萬人困坐一隅,後勤卻發生了困難,糧食尚足支,最缺的是食鹽、洋煙。本來馮云山制定的十款天條是禁止教徒吹洋煙的,太平軍統帥也以身作則,上行下效,風化肅然。問題就壞在清妖頭目周天爵太不是東西,居然在兩軍對陣時抽起煙來,而且這老清妖抽煙居然抽得十分有型,一杆煙槍用得光彩照人、威風八面,如武侯諸葛亮臨世,汾陽郭子儀重生。太平軍見清妖頭目巨酷無比,士氣盡為所奪。不得已,洪、楊、馮、蕭只得也學周天爵抽起煙來,反正都是吹煙,要吹不如吹洋煙。太平軍上下見主帥吹起洋煙,瀟灑勝過周天爵,于是斗志昂揚。從此洋煙就成為太平軍必備的戰略物品。太平軍派出精干士兵,偷越"大頭妖"張釗防守的黔江,購買食鹽、洋煙,因購買洋煙、食鹽,前後損失士卒數百人。周天爵上奏咸豐皇帝,"凡拿獲二十余匪訊供,俱系偷買食鹽之人,屢殺屢出,皆因無食鹽、洋煙之故,""皆因爭渡、截殺、轟擊、淹溺者數百人。"

周天爵見太平軍急切尋覓煙、鹽,暗中使壞,"差人售入毒鹽六石",毒害不少太平軍戰士。其于洋煙無法下毒,不能加害太平軍高層領導。即便如此,太平軍士兵也已經騷亂起來,軍心動蕩,開始有士兵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