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火燎原 第57節:武昌攻略(1)

武昌攻略

太平軍自岳州進攻武昌,順江而下,風行六百里,只見太平天國旌旗蔽日,浮江萬艘,行則帆如疊雪,住則檣若叢蘆,每當乘風疾駛,則所向無前,清軍如鳥獸散。太平天國水師船隊近萬艘,完全控制了制江權,追兵向榮甚至找不到船只運兵。

咸豐二年十一月初十日,太平軍前鋒抵達武昌門戶金口,知縣周和祥率團練四百抵抗,力不能敵,與縣丞、典史、千總一同陣亡。周和祥雖無力抵禦太平軍,卻遲滯了太平軍的攻勢,給向榮追兵爭取了時間。向榮部將和春、秦定三追及太平軍後隊,雙方血戰一場,各有損傷,常祿、王錦繡也率軍兩千來戰,結果被太平軍伏擊,損失過半。所幸數隊援軍,均在十一日趕到武昌布防,武昌清軍實力稍厚。太平軍進至咸甯,咸甯有不少文化遺跡,按理均是太平天國要革除的"妖跡",太平軍縱火焚燒,"毀邑署、武廟及第一山資福寺、安瀾宮",據說太平軍軍紀嚴明,雖燒城而民"未甚受害"。黃玉昆率太平軍在武漢著名的龜山登陸,擊潰守軍八百人,繼而攻入府城,知府董振鐸率官員數十名與太平軍巷戰身亡,太平軍攻克漢陽。常大淳只有三千人馬駐防武昌,其余各地,均無兵馬,著名的商貿重鎮漢口,竟無一兵一卒,太平軍進據漢口,獲得大批財物。

由于常大淳糊塗透頂的指揮,太平軍輕易拔除武昌外圍據點,使得湖北清軍困守武昌孤城,內外糧草斷絕。其時兩湖清軍並無水師,太平軍掌握制江權,由楊秀清坐舟的水手唐正財主持在漢口江面搭建浮橋,一座由鸚鵡洲至白沙洲,一座由南岸嘴至大堤口,准備進取武昌。太平天國的浮橋搭建得頗為迅捷,用布匹將船只連接起來,僅一日就在江面上構建簡易浮橋,這種浮橋容易被風浪拆散,于是又設計出堅固的浮橋,用巨纜橫纜大木為橋基,上用木板鋪蓋,系上重三四千斤的大鐵錨,雖大風浪不能動,人馬來往,如行平地。浮橋將武漢三鎮連接起來,便于迅速投放兵力。楊秀清坐鎮萬壽宮,指揮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攻武昌,韋昌輝居後路,與石達開等擋清軍增援。太平軍十萬大軍,水陸合圍武昌,"踞城東缽盂山、洪山、小龜山、紫荊山,向所築營壘皆為賊有。複圍文昌、望山、保安、中和、賓陽、忠孝、武勝等門"。

武昌清將雙福,在業已出場的將領中,與常大淳並列智商倒數第一,雙福先督清軍在城外修築大量炮台、工事、營壘,預備在城外頑抗,等太平軍大至,卻又統統放棄,盡數撤回城內,又以東道主身份,嚴厲禁止援軍進駐城外炮台,于是楊秀清等人不費吹灰之力,獲得大量工事炮台,架設大炮攻城,又獲得棲身阻援的營壘,大喜過望。雙福的舉措頗有無間道的嫌疑。

武昌城外有不少居民,一般情況下,由于政府占有的宣傳優勢,如果不是官軍太過刻毒,起義軍太過仁義,百姓會比較慣性的站在官府一邊。武昌城外的居民懸于城外,唯恐被太平軍擄去,紛紛請求入城,助官軍守城,常大淳、雙福緊閉城門,發炮攻擊圍在城門外的百姓,許多百姓心灰意冷,橫下心投太平軍去了。參加過長沙戰役的援軍帶來經驗,城外民房將是太平軍開挖地道的掩護,必須燒毀。常大淳、雙福下令居民在三日內撤離,可惜未到三日,二人竟害怕居民賴著不走,搶先放火燒城,大火連燒六日夜,城外百姓多被燒死,幸存者全部當了太平軍的攻城向導。"凡有湖北百姓,見常大淳三字未有不切齒者……百姓故土難離,只求寬限三日。而該撫既允請,又恐賊匪突至,乘夤夜之間,人人睡熟,一炬成灰,億萬生靈全然不顧。"

太平軍在武昌居民的支援下,發起攻擊,攻城士兵以墨塗面,頭插羽毛,施放毒煙,以云梯攻城。正在熟睡的清兵被嚇了一跳,但還算及時清醒過來,把太平軍打下城頭。太平軍以炮火襲城,清軍則還以水龍沖洗,太平軍火器失靈,不得已退卻。

向榮帶援軍萬人抵達武昌城外,攻克洪山太平軍據點,張國梁也數次擊敗太平軍。但由于雙福、常大淳愚蠢地放棄漢陽、漢口和武昌城外據點,太平軍已經全面包圍武昌孤城,城內守軍無所倚持,城外援軍無險可踞,太平軍又封鎖江面,搭建浮橋,援軍往來不斷,武昌既無名將守于內,又無精兵援于外,糧草斷絕,百姓怨恨,眼見已是一座死城。

太平軍土營在武昌城外開掘隧道,准備穴地攻城,不少勇敢的清軍士兵縋城而下,破壞太平軍地道,襲擊土營士兵。雙福的愚蠢再次發作,嚴令全軍,不得有一將一兵下城襲擊太平軍,違者軍法從事。太平軍得雙福這個"賢內助",地道挖得加倍賣力,到後來干脆直接在清軍眼皮底下開工,又派士兵到城牆根砍伐巨木,清掃地道入城障礙,清軍因雙福嚴令,不過對太平軍行注目禮而已。十二月初四日,土營士兵將地道挖到武昌文昌門下,掘大洞三個,以棺材盛滿炸藥放入引爆,牆根被炸塌二十余丈,林鳳祥負責攻城,挑選各營牌尾童子兵五十人打頭陣,這些小孩子十分單純,尚不知生死之恐懼,又極信洪秀全"生時就為坐小天堂,被人殺死,也是坐大天堂"的理論,亡命勝過精銳老兵,後來名揚天下的陳玉成也在此五十人之中,童子兵拼死沖入缺口,林鳳祥率太平軍繼後蜂擁而入,武昌陷落(政教合一的伊朗在兩伊戰爭中,也如此類,用兒童沖擊伊拉克地雷陣,說是通過地雷陣可直升天堂)。

太平軍入城後,頒布詔令:"官兵不留,百姓不傷",拒絕接受守軍投降,又打開監獄釋放囚犯。這些囚犯紛紛跟從太平軍對原武昌官員士兵進行清算,各省來援清軍被殺十之八九,只有武昌本地士兵躲在家中冒充平民逃得性命。武昌百姓極恨常大淳,于是擺香案放鞭炮迎接太平軍,太平軍最恨燃放鞭炮,有部分居民因燃放鞭炮被誤殺。武昌城內原清廷官員一百余人,除常大淳等人自殺外,包括雙福在內,全部被游街後處以極刑。清算得差不多後,楊秀清下了止殺令,宣布即使官兵也可以投降,唯獨滿人不赦。

武昌攻城戰,太平軍有幾個亮點值得一提,一是因典水匠唐財常的提議,將在岳州收得的水手數萬人編為水營,正式成立水軍。太平軍對水上戰斗力量的重視,是保證其在江南屢屢獲勝的根本原因,清軍在兩湖一帶沒有正規的水師,制江權控制在太平軍手里,戰爭主動權完全為太平軍掌握,直到曾國藩納江忠源、郭嵩燾建議,在衡陽建湘軍水師,清軍才擁有與太平天國抗衡的水軍。二是攻城戰術有了提高,在穴地爆破中,采用了一條隧道多個洞穴,幾個方向同時起爆的方法,爆破威力更為巨大,在挖掘地道的過程中,太平軍不斷敲鑼打鼓,以擾亂城內伏地聽音辨別方向的盲人,使左宗棠發明的絕招被破。太平軍爆破之後,攻擊部隊呈梯子形湧入缺口,攻城部隊和爆破的土營配合十分默契,一改在長沙爆破而不能入的狀況。破城之後,太平軍輪番使用兵力,後衛部隊背負米飯跟于先遣隊之後,待先頭部隊饑疲時代其繼續攻擊,將先頭部隊換下吃飯休息,後勤部隊又隔江煮飯,源源不斷送到後衛部隊手中,如此輪番吃飯休息,而攻勢絲毫不減,清軍殘余部隊毫無逃遁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