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不一樣的曆史(十一)

無錫城外,成千上萬的居民放下了手上的工作,來到了郊外新建的“車站”,將這里圍了個水泄不通。

太陽升到天頂中央的時候,一名中年人脫掉了身上的禮服。

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那個中年人的身上。

來到鋪設在地面上的鐵軌旁的時候,中年人從旁邊隨從的手上接過了一只巨大的鐵榔頭。

隨著榔頭砸下,將鐵軌旁突出的鉚釘打進下面木制軌枕里面。

明曆四百四十九年(公元1817年)帝國第一條,也是世界上第一條,從無錫出發,經蘇州,最終到達松江黃埔港的鐵路正式竣工了。

鞭炮炸響了。

橫躺在地面上的兩幅巨大的標語也豎了起來。

在鞭炮聲中,一台冒著黑色煙塵與白色水霧,有著圓柱形腦袋的“大家伙”沿著地面上的兩條軌道緩緩駛了出來。

這一刻,圍觀的群眾都瞪大了眼睛。

巨大的車頭左側,一名熱淚盈眶的中年人正在朝四周的群眾揮手,看得出來,他非常激動,比在場的所有人都要激動。

他就是帝國偉大的發明家,工程師:查維壅。

曆史記住的不是他在工程方面的偉大成就,而是他對人類,特別是工業發展做出的偉大貢獻。

因為,他發明,並且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

從此,人類告別了人力、畜力、風力與水力的時代,首次獲得了一種強大的,並且可以為人類所利用的強大力量。

當然,從嚴格的意義上講,查維壅只是將這種力量投入到了實際的生產活動中。

真正發現,並且掌握這種力量的人並不是他,而是遠在世界另外一端的,出生在大不列顛王國(英國)格拉斯哥的,一個叫詹姆斯•瓦特的發明家。

時間倒推八十一年。

明曆三百六十八年(公元1736年),當瓦特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誰也不知道他將成為改變人類曆史進程的偉大發明家。

直到三十八年之後,也就美國獨立戰爭勝利的前一年,瓦特都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也就在這一年,瓦特成為了世界名人,因為當年四月,大不列顛王國政府正式授予瓦特制造蒸汽機的發明專利證書。

從此“蒸汽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志。

實際上,瓦特並不是第一個研制蒸汽機的發明家,但不可否認的,歐洲人在開發新能源,新動力方面比大明帝國更加積極。

早在公元前,古希臘人就制造出了第一台利用蒸汽噴射反作用的發動機。公元1690年,法蘭西人巴比制造出了第一台活塞式蒸汽機,只是沒能投入實用。八年後,既公元1698年,大不列顛的一位工程師發明了實用的無活塞蒸汽機,並且在礦山中大量使用。

從此可見,歐洲非常熱衷開發新動力,探索新能源。

歸根結底,這仍然是大明帝國對全世界商業市場的高度壟斷造成的直接後果。

在蒸汽機出現之前,大明帝國的工廠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生產,為機器提供動力的主要是水力。因此,大明帝國水利資源最為豐富的江南,湖廣(現湖北),廣東,四川等南方地區的工業最為發達。


雖然歐洲並不缺乏水力資源,但是歐洲大部分國家都相對弱小,缺乏足夠的勞動力。

畢竟,在水力為工業主要動力的時候,人力資源仍然是工業生產中最重要的資源,包括紡織,造船在內的眾多產業,都需要大量勞動力。

另外,河流季節性的旱澇災害也對工業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

大明帝國國土廣袤,即便某處地區受災,其他地區也不會受到影響。歐洲國家卻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其狹小的國土面積決定了,如果發生大規模的旱澇災害,其國內工業生產必然受到災難性的打擊。

綜合這些因素,尋求與獲取新能源,新動力是歐洲國家超越大明帝國的唯一途徑。

至少,這是歐洲國家在貿易與商業上趕超大明帝國,打破大明帝國商業與貿易壟斷的最好辦法。

正是如此,歐洲國家特別重視新技術的開發與利用。

相反,大明帝國的商人擁有豐富的資源,龐大的勞動力,廣大的市場,並且可以坐享其成的獲得超額利潤,對新技術,新設備的研制自然缺乏足夠的動力。

歐洲人瓦特發明蒸汽機既是一個偶然現象,也是必然結果。

從偶然上看,很多人都在研制蒸汽機,結果只有瓦特的發明具有實用價值。

從必然上看,隨著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隨著科學探索逐步擴大,即便瓦特沒有發明蒸汽機,也會有其他的發明家來完成他的工作。

蒸汽機並不是一個孤立存在的事物。

要想制造出合格的,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需要大量的基礎投入。

比如,高精度水力鏜床就是蒸汽機的基礎制造設備。當年法國人沒能制造出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就是在制造技術上不過關,准確的說,是無法制造出足夠好的汽缸。另外,大型鑄造設備,以及先進的冶金技術都是必要的。

同樣的,要想將蒸汽機投入實際生產,還需要相關的傳動設備,即把蒸汽機的往複運動轉化為其他各種運動形式,從而代替水力與人力,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動力。

大明帝國並不會故步自封,也絕不會驕傲自大。

隨著蒸汽機出現,帝國的科學家與工程師也加快了在新動力,新能源方面的研究速度,並且開始考慮蒸汽機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

首先,蒸汽機可以替代水車,為紡車,機床等工業生產設備提供動力。

僅此一項,就足以改變人類前進的步伐了。

蒸汽機不受氣候影響,不受地理條件影響,而且能夠長期運轉。毫無疑問,蒸汽動力是比水力、風力、畜力更加理想的工業動力。

正是如此,蒸汽機的出現,成為了“工業革命”的標志。

在這場工業生產技術的“革命”中,大明帝國緊起直追,並沒有被歐洲國家甩在身後,而是憑借其強大的國力,豐富的資源,以及充足的資本,在短短十年之內,超越了所有的歐洲國家,包括誕生第一台蒸汽機的英國。

明曆四百零九年(公元1777年),松江機械廠制造出了帝國第一台蒸汽機。

到明曆四百一十六年(公元1784年),短短七年間,帝國江南地區已經有二十八家以蒸汽機為動力的紡織工廠。另外,帝國的資本家首先將蒸汽機應用到了紡織業以外的產業中,比如冶煉,鑄造。

到明曆四百三十二年(公元1800年)時,帝國基本上完成了工業革命。

也就是說,僅僅花了二十三年,帝國就初步完成了工業革命,蒸汽動力成為了工業生產中的主要動力。


同期,歐洲的工業革命才剛剛起步!

大明帝國並沒有停止前進,新到來的“大工業時代”也不會讓帝國停下前進的腳步。

隨著蒸汽動力的大規模應用,相關行業,特別是運輸業成為了工業革命中下一個發生劇變的產業。

實際上,運輸業一直是帝國工業生產的瓶頸。

工業革命的二十三年間,帝國國內物資運輸總量激增四十五倍,遠遠超過了工業產值的增長速度。

比如,當時產自江西與湖南的鋼鐵需要運送到江南地區的鋼鐵廠,而鋼鐵廠生產出來的鋼鐵需要運送到造船廠,機械廠等等制造工廠,而制造廠生產出來的產品還需要輸送到帝國的各個城市,乃至世界各地。

以往,水運起到了關鍵作用。

問題是,內河水運的總運量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提高運輸能力,大量生產原料與工業成品都無法及時的銷售出去。同樣的,如果不能改變以內河航運為主的運輸方式,就無法擺脫將工廠建立在水網密布的南方地區的問題。

新的,更高效的,運能更強的運輸方式成為了當務之急。

這時候,蒸汽機成為了唯一的解決方法。

當然,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歐洲人。

公元1810年,英國工程師斯蒂文森提出了“軌道運輸”的概念,即開發一種以蒸汽機為動力,在特制軌道上運行的車輛,從而大幅度的提高陸路運輸的效率與運能,改變以水路為主的運輸方式。

當這個想法傳到大明帝國的時候,立即引起了一個人的“共鳴”。

他就是查維壅。

經過三年的努力,查維壅制造出了第一台試驗型蒸汽機車。隨後,他又花了一年的時間論證修建鐵路的方案。

明曆四百四十六年(公元1814年),查維壅帶著他的設計方案前往帝國京城。

三個月後,帝國內閣政府采納了查維壅建造鐵路的方案,並且由中央政府撥款一百萬,江蘇地方政府撥款五十萬,民間籌集五十萬金元,總共投資二百萬金元,修建從松江(當時松江還沒有成為直轄市,屬于江蘇省)到無錫的貨運鐵路。

當然,比起幾百年後四通八達的鐵路來說,這條鐵路根本算不了什麼。

其最大設計運行速度僅僅每小時五十里(約合每小時二十五公里),正常運行速度只有每小時十八里,也就是說,不比人步行的速度快多少!

可是,這卻是劃時代的進步。

經過三年的勘察與施工建設,到明曆四百四十九年(公元1817年),松錫鐵路正式通車。

當時,很多人都抱著懷疑的目光看待這個新生事物,甚至有很多人相信,這只是帝國政府搞的一個“面子工程”,會像以往修建的那些皇陵一樣,逐漸被人們淡忘。

可是誰又能夠想到,在未來的一百多年內,鐵路將取代公路,成為陸上主要運輸方式?

從此,人類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曆史以不可阻擋的滾滾之勢將人類文明帶上了一個時代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