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2節:序(2)

僧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中印度人。他于南齊建元初(479年)來中國的建業(今南京),住毗離耶寺,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譯出此書,同時還譯出《須達長者經》及《十二因緣經》各一卷。後于建業止觀寺攝受徒眾,中興二年(公元502年)于止觀寺圓寂。

《百喻經》收錄的九十八個有關善惡罪福報應的譬喻故事,多取自于民間,加工之後增添了寓言色彩,是為易于闡釋佛教的基本教義。《百喻經》多以民眾為讀者,兼有勸諭外道教徒、出家者、國王的目的。

近代與現代,出現過多種《百喻經》譯本,茲舉其犖犖大者:

1914年由魯迅出資六十大洋在金陵刻經處刻《百喻經》上下卷,由魯迅斷句。

1926年王品青校訂改名為《癡花鬘》在上海刊行,魯迅為作題記:“嘗聞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國藝文往往蒙其影響,即翻為華言之經中亦隨在可見。明徐元大輯《喻林》頗加搜錄,然卷帙繁重,不易得之(按:《喻林》分五百八十門,采《百喻經》五十喻,收入二十七門中)。佛藏中經,以譬喻名者,亦可五、六種,惟《百喻經》最有條貫。……王君品青愛其設喻之妙,因除去教誡,獨留寓言。又緣經末有‘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癡花鬘》竟’語,即據以回複原名,仍印為兩卷。嘗稱百喻,而實缺二者,疑舉成數,或並以卷首之引,卷末之偈為二事也。尊者造論,雖以正法為心,譬故事于樹葉,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牽,今則已無阿伽陀藥,更何得有葉裹?出離界域,內外洞然,智者所見,蓋不惟佛說正義而已矣。”

署名“雪峰(馮雪峰)述”的《百喻經故事》,只留“喻”的部分,刪除了“法”,並改為通俗語體于1949年、1957年、1980年三次印刷發行。

譬喻經的每篇都分為喻與法兩部分。“喻”是簡短的寓言故事,“法”是故事所顯示的教誡。有些故事荒誕可笑,甚至違反邏輯,讀者盡可不去理會,讀後能有所悟才是目的。

為使讀者便于理解經文,特將關于譬喻的一些問題做一簡單說明。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九《師子吼菩薩品》所載,譬喻被分為八種:

一、順喻隨順世諦,自小而大,次第作喻。如佛所說:天降大雨,壕溝必滿;壕溝既滿,小坑隨之亦滿;小坑既滿,小河亦滿,繼之大河滿,大海滿。

二、逆喻以果推因,由末究本,逆于事物生起之順序所作譬喻。

三、現喻以當前之事實所作譬喻。佛說:眾生心性,猶如獼猴。獼猴之性,舍一取一……這是典型的現喻。

四、非喻以假設之事件作譬喻。比如南本《涅槃經》把生老病死比喻為山:“有四大山,從四方來,欲害人民。”

五、先喻先舉譬喻,後舉法義。例如人因貪求漂亮的花,欲取之而為水所淹。以此比喻眾生因貪受五欲,而為生死之水所淹沒的法義。

六、後喻即先說教法,後舉譬喻。

七、先後喻指如來開示眾生,先後所說皆是譬喻。比如佛先說過“譬如芭蕉,生果則死;愚人得養,亦複如是”,後又說“如騾懷妊,命不久全”此為先後喻。

八、遍喻。謂如來說法,從始至終,全部假藉譬喻而彰顯其理。如:三十三天有波利質多羅樹,其根入地,深五由旬,枝葉四布,葉熟則黃,黃必墮落,落必變色,變必生疱,疱必生觜,觜必開剖。開剖之時,香氣周遍,光明普照,諸天隨見即生歡喜,夏三月時,在下受樂。

這些譬喻方式中以“現喻”最為常見,經常為釋迦牟尼所用。佛的智慧在很大意義上表現在現身說法,隨機應變。

佛經譬喻最多的是設喻說明萬法皆空。用來比喻無常的什物大約有十種:

一、聚沫譬喻有為法之無常。《維摩經方便品》:“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二、泡比喻世法虛假不實,風拂便滅,猶如泡沬與影像。

三、炎涅槃之猛炎,能燒盡生死。

四、芭蕉芭蕉本危脆之物,開花結果後即枯。人身亦不堅實,非要貪求名利,則自陷于罪,亦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