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絕處逢生(中)

汪甫業和孫堯安雖然表面輕松,內心卻也焦急不已。兩天來一邊派人在左賢王營地外操練,把左賢王死死的壓在營地里,一邊派出上千人四處偵察,卻一直沒發現匈奴制造武器的煉鐵場在哪里。仿佛根本就不存在有煉鐵場一般,連日的一無所獲幾乎讓兩人都懷疑自己的猜測是否錯了。

傍晚,二人正在營中商議。

“這可如何是好!”孫堯安一籌莫展。

“莫不是匈奴的煉鐵場不在此地?但如果不在此地左賢王為何要死守這里呢?”汪甫業也疑惑著。

“方圓幾百里都搜過了,如果有煉鐵場的話不可能搜不出來啊!”孫堯安說道。

“時間越來越緊了,現在離四月中旬僅有十天了,路上就算全力趕路也得七天。如果我們三天內解決不了左賢王,就會誤了合圍大計,恐怕你我二人都要人頭不保了。”汪甫業愁眉苦臉的說道。

“實在不行要不我們就硬沖進去?”孫堯安建議道。

“沖進去?你可想得到!沖進去的話,就算取得勝利恐怕也是慘勝。如果再向前日那樣,沖進去恐怕就出不來了。”汪甫業顯是對孫堯安這個餿主意不滿。

“那有什麼辦法?如果三日之內消滅不了左賢王部,除了沖進去外你還能想出其他主意嗎?”孫堯安反問道。

“一定是我們漏了什麼?煉鐵廠不可能會在其他地方!”汪甫業肯定的說道。“走,我們招集出去探路的士兵詳細詢問一下,看看他們有沒有漏掉什麼地方的。”

話聲未落,汪甫業已穿營出去。孫堯安見狀,只好苦笑著站了起來,跟隨汪甫業而去。

帳外,數十個精明的士兵被叫來,其中大部份都是兩營的斥侯騎兵,精于偵察。孫堯安見汪甫業叫來的是這些人,微笑著點了點,汪甫業倒也真是細心。

“這個時候召集大家來,是希望大家仔細回憶一下自己的偵察過程中,有沒有漏掉一些地方。因為這兩天來我們的偵察幾乎是一無所獲,如果再拖下去,對我軍將構成嚴重的影響。”看了看下面士兵的神色,汪甫業繼續說道:“大家放心大膽的說,我汪甫業在此保證,無論你們說了什麼,都不會受到任何處罰。”

士兵們開始紛紛道來,汪甫業見有這麼多人要說,心中非常高興。但沒過多久便又深深的失望。這些士兵要不是報告自己在哪里玩耍了多久,或者在途中打獵射到了鹿,甚至在哪里撒尿大便也說了出來。不久便只剩下三四個騎兵沒有發言了,汪甫業見一直沒說出什麼有價值的消息,也是興趣索然,看著最後幾個士兵說道:“你們有什麼發現嗎?”

“這,我們幾個都有一個地方沒有仔細偵察。”為首的一人遲疑的說道。

“哦?細細稟來,不管怎麼我也不會責罰你們。”汪甫業說道。心中卻非常不快,他實在沒想到士兵們居然敢這麼膽大,無奈自己話已出口,只待以後塞些罪名來懲罰他們了。

幾人對望了一眼,均點了點頭,為首那人說道:“昨天中午時,我騎馬行到盧南湖北面十里處。那兒有坐小山,我記得汪統領對大家說過‘逢山便入’,所以我便打算去山上探索查一下。”為首的士兵看了看兩人的臉色,並沒有要責罰的表情,便又說道:“哪知一靠近那小山才發現雖然是座小山,但小山周圍卻是亂石嶙峋,林要緊密,根本無法進入。後來卑下又圍著小山轉了一圈,發現靠河一邊居然有可以上山的路。卑下便欲渡河去查,誰知道一到河邊,卻發現那兒的河水竟然特別深,卑下無法過河便沒有再去看了。因為怕回來被責罵,便沒有說出來。”其他幾名士兵也跟著點頭,“我們幾個也是這樣。”

“草原上的河流根本不深,況且盧南湖北面那條河大部分地方均只到膝蓋左右。那兒的河怎麼突然就變深了?”汪甫業疑惑道。


“這還不簡單,定是匈奴人故意布置的,我看那鐵礦場就在小山之上。”孫堯安肯定的說道。

“嗯,的確可疑,連夜讓人制些木筏,明天你依然在左賢王營外操練,牽制他,我則率領其余五千人馬去探一探情況,如果真在那里便一舉攻下!”汪甫業說道。

“等等,既然左賢王必會前去救援,何不全軍盡發,以逸待勞。待左賢王領兵前來時一舉消滅他呢?”孫堯安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汪甫業一時也陷入思考,孫堯安繼續說道:“如果能順利奪下那處小山,更可以在山里設下埋伏,只要左賢王一進埋伏圈,便可以一舉消滅。”

汪甫業也覺得孫堯安的計策不錯,但自己去始終覺得有一絲不對的地方,卻始終無法抓住。

孫堯安見汪甫業默不作聲,顯是認同自己的計策,又繼續說了起來:“就算在山上讓左賢王逃出去,逃到河邊卻也無計可施,前面是深河,後面又有追兵,那他就插翅難飛了。”想到這里,孫堯安一臉得色,仿佛左賢王已被握在自己手中一般。“只要左賢王一死,那麼營地中的部眾必然再無士氣抵抗,只要我們來點投降不殺什麼的,恐怕立即就會出營而降。到時自然是任我們施為了,哈哈。”想到立即就可以消滅左賢王部,孫堯安不由得喜形于色。

“啊!”汪甫業用力一拍大腿,終于抓住了那絲在腦海中飄蕩的不安。

孫堯安吃驚的看著汪甫業,不知他為何如此。“甫業兄?”孫堯安試探的問道,莫不是汪甫業聽到自己的妙計高興的過了頭?

汪甫業回過神來,滿臉信心的向孫堯安說道:“堯安兄,假使你是左賢王,敵人一萬鐵騎攻打礦山,你會如何?”

“我當然會立即率軍營救啊!”孫堯安一時不知道汪甫業為何有此一問,滿臉的疑問。

“僅率五千騎便去正面對敵一萬鐵騎?”

“這有什麼?”

“你是以你自己的力量來說的,但匈奴騎兵非你營中的騎兵。”汪甫業耐心的解釋道。“你仔細想想,你率領的是五千衣甲不全的騎兵,而對手卻是一萬盔甲精良,弓弩強勁的精銳鐵騎。”

“這……”孫堯安想了想,猶豫起來。

“我敢斷定左賢王斷然不敢來救!”汪甫業肯定的說道。

“你不是說那是左賢王必救之處嗎?”孫堯安反問道。

“救當然是必救之處,但如果根本救不了,而且還有可能搭上自己的性命,那誠如不救。”汪甫業說道。

“不會吧,左賢王倉促之間哪里會想到這麼多。”陳堯安辯道。


“吃過一次虧你還敢這麼輕視左賢王?上次的布局如果不是一個足智多謀,心思慎密的人,根本不可能想得出來。”汪甫業說道。

“呃……”孫堯安也顯然知道左賢王絕對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人,至少這之前兩人擁有兩倍于敵的兵力,且實力更在數倍以上,卻只能坐困愁城,一籌莫展。

“所以,如果我們全軍壓上去只會有兩個可能,一是左賢王繼續龜縮在營內,一是立即飛馬遁去王庭。絕對不會來白白送命。”汪甫業堅定的說道。

“如果這樣,那座小山對我們來說不是毫無用處?”孫堯安沮喪的說道。自以為可以一舉消失左賢王,解決眼前的大難題的絕妙計謀,在汪甫業的分析下竟毫無用處。

“也不盡然,那里還是左賢王的必救之處的,只要我們能讓左賢王感到事有可為,他當然會來救援。”汪甫業補充的說道。

“事有可為,我覺得根本就事無可為的了。就算給他機會救援,那救援之後他該如何呢?他肯定不會以為救援之後還能安然回營吧。救與不救都沒有意義,那還不如不救。”孫堯安想到剛抓到的救命稻草一下就沉了下去,心中著實煩悶。

“的確,如果換做我守這里確實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去救援,但是我們是以我們的心態來說的,左賢王的心態絕對和我們不同。”汪甫業分析道。

“哦?有何不同?”孫堯安急切的問道,汪甫業前面給他的驚喜現在已經落空,急欲知道汪甫業又想到了什麼。

“你想想看,匈奴好不容易才開始有了自己的鐵礦,怎麼可能如此輕易放棄,而且我猜想他的鐵匠礦工之類俱在山上,一旦被我軍攻下,匈奴想再訓練出一批熟練的鐵匠恐怕就非常不易了。再說那礦山顯是經過精心布置,不僅以前征北軍的斥侯沒能發現,就是我們就近派出這麼多人,現時也僅僅是猜測而已。當然,雖是猜測,但我也有九成的把握這個猜測是正確的。”見孫堯安認真的聽著自己分析,汪甫業繼續說道:“如此精心布置之下那處必定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況且由左賢王親手布置,恐怕各種情況都已考慮進去。如果我們真有攻打礦山的舉動,左賢王只要有機會肯定會率眾進山死守。五千人占據險要之地就不是我們這點人能攻下的了。”

“他怎麼可能把自己困在礦山之上?只要有個幾百人守在河邊,那他便只能困死在里面了,左賢王不至于這麼笨吧。”孫堯安說道。

“既然礦山在這里,這段時間左賢王又有恃無恐的樣子,豈會沒有援軍前來?”汪甫業說道。

“啊!援軍一來我們豈不是再沒有希望?”孫堯安也想到這一層,不由擔心起來。

“是啊,所以我們必須盡快想辦法殲滅左賢王部。”

“說得容易,又要把他誘出來,又能讓他跑掉,還不能讓他把我們的誘餌吃下去逃進山里,談何容易啊。”孫堯安愁眉苦臉的說道。

“呵呵,事在人為嘛,我已有定計。”汪甫業顯然已成竹在胸。

“哦?快說來聽聽!”一聽這話,孫堯安立即來了精神。

“只需如此如此,大事可成。”汪甫業神神秘秘的在孫堯安耳邊悄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