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挑起世界大戰

希特勒經過多次謀劃,終于在8月31日中午作出了最後決定,發出了”白色方案”第一號作戰指令。

那天傍晚,當夜幕籠罩著歐洲大地的時候,150萬德國法西斯軍隊已經開始進入波蘭邊境的前沿陣地,只等次日拂曉出擊;這時希特勒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開動宣傳機器,玩弄一套欺騙伎倆,使德國人民對于這一場突如其來的侵略戰爭在精神上有所准備。

當時的德國人民不明真相,正需要這樣一付藥劑。在戈培爾和希姆萊的幫助下,希特勒早已成為精于此道的專家。正如一個星期以前,他在巴伐利亞的山頂上對他的將領們所講的,”勝利者在事後是沒有人問他當初說的是不是實話的。在發動戰爭和進行戰爭時,是非問題是無關緊要的,緊要的就是勝利。”

晚間九點,所有的德國電台都廣播了希特勒對波蘭的”和平建議”。大講特講這一建議是如何誠懇,如何公道和切實可行,但卻被波蘭”粗暴地拒絕”了。可是希特勒從來沒有向波蘭人提出過這個建議,甚至對英國人也不曾正式提出過,只不過是在不到24小時以前含糊其詞地而且非正式地向英國大使提了一下而已。這一重要的事實,廣播電台卻完全貪汙了。希特勒從切身經驗中深深懂得,好的宣傳如果要有效果,僅僅依靠言詞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實際行動。為了給入侵波蘭制造行動借口,黨衛隊的流氓特務瑙約克斯,按照希特勒的指令,于當晚8點鍾,向靠近波蘭邊境的德國格萊維茨電台表演了一場偽裝波蘭方面的進攻。由穿著波蘭陸軍制服的黨衛隊人員開槍射擊,把事先麻醉過去的集中營囚徒、代號為”罐頭貨”的一些人放在地上,充當電台方面被打得奄奄一息的”傷員”。從此,這個”以牙還牙”、”以武力回敬武力”的戰爭就這樣開始了。

1939年9月1日破曉,也就是在”白色方案”的第一號指令中規定的拂曉4點45分,德國軍隊大舉越過波蘭國境,分北、南、西三路進逼華沙。天空中,德國的機群吼叫著飛向自己的目標:波蘭的部隊、軍火庫、橋梁、鐵路以及不設防的城市。幾分鍾之後,這些飛機就要使波蘭人不分軍民第一次嘗到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來自空中的突然死亡和毀滅的滋味。在此後六年間,歐亞兩洲千百萬男女老幼將經常處于這種之下。

這一天,在柏林是一個灰暗的、有些悶熱的早晨,盡管無線電和晨報號外相繼傳來重要的新聞,但街上的老百姓卻對此非常冷淡。人們不禁想起,這種灰溜溜的冷漠情景,同1914年德國投入戰爭時的情景,形成了多麼鮮明的對照!那時候是一片狂熱。麇集街頭的人群表現出如醉如狂的熱情,向出征的軍隊投擲鮮花,向德皇兼最高統帥威廉二世瘋狂地歡呼。

這一次,人們對軍隊和納粹統帥都沒有這樣的表示。上午將近10點鍾的時候,希特勒從總理府驅車駛過冷清清的街道前往國會,去向全國人民報告他剛剛毫無人性地挑起的重大事件。當這位獨裁者開始解釋為什麼德國在這一天早上突然投入戰爭的時候,就連那些由希特勒一手指派、大部分屬于黨棍的傀儡議員的反應也都不太熱烈。他以往經常在這個華麗的克羅爾歌劇院大廳內,就比較次要的問題發表演說時,所得到的掌聲也比這一次熱烈得多。

過去,他在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時候,已經不知說了多少謊話,在這個曆史的嚴重關頭,他又用混淆視聽的謊言來愚弄幼稚的德國人民和為他那荒唐的行為辯護。”諸位知道”,他說,”我曾一再作出努力,爭取在奧地利問題以及隨後的蘇台德地區、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等問題上通過和平途徑澄清事態,並取得諒解;但是,一切都歸于徒勞。”在我同波蘭政治家們的會談中”,德國的”誠懇建議”,又”遭到了拒絕”,”整整兩天,我和我的政府在等待著,看看波蘭政府是否方便,能夠派遣一位全權代表前來,”但是,”我再也看不到波蘭政府有任何誠意同我們進行認真的談判”。”昨天夜間,波蘭正規軍已經向我們的領土發起第一次進攻。我們已于清晨5點45分起開始還擊。從現在起,我們將以炸彈回敬炸彈。“

希特勒不僅肆意欺騙德國人民,而且還對那些親眼看到是誰首先在波蘭邊境上發動進攻的德國士兵,灌輸了一頓編造的謊言。他在9月1日一份冠冕堂皇的告德國軍隊書中說,”為了制止波蘭侵犯邊境的瘋狂行為,我別無他策,此後只有以武力對付武力。”

在發動侵略戰爭那天,希特勒只有一次在國會說了實話。”我要求于德國人民的,只不過是我自己四年來准備做的”,他說,”從現在起,我只是德意志帝國的第一名軍人。我又穿上了這身對我來說最為神聖、最為寶貴的軍服。在取得最後勝利以前,我決不脫下這身軍服,要不然就以身殉國。”從最後下場來看,這一次希特勒算是言中了,一旦戰敗,他是不敢正視也不敢承擔戰敗的責任的。希特勒還說,如果他遭遇不測,戈林將成為他的繼承人。他又指定赫斯為繼戈林之後的第二個繼承人。萬一赫斯遭遇不幸,希特勒建議,”就依據法律召開參議院會議,由參議員中推選一位最相稱的,也就是說,最勇敢的繼承人。”

希特勒一回到總理府,另一種更惡劣的情緒就代替了他在國會中的比較克制態度。那位老跟在戈林屁股後面到處奔走的達勒魯斯,發現希特勒處于一種”異常神經質而又十分激動”的狀態中。納粹元首對這位瑞典客人說,他要打垮波蘭,並且要把它全部吞並掉。談到英國,他揮舞著拳頭吼道,”如果英國准備打一年,我就打一年;如果英國想打兩年,我就打兩年……如果有必要,我願意打它十年!”說著他舉起一個拳頭向下一揮,幾乎碰著了地板。

盡管這樣歇斯底里地大叫大嚷了一陣,希特勒還是不相信他非跟大不列顛兵戎相見不可。這時中午已經過了,德國的裝甲部隊已經深入波蘭境內好幾英里,正在迅速向前推進,大多數波蘭城市,包括華沙在內,都遭到了轟炸,平民死傷數目相當可觀。但是倫敦和巴黎卻沒有任何消息表示英國和法國急于要履行它們對波蘭的保證。

希特勒在國會演說之後,並沒有召見漢德遜,這位好說話的大使向倫敦傳達了戈林關于波蘭人首先發動進攻的謊言之後,有點感到灰心,但還沒有完全灰心。上午10點50分,他又給哈利法克斯打了一個電話,建議波蘭斯密格萊-利茲元帥,宣布他願意立即前來德國,作為軍人也作為全權代表,同戈林元帥就全部問題進行商討。他認為這是拯救和平的唯一可能的辦法。

在德國對波蘭發動進攻的這一天,達勒魯斯甚至比漢德遜還要積極活躍。上午8點,他去見了戈林,戈林對他說,”戰爭已經爆發了,起因是波蘭人進攻了格萊維茨的電台,並且炸毀了德卻奧附近的一座橋。”這個瑞典人立刻把這個消息用電話通知了倫敦外交部。

中午12點半鍾,達勒魯斯又給倫敦外交部掛了一個長途電話,這次他找著了常務次官賈德干。他又一次譴責波蘭人炸毀德卻奧橋,從而破壞了和平,並且提議讓他和福比斯參贊再坐飛機去一趟倫敦。但是賈德干對這位瑞典人已經有些膩煩了,因為他所力圖避免的戰爭現在已經爆發了。賈德干對這個瑞典人說,”現在什麼行動也都無濟于事了。”然而達勒魯斯堅持要賈德干把他的要求直接轉達給內閣,並且傲慢地告訴賈德干說,一小時以後他還要來電話。後來,經過請示,賈德干對他作了如下的答複:“當德軍還在侵略波蘭的時候,任何調停的想法都是談不到的。現在要避免一次世界大戰,唯一的途徑就是停止敵對行動;德國軍隊立即撤出波蘭領土。”

下午7點15分,英國駐柏林大使館給德國外交部打了個電話,說”有緊急公事”,要求里賓特洛甫”盡快”接見漢德遜和考侖德雷。幾分鍾以後,法國大使館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里賓特洛甫拒絕同時會見兩位大使,他于晚上9點鍾接見了漢德遜,過了一小時接見了考侖德雷。英國大使和法國大使分別遞交了兩國政府內容相同的照會。照會說,除非德國政府准備向英法政府提出令人滿意的保證,即德國政府停止對波蘭的一切侵略行動,並准備立即從波蘭領土上撤出其軍隊,英國和法國政府將毫不猶豫地履行自己對波蘭所承擔的義務。

9月1日夜晚,當德國軍隊繼續深入波蘭國境、德國空軍在不停地進行轟炸的時候,希特勒從英法兩國的照會中認識到了,如果不立即停止進攻並撤出軍隊,他就把一場世界大戰引火燒身了。這時他的盟友墨索里尼已經被戰爭的來臨嚇壞了,生怕英法具有壓倒優勢的海陸空軍會襲擊意大利,所以就拼命設法安排一次慕尼黑會議。

9月1日一清早,這位愁腸百結的意大利法西斯領袖,親自打電話給柏林的阿托利科大使,”催促他去懇求希特勒給他一個電報,解除他在同盟條約中的義務。”那位納粹元首很快地甚至可以說是欣然地應允了他的請求。中午12點45分,希特勒在國會發表演說之後,他靈機一動,又給墨索里尼發了個電報。他說,他原來准備”通過談判”解決波蘭問題的,”我整整等了兩天,波蘭談判代表還是沒有到來”,”昨天一夜之間又發生了14起犯境事件”,因而不願讓墨索里尼”去冒險充當調停人”,他”現在決定以武力回答武力”了。末了,他再一次向這位臨陣脫逃的伙伴表示感激。

但是在齊亞諾的慫恿下,墨索里尼最後還是咬了咬牙,決心去冒險充當調停人。前一天中午剛過,齊亞諾就已經向駐羅馬的英、法兩國大使提出,如果他們的政府同意,墨索里尼願意邀請德國在9月5日來舉行一次會談,以便”審查已經成為當前紛爭根源的凡爾賽和約的一些條款”。

人們可能認為,德國瘋狂進攻波蘭的消息一定會使墨索里尼的建議成為多余。但使意大利人感到意外的是,法國外交部長、綏靖專家喬治-龐納竟在9月1日上午11點45分給法國駐羅馬大使弗朗索瓦-龐賽打了一個電話,要他通知齊亞諾,法國政府歡迎這樣一個會議,但非與會國的問題不得在會上討論,而且該會不能只限于探求”當前有限問題的局部的臨時解決辦法”。龐納提出的會談條件中沒有談到德軍的撤退,甚至連停止繼續前進也沒有提及。然而,英國人卻堅持這個條件,並且最後總算拖著那個四分五裂的法國內閣和他們一道走,在9月1日晚上能夠向柏林遞交兩份內容相同的警告照會,其中宣布,德國如果不從波蘭撤軍,英、法就要出兵。由于這兩份照會當晚就公布了,所以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墨索里尼當時已是慌不擇路,任何一根稻草都要抓住,第二天早上仍然向希特勒再次提出呼籲,就好象根本沒有把英、法的警告當真。

意大利法西斯領袖,在9月2日寫給納粹元首的照會中,提出的和談條件是:第一,雙方軍隊留在目前原地停火;第二,兩三天內舉行談判;第三,解決德波爭端。照會說,”但澤已為德國所有,並且德國還取得了可靠保證來實現其大部分要求。此外,德國已經得到了-道義上的滿足。如果它接受建議舉行會談,就有可能達到它的全部目的,同時又避免了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甚至在目前看來就已經有可能發展成為全面和長期的戰爭。”

經過請示,里賓特洛甫對意大利大使說,雖然”德國必然要拒絕英法的聲明,但是元首正在研究意大利領袖的建議,如果羅馬證實英法聲明並非最後通牒,元首將在一兩天內給予答複“。與此同時,羅馬的”和談”活動也在加緊進行。9月2日下午2點,齊亞諾接見了英法兩國大使,並且當著他們的面用電話把阿托利科大使同德國外交部長的談話,告訴了哈利法克斯和龐納。龐納滿腔熱情,一如既往。他熱烈地向齊亞諾道謝,感謝他為和平所作的努力。哈利法克斯卻比較冷淡,他證實英國照會不是最後通牒。不過,他接著又說,他個人認為,除非德國撤出波蘭,英國不可能接受墨索里尼關于會談的建議。而在這個問題上,這一次龐納又一聲不吭。哈利法克斯答應齊亞諾,把英國內閣對這個問題的決定用電話通知他。

晚上7點剛敲過不久,英國內閣的決定傳來了。英國接受意大利首相的建議,但是條件是,希特勒必須把他的軍隊撤回德國境內。意大利外交大臣知道,希特勒決不會接受這個條件,因此正如他在日記里寫的那樣,”現在已經完全沒有辦法可想了”。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點點希望,現在已經煙消云散了。

1939年9月3日,星期天,陽光燦爛,空氣中飄著馥郁的芳香,這是夏秋之交柏林少有的好天氣。天剛一亮,英國大使館就收到了哈利法克斯勳爵發給漢德遜的一份電報,指示他設法同德國外交部長在上午9點舉行一次會晤,把一份英國政府的照會遞給他。

張伯倫政府在這條路上已經走到盡頭了。它在大約32小時以前照會希特勒,如果德國不從波蘭撤軍,英國就將宣戰。可是一直沒有答複,于是英國政府決心履行它的諾言。正如法國駐倫敦大使查理-考平在頭一天下午2點30分給那位躊躇不定的龐納的報告中所說的,前一天英國政府就擔心希特勒可能故意遲遲不作答複,以便盡量攫取波蘭領土,等到把但澤、走廊等地穩穩地抓在自己手里以後,他就可以提出一個所謂”寬宏大量”的和平方案來。為了不上這個圈套,哈利法克斯要法國人考慮,如果德國政府不在幾小時之內對9月1日英法兩國的聲明作出令人滿意的答複,這兩個西方國家就對德國宣戰。英國內閣在9月2日下午作出了明確的決定後,哈利法克斯就具體建議,在當天半夜由兩國一同向柏林提出一個限于9月3日上午6點以前答複的最後通牒。但是龐納不同意采取這樣性急的步驟。

事實上,四分五裂的法國內閣在上星期經過了重重難關,才勉強決定首先要履行法國對波蘭所承擔的義務。但是,在9月2日,當英國人催促法國人同意在半夜就向希特勒提出最後通牒的時候,甘末林將軍和法國總參謀部卻躊躇起來了。他們認為,如果德國人在西線立刻發動進攻的話,不得不孤軍作戰的將是法國。沒有一個英國兵會來支援他們。總參謀部堅持要求再等48小時提出最後通牒,為的是”順利地進行動員”。

下午6點,哈利法克斯打電話給英國駐巴黎大使埃立克-菲普斯,並對他說,”英國政府不能再等48小時。法國的態度使英王陛下政府深感為難。”兩小時以後,英國政府的處境之難已經到了難以支撐的地步,張伯倫在下院站起來講話的時候,大多數議員,不論屬于哪個黨派,對英國方面遲遲不履行它的義務都已經感到極不耐煩。等到聽了張伯倫的發言之後,他們幾乎快按捺不住自己了。張伯倫告訴議會,英國政府還沒有收到柏林的答複。除非德國給予答複,並且保證從波蘭撤退,否則英國”必將采取行動”。如果德國人果真同意撤退,那麼,英國政府”就願意認為局勢依舊同德軍越境進入波蘭以前一樣”。目前英國政府正在同法國就兩國對德最後通牒的時限問題進行聯系。

在波蘭戰事已經進行了39小時之後,下院再也不能接受這種拖延策略了。議員們紛紛要求政府采取行動。工黨臨時議會領袖阿瑟-格林伍德站起來憤慨地說,”在這樣的時刻,英國和英國所擁有的一切以及全人類的文明都遭到了威脅,我不知道我們打算猶豫到什麼時候,我們應當和法國人並肩前進。”

問題就在這里。當時,事實證明要推動法國前進是很困難的。下院怒氣沖天,使張伯倫如坐針氈,他不得不打斷激烈的爭論為自己辯護說,要通過電話同巴黎磋商,使”看法與行動取得一致是需要時間的”。他接著說,”如果下院竟有人認為我所提出的聲明流露出對本政府或法國政府有絲毫的動搖,我就不免感到震驚”。他說,據他所知,法國政府”這時正在開會”,”幾小時以後”將可得到他們的消息。他向激憤的議員們保證,明天他只有一種答複給下院,讓大家相信他說的”完全是實話”。張伯倫非常了解,英國人民很不滿意他,在這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頭,他的政府很有可能被推翻。

張伯倫從下院出來,馬上就給達拉第打了個電話。他提出一個折衷方案,最後通牒于明日上午8點發出,限中午12點以前答複。達拉第回答說,除非英國轟炸機群准備立刻出動,否則法國認為,最好把對德軍的進攻推遲幾個小時。

過了不到一小時,哈利法克斯在夜晚10點30分也給龐納打了一個電話。他極力敦促法國政府接受英國的折衷方案,即于9月3日上午8時向柏林提出最後通牒,最後期限為中午12點。法國外交部長不僅不同意,而且還對哈利法克斯提出抗議說,英國方面堅持這樣迫不及待地行事會給人造成”一種十分糟糕的印象”。他要求倫敦再等一等,至少在中午以前不要向希特勒提出最後通牒。

下院將在9月3日(星期日)中午開會,從星期六晚上那次會議的情緒看來,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都明白,如果這個政府想存在下去,他們就必須給予議會所要求的回答。第二天凌晨兩點,法國駐倫敦大使考平警告龐納,張伯倫內閣如果不能給議會以確切的答複,就有被推翻的危險。于是,哈利法克斯在電話中最後告訴龐納,英國打算”單獨行動”。隨後,英國外交大臣于凌晨4點左右電示漢德遜大使,叫他將英國的最後通牒在9月3日上午9點遞交給德國政府。這份通牒提到英國政府曾在9月1日的照會中宣布,如果德國軍隊不立刻撤退,英國就要履行它對波蘭承擔的義務。這份通牒接著指出,”在今天9月3日英國夏季時間上午11點以前,如果德國政府不對上述問題作出令人滿意的保證,並送到倫敦英王陛下政府,則從該時起,兩國即處于戰爭狀態。”

正在開會的納粹頭目們,獲悉英國的通牒後,個個驚恐不安。希特勒坐著一動不動,瞪起兩只眼睛望著天花板。戈林說,”如果我們在這場戰爭中打敗了,那就只能靠上帝發慈悲了!“戈培爾垂頭喪氣地獨自站在一個角落里發愣。會議室里的每一個人都是憂心忡忡的樣子。

繼英國之後,經過反複討論,法國政府也于9月3日上午10點20分,向納粹政府遞交了與英國內容大致相似的最後通牒。從此,希特勒想用外交手腕,使英、法置身戰爭之外的企圖,宣告徹底失敗。當天下午,這位獨裁者就發布了”第二號絕密作戰指令”,並命令德國全部工業轉入”戰時經濟軌道”。

3日中午12點6分,張伯倫,這個曾經冒著喪失政治生命的危險,在戈德斯堡和慕尼黑對希特勒一味綏靖姑息的政治家,向下院發表了沉痛的演說,宣布英國現在已同德國處于戰爭狀態。他說,”今天是我們大家最感到痛心的日子,但是沒有一個人會比我更為痛心。在我擔任公職的一生中,我所信仰的一切,我所為之工作的一切,都已毀于一旦。現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鞠躬盡瘁,使我們必須付出重大代價的事業取得勝利……我相信,我會活著看到希特勒主義歸于毀滅和歐洲重新獲得解放的一天。”但是張伯倫命中注定不能看到這一天,1940年11月9日,他懷著絕望的心情與世長辭了。

9月3日,英法根據法波盟約和英波互助條約,在人民的壓力之下,被迫匆忙對德宣戰。從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大戰開始時,雙方力量對比大大有利于英法方面。從兵力上看,當時波蘭有40個步兵師和12個騎兵師;法國有相當于110個師的兵力。而當時德國只動員了98個師。在經濟實力方面,英法有廣大殖民地,多數戰爭資源都不缺乏,而德國則缺乏鐵砂、橡膠、石油等戰略物資。但是由于英法沒有做好戰爭准備,而且不想真正打,行動磨磨蹭蹭,到波蘭戰爭結束三個星期後,英國才派了四個師在法國登陸;法國軍隊的出動,事實上也只是一種示威的性質,完全是防禦性的。在背地里,英法仍然通過政府出面”調停”,幻想停戰。用張伯倫的話來說,當時的戰爭叫做”晦暗不明的戰爭”。所謂”晦暗不明”,實際上是”戰”與”和”還在兩可之間。由于英法領導上處于這樣一種精神狀態,因此戰爭初期一直陷于被動挨打的局面。

戰爭爆發之初,德國估計波蘭可以抵擋數周之久,法國估計波蘭可以支持到1940年春,波蘭軍事當局更是盲目自信。不料,德軍突如其來的攻勢,裝甲部隊與空軍配合的”閃電戰”,使波蘭猝不及防,空軍來不及起飛,在48小時之內500多架飛機幾乎全部被摧毀。德軍很快占領了波蘭的主要工業區,把波軍分割並就地包圍。到9月17日,波蘭軍隊崩潰之勢已成定局。

在希特勒的”閃電戰”中,海因茲-古德里安將軍的坦克部隊初次顯露頭角。整師整師的坦克橫沖直撞,在飛機的掩護下,一天推進三四十英里;能夠迅速開炮的摩托化重炮,甚至在坎坷不平的波蘭道路上也能以每小時40英里的速度滾滾挺進。150萬乘坐機動車輛的法西斯軍隊,通過錯綜複雜的無線電、電話和電報網所組成的電訊系統,統一指揮,行動協調,構成了人世間前所未見的機械化大屠殺。

波蘭首都華沙的居民,在反動政府逃亡之後,自動奮起保衛首都,英勇堅持戰斗。德國法西斯進行殘暴的轟炸和炮擊,于9月27日攻陷這座孤立無援的城市。納粹軍隊對華沙人民,特別是人,進行了慘絕人性的大屠殺,犯下了滔天罪行。

希特勒軍隊在波蘭的迅速推進,使西方國家大為震驚,也使蘇聯政府大為震驚。為了防止德軍占領全部波蘭,9月17日,蘇聯政府命令蘇聯越過西部國境,進入波蘭的東部地區、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這一地區在蘇維埃國家建國初期被德帝國主義割去,後歸波蘭統治。9月下旬,蘇聯紅軍重新取得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9月29日,蘇德兩國締約劃定了兩國占領地區的邊界線。此後,蘇聯就沿著自己的西部邊界建立了”東方戰線”。

波蘭被占領後,波蘭政府流亡到英國,人民繼續進行游擊戰爭,反擊侵略者。1942年波蘭工人黨成立,在蘇聯境內組成波蘭軍團,進一步加強了反法西斯斗爭。

然而,面對著希特勒對波蘭的蹂躪和大屠殺,作為波蘭的盟邦英法兩個大國,除了空喊口號外,卻沒有采取什麼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