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40節:雜譬喻經(7)

國王出來迎接他,見到惡鬼,行禮問道:“不知道大神有何吩咐?”惡鬼對國王說:“我要吃人。”國王說:“不可以。”鬼說:“如果大王愛惜子民,國中有無對大王沒有用的人,讓我吃。”國王說:“沒有這樣的人。”鬼說:“你供養的那些沙門也不耕田,也不征戰,也不是大王的臣屬,這些人沒有用,讓我吃了他們。”國王心里不高興。又沒有辦法,就派遣使者到佛寺,報告這個消息。

二萬比丘中有一個地位最低的沙彌,年僅十三歲,名叫端正,對諸比丘說:“應該讓我去。”大家同意。沙彌出去,對維那說:“凡有外道梵志落入寺院的,就剃他的頭,不要讓他逃脫。”于是便去會見惡鬼,對鬼說:“我知道你是來吃我們的,我是僧中年齡最小的,所以按照順序先來這里,其余的比丘依次再來。”沙彌還說:“我早上沒有吃飯,你們先給我些飯,讓我填飽肚子,你再吃我。”惡鬼給了他飯。其時,跟隨惡鬼的外道梵志有二萬多人。國王建一個大廚房,好供給這些人飯。沙彌便拿來二萬人的飯食,都放到口中,便施法術飛到寺廟,還是沒有吃飽,又把二萬外道梵志吞到肚子里,也以神足通飛至寺廟。原先施法術變為鬼的外道梵志,大為恐懼,慌忙逃跑,恢複人形,行禮表示悔過,願意作弟子。請比丘給所有的外道梵志剃頭,為他們說法,都證得阿羅漢果位。全國百姓歡欣鼓舞,得到福分,得到濟度。

國王思忖道:“一個小沙彌,都能做出讓人如此感動的事,何況大乘佛法博大無邊,有什麼不能包容呢!”阿育王當即發無上正等正覺道心。

從那以後,佛法興盛,至今不衰-

點評]

古印度宗教認為德行高深者常能顯現奇跡(神通力)。佛教將奇跡歸為六通與三明。六通即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等,其中天眼、宿命、漏盡稱為三明。奇跡來自于精神之“定力”與“慧力”。佛弟子中,最具足神通者為大目犍連,稱為“神通第一”。學佛的人基本都知道六通與三明,但是有一點就不一定都知道了,那就是釋迦牟尼對這些奇跡並不全都認可,他只認可“漏盡通”一種,把它看得最高。善宿(巴利語Sunakkhatta)曾對那些顯示不出奇跡的佛陀表示不平,釋迦牟尼回答說:無論有否顯現超人之法(神通),我所說之法,皆能引導修行者,達到滅除痛苦之目的。

釋迦牟尼清楚地告訴我們:不必刻意追求奇跡,有擺脫煩惱與痛苦這樣一個本事足矣。

(八)啖人王喻

昔有國王,喜食人肉。敕廚士曰:“汝等夜行,密采人來以供廚。”以此為常,臣下後咸知之,即共斥逐,捐于界外,更求良賢以為國王。

于是啖人王十三年後,身生兩翅,行啖人,無複①遠近。于山中向山樹神請求祈福:“當取國王五百人,祠山樹神,使我得複還國為王。”于是便飛行取之,得四百九十九人。之山谷,以石密口。

時國王將諸後宮詣浴池戲。始出宮門,逢一道人,說偈求乞。王即許之:“還宮當賜金銀。”時王入池,當欲澡洗,啖人王空中飛來,抱王將②去,還于山中。國王見啖人王,不恐不怖,顏色如故。

啖人王曰:“吾本捕取五百人當持祠天③。已有四百九十九人,今複得卿一人,數已滿,殺以祠天。汝知是,何以不恐懼乎?”國王對曰:“人生有死,物成有敗,合會有離,對來分之④,不敢愁也。旦出宮時,道逢道士,為吾說偈,即許施物。今未得與,以是為恨耳。今王弘慈寬恕,假數日中,布施訖還,不違要誓也。”即聽令去而告之曰:“與汝七日期,若不還者,吾往取汝亦無難也。”

王即還宮,都中內外,莫不歡喜。即開庫藏,布施遠近。拜太子為王,慰勞百姓,辭決而去。

啖人王遙見其來,念曰:“此得無異人乎?從死得生,而故來還。”即問曰:“身命,世人所重愛者也,而卿舍命,所信,世之難有。不審何守志趣,願說其意。”即曰:“吾之慈施,至誠信盟,當得阿惟三佛⑤,度十方。”彼王曰:“求佛之義,其事云何?”便為廣說五戒、十善、四等、六度。心開坦然,從受五戒,為清信士⑥。放四百九十九人,各各令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