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0節:第一章 清代兵制的特點(5)

神機營這個名稱,明代已有,但明代的神機營相當于清代的火器營。清末新建的神機營是用西方近代武器裝備的軍隊,建成後,神機營成為清末禁衛軍的主力,其官署的規模也是空前龐大的。但是由于清王朝的腐敗和種種積重難返的問題,這支新建的禁衛軍與近代化勁旅的要求相去甚遠。

神機營也是清末紫禁城的一支重要守衛力量。每日,神機營的管帶1員、營總1員,各帶兵10名,值守在宮中值房。隊官4員,各帶兵20名,分駐在皇宮的四角值守。上述官兵,共有10班輪替。禦苑三海的牆外,神機營兵會同八旗各營中的槍兵技勇之士,共810名輪流值宿,內分為10班,每日更替一班。值守時還要傳籌走更。

七、清帝木蘭行圍

承德府北面400里的木蘭圍場,是清代皇帝進行大型狩獵講武活動的地方,清朝從康熙時起至道光皇帝止,曆任皇帝幾乎每年都要在夏末秋初之間來這里圍獵,稱其為木蘭行圍,又稱為秋狝。

清帝行圍時,蒙古喀爾沁等諸藩部落,每年例選1250名虞卒供皇帝合圍之役。這些虞卒組成人牆護衛在外圍。皇帝行圍的中央設黃纛,黃纛原是滿洲正黃旗的旗幟,這里代表皇帝的所在。侍衛中軍在黃纛周圍護衛皇帝。兩邊分左右翼,分別以紅纛和白纛為標志,翼末則分別豎立藍纛作為標記。左右翼聽命于中軍。王公大臣充任管圍大臣,蒙古王公充任副職。

清帝的圍獵分為合圍與不合圍兩種。不合圍的規模小于合圍,是以數百名衛士分翼進入山林,滿語稱為阿達密。合圍是由管圍大臣率領蒙古管圍大臣及虞卒,與八旗扈駕禁衛軍諸營、虎槍營士卒共同承擔,視圍場的地勢,迂道繞出30里或80里合圍,滿語稱為烏圍哩阿察密。合圍後,虞卒脫帽,高聲傳呼。傳呼聲傳至中軍三次,中軍得知合圍完成,簇擁著皇帝徐行。在距駐蹕行營約二三里的高地上設黃幕幄,中設氈帳,稱為看城。看城外圍三里許,一律由侍衛親軍護衛,人並肩,馬並耳。虞卒圍成的圍牆開出一個口,叫做放圍處。這是給獵物設計的奔逃路口,放圍處又建一層包圍圈,由虎槍營衛士和滿洲、蒙古的神射手預備刺射從圍內逃出的野獸,而圍內則不許射獵。

威弧獵鹿圖合圍完成後,皇帝從禦營乘馬來到看城,開始第一天的圍獵。先在看城小憩,再身佩弓箭奔赴圍場,所有扈從大臣、侍衛和親隨射生手、虎槍手護擁著皇帝,由中道至抵中軍。一路觀察圍內形勢,指揮行圍的疾徐進止,發布口令。在二三十里圍場內,皇帝射飛逐走,馳騁自如,令藩部、蒙古王公瞻仰稱頌。圍中若發現有熊虎猛獸,親軍立即報告。皇帝先命虎槍官兵掩殺,有時親自手執火槍或張弓射擊。親獵一陣後,皇帝在看城駐馬觀看諸王和禁衛軍獵手們馳逐群獸。有時場內獵物太多,皇帝會下令圍開一面,放逸一些。一日行圍結束,皇帝回大營駐蹕。總計一次大規模的行圍,要持續20日。

哨鹿是一種誘獵形式,也是清帝十分喜愛的一項狩獵活動,在圍獵期間穿插進行。皇帝帶領近侍衛士在黎明前出營,侍衛頭戴鹿角,埋伏在林壑中,用哨聲模仿鹿鳴,引誘雄鹿,然後捕殺。哨鹿時,侍衛們分成三隊,分布在禦營外二到十里的地方,皇帝由侍衛十余人護從,在中間一帶哨鹿。樹林中,不時傳來模仿鹿鳴的木角聲,皇帝和侍衛們順著雄鹿的應和聲漸漸接近獵物。手持火槍的皇帝,不會輕易放過親手射獵的機會。清晨的林中會突然傳來一聲火槍響,這就是皇帝命中了一只雄鹿。八、演武和閱兵

清代禁衛諸軍在輪流上崗值守的余暇,在各自的練兵場操練武藝。練兵場稱為教場,各旗的教場分布在各旗的駐防地。例如上三旗侍衛的教場,鑲黃旗在皇城東北隅,正黃旗在聞華寺後,正白旗在南池子。

皇帝經常在宮中和禦苑校射侍衛,殿試武進士的儀式也常同時舉行。皇宮景運門外的箭亭和西苑紫光閣就是經常舉行校尉的地方。自詡文武全才的乾隆皇帝在清帝中最擅長射藝,平日勤練不輟,有時引見完武官後,就在宮門外校射。校射時,以三發為一番,以三番為一次校射成績。乾隆皇帝常能九發九中。大臣錢汝誠大為贊歎後,為皇帝作了一篇《聖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