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通天血路 第52節:補遺 "今亮"和"今備"(1)

補遺"今亮"和"今備"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清代疆臣,名義上滿漢各半,實際上滿員占十之八九,偶有漢員封疆,均是久經磨礪、銳氣盡喪的老進士。這種風氣,至咸豐年間始為之一變。洪楊起事,清廷窮于應付,不得不破格提拔經世之才。江忠源一不第進士的舉子,以赫赫軍功,僅兩年,即經縣令升任安徽巡撫,漢人未有進士功名而位列封疆,江忠源實為第一人。江忠源升遷之速,世所罕見,然猶有人更甚江忠源一籌,由政府編外人員升至總督僅用了三年,這就是在長沙守城立下大功的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自號"湘上農人",成名後又自比諸葛亮,號"今亮",因死後諡文襄,世稱左文襄公。左宗棠是湖南湘陰人,生于嘉慶十七年,道光十二年舉人。左宗棠十八九歲起開始研究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顧亭林《天下郡國利弊書》等著作,沉迷輿地、兵法不能自拔。沉迷經世學問,八股文的功夫自然就松懈了,左宗棠到二十幾歲時秀才都還沒有中得一個。

曾國藩總結自己一生,僅六個字:"不信書,靠運氣",這六個字放在左宗棠身上似乎更妥。道光十二年,是說書人常說的"大比之年",三年一度的鄉試舉行。左宗棠還沒有中過秀才,為了爭取時間,花錢捐了個監生資格參加鄉試,結果落選。"無巧不成書",這年道光皇帝特意下旨,為了多給考生一個機會,主考官要重新披閱落選的"遺卷",以免人才遺漏。考官從五千份已被淘汰的試卷中挑出六份,其中之一就是左宗棠的卷子。于是,連秀才都沒中過的左宗棠極幸運地撿到舉人的功名,這也是他一生在科舉考場上最好的成績。

左宗棠雖然在科舉上不得意,卻有幸結識了許多湖南籍的達官顯貴。左宗棠中舉之前,已與經世派首領賀長齡、賀熙齡結交,賀氏兄弟將藏書全部借與左宗棠,又仔細與其討論讀書心得,左宗棠學問得益于二賀極多。賀氏兄弟名望蓋世,與一不第老童生結交,頗令人稱奇,而左宗棠結交兩江總督陶澍的經過,更可稱古今難遇。

陶澍是湖南安化人,回鄉省墓住在醴陵縣,醴陵知縣請左宗棠為其館舍撰寫楹聯,左宗棠一揮而就:



"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

陶澍家中曾得道光皇帝題匾"印心石屋",左宗棠以此用典,馬屁拍得恰到好處,陶澍看完楹聯就召見了左宗棠。陶澍是一個究心于實際學問的人,與左宗棠一番晤談,對其才干、見識大為稱贊,認為左宗棠有王霸之才,前途不可限量,遂以總督身份折節下交。更為驚人的是,陶澍認為左宗棠才學遠過于己,國家多難,必有大用,居然替子向左宗棠求婚,結為兒女親家。總督與布衣結親,陶澍之識才愛才,舉世無匹。

陶澍的女婿胡林翼,也是十分好才。胡林翼見左宗棠器宇宏遠,志毅堅定,于是不遺余力地向當朝大臣作書推薦,稱橫覽九州,更無才出其右者,左宗棠因此得聞名于公卿間。林則徐因胡林翼推薦,曾准備啟用左宗棠,只是還未及下聘林則徐即引疾回籍。林則徐到湖南,又請左宗棠到船上相會,暢談古今,通宵達旦,林則徐許左宗棠為"不凡之才",視為自己事業的繼承人。林則徐、左宗棠新老兩代邦國柱石這番舟中徹談,被後人傳為佳話,至今長沙湘江邊仍立有左宗棠、林則徐舟中夜話銅像。但左宗棠苦無進士功名,直至四十余歲,依然白身,不禁失望地對親友說:"非夢卜■求,殆無幸矣(《清史稿·左宗棠傳》)!"夢卜■求,指殷帝因夢而重用傅說,周文王占卜而得姜太公的典故。

太平軍兵圍長沙,林則徐舊部、新任湖南巡撫張亮基從云南入楚,滯留常德。張亮基派人往湘鄉縣東鄉柳莊請左宗棠出山相助。左宗棠一生崇拜諸葛亮,對"三顧茅廬"故事爛熟于胸,于是扭扭捏捏,並不立刻答應張亮基。江忠源出城親赴左宗棠居住的白水洞相勸,又得胡林翼、郭嵩燾等人書信相促,左宗棠方才出山,入張亮基幕,一到任即被張亮基委以軍務。左宗棠年譜如此敘述左宗棠出山的情形:

"丁酉,張亮基至長沙。先是,胡文忠公數以書信薦公于張公,張公行抵常德,發急足至山中延請公,公複書辭謝。是時,江忠烈公已追寇壁城南,來促公行,景喬先生與郭公嵩燾亦勸公出,乃應聘。至則張公一以兵事任之"。

張亮基甚有才干,林則徐品其才華,以為同胡林翼不相上下。因多數政務張亮基應付自如,左宗棠為張亮基幕僚,只是個"以備咨詢"的參謀一類閑職。張亮基被罷免後,左宗棠回家在梓木洞種田。駱秉章再次任湖南巡撫,聘左宗棠為師爺,左宗棠不大看得起駱秉章,一口回絕後躲了起來。駱秉章干脆捏造罪名抓了左宗棠的女婿,陶澍的公子,引左宗棠出來打官司。"烈女怕纏夫",駱秉章如此流氓,左宗棠無可奈何之下只得半推半就地從了駱秉章,誰料以後竟拳腳大張,一逞平生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