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65節:拾壹  這世界該交給誰(3)

■後世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先天下後個人,二是先憂患後安樂。從周公到孔孟,都這樣主張,也都認為只有這樣的人,才可以托付天下。所以,這是儒家的觀點,不是道家的思想,也不符合道家的思維方式。

○道家的思維方式是怎樣的?

■逆向思維,反過來想問題,也反過來說,老子謂之"正言若反"。這樣一種"反向思維"或"逆向思維",在《老子》一書比比皆是。比如"明道若昧,進道若退","上德若谷,大白若辱"。也就是說,明白就像隱晦,前進就像倒退,高尚就像卑下,潔白就像汙黑。按照這個邏輯,當然越是重視愛護自己,就越是可以托付天下。

○我們也不能只順著老子的邏輯來,還得看有沒有道理吧?

■我看有道理。不但有道理,而且很有道理。

○有什麼道理?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人,所有人之總和也。因此,天下人的天下,也是每個人的天下。也因此,重視愛護天下,就是重視愛護每個人,包括我們自己。

○這沒有問題。

■既然如此,這種重視和愛護,是不是就應該從自己開始?

○為什麼必須從自己開始?

■因為沒有人能夠救得了所有人。但是,如果救不了所有人,那就救不了天下。因此,拯救天下的最佳方式,就是每個人自己救自己,通過救自己來救天下。事實上,如果每個人都救了自己,天下也就等于被拯救了。所以說,能夠拯救自己的人,才能夠托付天下。

○不能拯救自己,就不能托付天下嗎?

■當然。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自己都救不了,又豈能救別人?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重視、不愛護,怎麼能指望他重視別人、愛護別人,重視天下、愛護天下?不信你看那些視死如歸的"俠客"或者"江湖好漢",自己腦袋固然別在腰帶上,別人的腦袋又何曾放在眼里?顯然,只有首先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別人;首先愛護自己,才能愛護社會。真正貴天下、愛天下的,也一定是貴自己、愛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