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44節:雜譬喻經(11)

與本文何其相似乃爾!中國僧人僧祐的對話很可能出自《雜譬喻經》。可見,中國早在梁武帝的時代已經流傳了這個故事。

(十)佛說本末喻

昔佛詣裸國①,受須竭②請。其國近海,龍興云雨。佛恐漂沒人民,受飲食已,引眾詣阿耨達池③。佛會畢,眾坐已定,告舍利弗不在會中。天帝念曰:“佛左右常得神足、智慧,益佛光輝。佛知其所念,告目揵連:“汝往呼舍利弗來。”目連作禮而往。

舍利弗補護法衣。目連曰:“佛在阿耨達池天大會,佛使我來相呼,願以時去。”舍利弗言:“須我衣竟”。目連答曰:“不時去者,吾當神足取卿及山石室置右掌中持詣佛所。”舍利弗便解腰帶著地,語目連曰:“汝能令帶離于地者,我身乃可舉。”目連即舉之,地能為振動,帶不可舉。目連以神足還佛所,舍利弗先坐佛邊。目連乃知神足之力不如智慧之力也。

時坐中有一比丘,耳中有須曼花④,眾坐皆疑:比丘之法,離于花飾,而此比丘著花何謂?天帝即白佛言:“不審比丘何以著花?”佛告比丘:“遣耳中花。”比丘受教,即手挽去其花,續複如故。如是取去,其處故有。佛語比丘:“以神足去之。”即以三昧力,作數千萬手,虛空中取耳中花,花故不盡。眾坐乃知,是道德因緣,非暫著花也。

天帝白佛:“願說本末,使眾會疑解。”佛告天帝:“昔惟衛佛時,從來九十一劫。時佛大會說法,有一醉客在會中聽聞經歡喜,耳上著花,取散佛上,作禮而去。命終之後,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不複更三惡道。欲知彼時人者,今此比丘是也。散一花福,至今得道,故未盡也。”天帝白佛言:“往日醉客不受戒,亦不行六波羅蜜;一散花福,乃九十一劫于今不盡。何況多作者!”佛告天帝:“當知薩芸若⑤饒益一切如是。”

一切眾會聞說如是,大歡喜,普發無上正真道意-

注釋]

①裸國:又作“裸人國”,一般認為其地在今尼科巴群島,是古代船舶自馬六甲海峽至印度和斯里蘭卡船程中的停泊之地。

②須竭:須陀。天竺(印度)四姓最下位的奴隸階級,主要指農人。

③阿耨(nou)達池:新稱阿那婆答多,意譯無熱,在贍部洲之中心,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又認為是喜馬拉亞山佛母嶺、高出海岸一萬五千五百尺處的瑪那薩羅華湖。

④須曼花:又稱須摩那花、蘇摩那花,意譯悅意花、好意花、相思花,屬灌木,花為黃白色,有香氣;天竺習俗以此花結環,裝飾頭身。

⑤薩芸若:薩婆若。意譯一切智,全知的人,即佛智-

今譯]

從前佛去裸人國,接受須竭施食。裸人國近海,常常有龍興云降雨。佛擔心發洪水淹沒人民,用過齋飯之後,率眾來到阿耨達池。佛會結束後,大家坐下,有人告訴佛,舍利弗不在。天帝釋想:“佛左右常有號稱神通第一的目揵連與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增益佛的光輝。佛知道天帝釋在想什麼,就告訴目揵連:“你去喚舍利弗來此。”目連行了禮就去了。

舍利弗正在縫補法衣。目連說:“佛在阿耨達池天界召集大會,派我來叫你,希望你即刻去。”舍利弗說:“等我縫好法衣就去”。目連說:“不即刻去是話,我要施展神足通,把你和山石修成的房子放到右手掌中拿到佛那里。”舍利弗便解下腰帶放在地上,對目連說:“你能若能讓帶子離地,才能舉起我的身體。”目連即來舉腰帶,大地都震動了,帶子卻舉不起來。目連施展神足法力回到佛那里,舍利弗已先端坐佛身邊。目連才知自己的神足之力不如舍利弗的智慧之力。

當時座中有一位比丘,耳朵上有一朵須曼花,在座的都疑惑不解:按照戒規,比丘不能戴花,而這個比丘為何戴花呢?天帝就問佛:“不知道這位比丘為何戴花?”佛告訴比丘:“拿掉耳朵上的花。”比丘聽從,就摘去耳朵上的花,可又有一朵花戴在原位。如是花摘掉,花又現。佛又告訴比丘:“施展神足通去掉耳朵上的花。”比丘以禪定的力量,變出千萬只手,在虛空中摘取耳朵上的花,花仍然摘不完。在座者才知,這是修道行善的因緣所致,並非一時戴在耳朵上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