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3節:第二章 明中期禁衛軍(1)

明代時,皇帝生活的宮城稱為紫禁城。明初建都南京,太祖朱元璋營建宮室,南京宮城稱為紫禁城。明成祖永樂時期遷都北京,北京宮城也稱紫禁城。明初南京宮城有四個宮門:南為承天門、北為玄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京宮城稱為紫禁城,也是四個門,這是皇帝和後妃們生活起居的所在。明宮皇帝親軍的上十二衛以護衛宮禁為首要職責,就是分布在宮禁四周。

宮城南門承天門是宮城正門,門外金水橋下是清澈的外金水河。金水橋外便是王朝的政務機構所在地,朝廷部院寺監辦事大堂都集中在這里。從承天門往南中軸線兩邊是朝廷的主要辦事機構,左邊依次為宗人府、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右邊依次為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鴻臚寺。就是說,左邊是政務機關,右邊是軍事機構的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各大堂右邊,從北到南駐守的便是上十二衛中的第一大衛錦衣衛和第二大衛旗手衛。錦衣衛北為下情直達皇帝的特別機構通政司。旗手衛南為負責天文曆法、觀察天象的欽天監。緊挨北門玄武門北部的是金吾後衛和左羽林衛。

第二章明中期禁衛軍

一、明英宗時期禁衛軍的潰敗與重建

1.三十萬禁軍慘敗土木堡

公元1449年7月,23歲的明英宗親征蒙古瓦剌部落。雖然這場親征的行動顯得草率,但明王朝的禁衛軍畢竟是經營了70年的王者之師,這場親征無異于是對禁衛軍的一場總的實戰考核。

事實是無情的。這場親征的結果是,明王朝的禁衛軍敗得一塌塗地。雖然明軍是主動出征,但每一場交兵都是被動挨打,一路落敗,30萬大軍有去無還,英宗皇帝被蒙古瓦剌軍俘獲,明王朝的虛弱本質徹底暴露。如果不是瓦剌人缺乏問鼎中原的實力准備,那麼明王朝的災難將與北宋滅亡相雷同。

自明成祖開創了授予內臣提督禁衛軍的先例,明朝在制度上便確認了宦官的統兵權。在特定意義上說,皇帝將宦官視為他的私人代表,因而盡管知曉宦官掌權會帶來很多危害,但明代曆任皇帝都自認為,沒有比任用宦官更有利于維護皇權的。明代第五任皇帝明英宗即位時只有10歲,陪伴他長大的宦官首領王振,就成了代理皇帝管理禁衛軍當然人選。王振的職位是內衙總提督,其侄王山曆任錦衣衛千戶、指揮同知。王振借助皇帝的幼稚、軟弱和輕信,大肆擴張自己的權勢,以至于成了朝廷政務的實際決策人。當時朝廷風氣空前惡劣,正直官員難以立身,朝野百官無論是為了投機得利還是為了苟全官位,幾乎全部傾倒于王振的權勢。

王振在民間本是一個科舉屢屢不中的落魄書生,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憤而"淨身"做了宦官。他在內廷的得勢,只足以滋長和滿足他的私欲。這樣的人根本不具有管理國家的才能,當然也不會管理軍隊。依附于他的宦官在禁衛軍充任提督,也只能使士氣頹敗,弊陋叢生。

蒙古瓦剌部落的首領在英宗即位初年是順甯王脫歡。正統八年(公元1443)四月,脫歡去世,其子也先繼承王位。瓦剌部在蒙古諸部中一直平平,從脫歡殺死阿魯台、吞並諸部以後,日漸強盛,稱雄于北部中國;到健壯勇武、能征善戰的也先繼位,瓦剌更是兵強馬盛,不僅不受明廷約束,反而不斷犯邊,攻擊塞北邊鎮,挑起事端。北部邊境進入了多事之秋。

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正月,巡撫宣府、大同的僉都禦史羅亨信預測瓦剌將對明王朝構成威脅,鄭重上書皇帝,指出瓦剌圖謀入寇,應增置邊防城市的武備,不然將會留下大患。但是包括兵部尚書在內的大臣,都因為畏懼王振的淫威,不敢在備戰問題上有所作為。而王振只是以備戰為借口,向邊地民間增加稅收項目。在瓦剌多次試探性地進犯和大臣多次上書請求加強軍事力量的壓力下,到正統十四年六月末時,禁衛軍統帥、內衙總提督王振這才應付了事地派人到大同、宣府分練京師禁衛軍,以防備瓦剌南侵。然而,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