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最後一天(三)

“你怎麼了?”

此時,吳小雨胃中塞滿了湯水,正全身暖洋洋地提不上力氣,還種股說不出的滿足感。

就像三天三夜沒吃好飯,忽然間飽飽地吃上一頓,又像是幾個月沒見女人,忽然摟著個漂亮姑娘美美睡上一夜的感覺。

周琦的聲音好象從天邊傳來,“怎。。。麼。。。了,怎。。。多。。。了。。。”,余音繚繞,飄飄蕩蕩地聽不真切。

他隱隱約約感覺很不對勁,他努力地,費力地從椅子上爬起來。

他努力地,費力地走到門口,回頭正准備說點什麼,一個飽嗝湧了上來。

周琦看到他站在門口呆了一下,隨即轉身打開門走出去。

喝湯也能喝醉?她有些擔心地放下湯勺,舀了點嘗嘗,盯著門口半天回不過神。

喝湯當然不會喝醉。

但鬧鍾可以讓人清醒。

十四點二十,離上課還有十分鍾,這是提醒吳小雨停止看小說,打開機房鐵門的時間。

媽地我居然睡著了。

這是吳小雨醒來地第一個念頭。抬頭看看四周。還是平時看小說地教室。

還是有點餓。老子今天是怎麼了?他有些憤怒。或許是害怕。

不行。老子下班得找個藥店問問。最近身體越來越不舒服了。

他大口大口地呼吸幾次。才微微松口氣。勉強自己鎮定一些。

無知是幸福地。他不會知道。很快。他就永遠也不需要醫生。也從此不會再生病。

無知的人下樓將鐵門打開,電閘拉上。

回來時,他順便從兼作倉庫的教室搬了一台機箱擺上桌子。

下午他有課,組裝與維護。

對湘成電腦學校而言,這大約這是唯一一門有價值的課程。

也是唯一一門硬件條件跟得上教學的課程。

吳小雨曾經惡意地想過,如果芙蓉區電腦舉行一次殘腦會,那麼這個教室里的電腦肯定可以包攬大部分獎項。

許多三流礪志作品的作者會欣喜若狂地發現,無數個深夜抓破頭皮,冥思苦想,胡編亂造,夢寐以求的腦殘志不殘精彩題材在這個教室中正擠成一堆。

那足足可以掃出一公斤灰塵的強壯機箱,被煙熏得快滴油的堅強顯示器,是那麼的感人肺腑,令人襟然涕下。

那默默不語的風扇,無私奉獻出最大熱量的CPU,身小志不小的SDR內存,越老越精神的10G硬盤,那冒著火花的電源線….

冒著火花的電源線?

吳小雨趕緊敏捷地跳開,迅速關掉電源,擦擦額頭並不存在的汗水。

他剛完成准備工作不久,這門課程唯一的學生也走進教室。

吳小雨最喜歡學生少的課程,他輕松地坐下進入了教學狀態,一注香煙的時間內,他已指揮學生安裝好硬件,開始調試。

“……對于整機來說,要保證其正常使用,一般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定期除塵,灰塵是計算機的最大敵人……尤其是對主板和各個散熱風扇進行重點除塵。”

這節是計算機日常維護與故障排除的內容。


這該死的最大敵人!

學校由于太久沒開這門課,而且所謂電腦學校的電腦組件,其實也並沒有按照正規的方式保養。結果就是講解的內容和實際情況偏差巨大。

講到這里,吳小雨看著學生一臉困惑的表情很有些尷尬。機房維護歸他管,又被自己拆台了。

但是連同顯示器一起打包賣不到300塊的破爛,“維護”這個詞真的適合于它麼?

他關掉電源,擰著機箱把學生帶到走廊,一起將機箱擱上窗戶,捂住口鼻使勁晃動,“除去”了大部分灰塵。

“當然,大部分機器都不會有這麼多灰塵。”他將機器放回原地,接好電源,繼續滿嘴跑火車,“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的硬件……”

他的話不得不停下來,大約是除塵時動作過大,志不殘的電腦已無法正常啟動。

他重新接通電源嘗試幾次,最終不得不苦笑著說:“發生硬件故障,目前中國絕大部分區域還沒有能力進行硬件維修,所以我們也只能想辦法檢查出有故障的硬件,再進行合理的更換……”

學生早習以為常,這是吳小雨的習慣,如果發生了他無法解決的問題,那麼這個問題肯定會上升到全中國都無法解決的檔次。

您還真是懷才不遇啊!學生有點為自己的學費心疼。

吳小雨此時根本沒法注意學生的表情。

他正陷入一陣眩暈中。

是蹲下的時間太長了嗎?

他恍惚著,視線不由自主地跟著學生關閉電源的手移動到機箱上方,看著里面那些熟悉的芯片電路。

他眼睛忽然飛快地半眯一下,瞬間又恢複正常。

但就在那一瞬間,他感覺自己忽然縮小了無數倍,或者說他的精神突然化為一道電流,沖入密密麻麻電路組成的迷宮,在里面穿梭飛翔。

像是一道閃電劃過半空,吳小雨腦海中閃現一個念頭:“主板北橋芯片電阻過小,CMOS檢測在該處無法通過……”

這大約是很久以前見過的理論,但他敢發誓自己絕對沒有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可這一絲閃電般的念頭來得如此強烈,他甚至來不及細想。

鬼使神差一般,他忽然拉住學生,另一只手從懷里摸出黑色帶帽圓珠筆,在主板某塊他根本不認識的芯片上飛塊劃上一道。

順手按下機箱電源。

一陣機械蜂鳴,各部件運行正常。

“嗶……”

計算機正常啟動,吳小雨的眼角也跟著劇烈**。

初中畢業的學生根本不理解發生了什麼。

憑借聲音確定發生故障的硬件只是一般維修員水准。

而憑借肉眼觀測出主板上失常的芯片位置,並作出正確故障判斷,這足以驚世駭俗。

最驚人地是,使用一支圓珠筆精確地為該芯片加上恰當的電阻成分,這已經不屬于人類肉身的工作范疇。

這一瞬間,發生了媲美愚公移開太行山,精衛填滿太平洋的壯舉。

如果為目睹這一幕的半文盲學生加上足夠的計算機知識,那他此刻一定目瞪口呆,用最虔誠的方式對吳小雨頂禮膜拜。

但學生沒有,所以他只是微微吃了一驚,轉頭望向演繹奇跡一詞真實含義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