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節:序(1)



王文元

佛典中的譬喻經(以譬喻故事彰顯佛理的經文)共有五部,分別為:

一、西土賢聖集、吳康僧會譯的《舊雜譬喻經》兩卷;

二、比丘道略集、秦羅什譯的《雜譬喻經》(又名《眾經撰雜譬喻經》一卷;

三、失譯的《雜譬喻經》兩卷;

四、後漢支婁迦讖譯的《雜譬喻經》一卷;

五、僧伽斯那集撰、求那毗地譯的《百喻經》四卷(或作五卷)。

以往都是單獨刊印,或前四種合輯為《雜譬喻經》,本書首次將這五部譬喻

經合為全集,重新譯成白話文,並加注釋與點評,以饗讀者。

譬喻的形式由釋迦牟尼首創,他在舍衛城為勝光王(波斯匿王)講了佛教史上的第一個譬喻:

從前有一人獲罪于王,畏罪潛逃,國王命令一只醉象-後世傳誦或繪畫時多以虎代象,稱為無常虎。]追他,這個人驚慌之中,墮入枯井,身體在半空時他發現井底有凶惡的龍,吐出毒汁,旁邊還有五條毒蛇。于是他抓住一把草不放,免于墜井。可偏巧此時有黑、白二只老鼠啃他手中的草,草就要被啃斷;醉象在頭上,時刻准備用鼻子襲擊他。就在恐怖萬狀時,又有了新情況,他頭頂上有一棵樹,樹上有蜂窩,蜂蜜滴滴答答落到這個人的口中,甘甜清爽,使他暫忘危險處境。

這個譬喻被收入《維摩詰經》卷二,題目為《是身如丘井》。義理寓于故事,通過故事闡發佛法,避免了單純說理的枯燥乏味。這個譬喻巧妙地以井喻生死,以醉象喻無常,以毒龍喻惡道,以五毒蛇比喻五陰,以腐草比喻命根,以黑白二鼠比喻黑月與白月-印度曆法按照月之盈缺將每個月分為黑月、白月兩部分:自滿月之翌日至新月前日之前半月,稱黑月;從新月至滿月之後半月,稱為白月。],以蜜滴比喻五欲之樂,以罪人得蜜滴而忘危險處境比喻眾生得五欲之樂而不畏諸苦。佛教義理——生死、無常、欲、樂等——被賦予十分形象的闡釋。讀後或許仍然不理解佛教概念,但一定能理解這些概念所表達的精神實質。這就是譬喻神奇的功效。

《雜譬喻經》中的故事大抵與《是身如丘井》的故事相類。有些譬喻在驚險、奇特與懸念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

譬喻的目的何在呢?康法邃做了如下總結,或可解疑:

《譬喻經》者,皆是如來隨時方便四說之辭,敷演弘教訓誘之要。牽物引類,轉相證據,互明善惡罪福報應,皆可寤心,免彼三塗。如今所聞,億未載一,而前後所寫,互多重複。今複撰集,事取一篇,以為十卷。此次首尾,皆令條別,趣使易了,于心無礙。願率土之賓,有所遵承,永生福堂,為將來基。

(《譬喻經序》載《出三藏記》卷九)

佛教理論分為經、律、論三部分。佛所說為經,宗教儀式或僧侶行為規則為律,對經的闡釋為論。佛滅後一百年中,小乘經增加了新的內容——譬喻經,被列為十二部經-十二部經:一切經教的內容分為十二類,叫做十二部經,也叫做十二分教。]之第七類。公元五世紀正是印度寓言文學的高峰期,寓言以經、以申教誡成為當時的傳統。不唯佛教,就整個文學而言,寓言體也是當時印度文學的主打文體。當時最流行的文學作品《五卷書》,就是婆羅門學者編撰的旨在教授貴族子弟的寓言集,流傳極廣。佛教人士迎合潮流,將佛理寓于故事中,以教化信眾,完全是順理成章之事。當時有五大論師,世喻如日出,明導世間,故稱日出者,又稱譬喻師。譬喻師為經部之異師,鳩摩邏多造喻鬘論,廣說譬喻,故稱為最早的譬喻師。佛陀提婆(覺天)繼承鳩摩邏多之說,亦被稱為譬喻師。《百喻經》之後,很少再出現專門以譬喻結卷的經論,但許多經論中卻包含譬喻,使佛經形成鮮明的風格,迨至今日,此風未變。

《雜譬喻經》與《百喻經》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多是“如來隨時方便四說之辭”。也就是說,多是根據佛的事跡或佛所說的話寫成。釋迦牟尼、大迦葉、阿難、目犍連、舍利佛、阿育王、四大天王等都經常出現在經文中。在某種意義上,這些故事就是他們生前及其前世事跡的再現,只不過將他們神話罷了。《百喻經》多為後人根據民間傳說或其他經文中的故事演繹出來的,佛菩薩並不出場。《百喻經》,最早叫做《癡花鬘》,後有《百句譬喻經》《百句譬喻集經》《百譬經》《百喻集》等多種書名,收入《大藏經》第四冊,為公元五世紀印度大乘法師僧伽斯那(梵文San%ghasena)所集,梵文本已經散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