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法由心生

〔今天第二卷完,明天上傳第三卷苗域桃源,大家看得開心,別忘了點擊推薦加收藏啊。〕 然後這件事便暫時放在腦後,第二天我開始上班,這次又被社長和部主任臭訓了一頓,罵得我頭上冒火,臉上還得賠著笑,沒辦法,這事是自己的不對,誰讓自己無顧曠工不歸,耽誤工作呢!唉!做人真難哪!難怪孫威手里才有了這兩個糟錢,就老惦記著辭職,也許辭職真是個好辦法。 挨完罵把帶回來的禮品分給部里的同事們,同事們挺開心,我一高興,中午又請大家撮了一頓,大家喝的都有點高,一商量,幾個不喝酒的女同事去單位上班,余下的就翹班去K歌,大家又是喝酒又唱歌,唱餓了又出去吃……總之,鬧完已是晚上十點多了。累得我回家就倒在床上起不來,敢情跟活人一起發瘋,比跟鬼怪拼命還折磨人呢。 好在第二天趕個周末,我睡到快中午了才起床。洗漱完畢,開電腦,習慣性地看郵箱,一看嚇一跳,郵箱里的新郵件有四十多封,差點把郵箱撐爆了。看看發件人,是我求教的那些專家朋友,急忙坐下來一封封查看。 由于郵件內容太多,而且這些信件有很多的專業名詞術語,我自己也就看懂了個七八成。不過這七八成,也足夠我對燕山靈脈下的太極圖做出比較完全的推測了——請注意,我是在專家們的考證分析之上做出的推論,只能算是對自己的疑惑有個比較合理的解釋,但不一定是事實,而且里面BUG頗多,卻也不是我能夠憑空猜測就整明白的了。 考古學家陳惟,他回我的郵件里面說,從短劍和牌子的造型紋飾上看,初步認定是南北朝時期的文物,由風格判斷是北朝鮮卑族常用的,而且一些細微的特征顯示,是鮮卑皇室貴族的家紋,但具體時間還要用同位素檢測才能知道。(中間省略幾萬讓人越看越暈的考古術語和文字)而且他強烈要求我告訴他位置,他要親自組隊去考察。我可沒敢告訴他那地方已經讓我炸了,組隊考察是不可能了,組隊練級還可以考慮) 曆史學家劉靜棠則告訴我,燕山在五胡亂華時代,曾經在北朝十六國中多個國家統治之下,最後一任統治者是北燕,沒多久北燕被魏太武帝所滅,直到魏統一了北方,史稱北魏。我國有一位最著名的女英雄花木蘭,據考證就是北魏時人,她替父從軍十二年,在北方大地上縱橫征戰,從黃河岸邊打到燕然山,也就是如今蒙古共和國的杭愛山。(中間仍然省略幾萬讓人看了會昏迷噴血而死的考證資料) 不過,劉靜棠提到花木蘭,卻讓我精神一振,白馬墳村不是號稱當年花木蘭葬馬的地方嗎?好象對上點號了呢。 中國著名的文字專家杜青研先生認為,我發過去的那些拓片,確實是文字而不是花紋,但卻屬于中國古代一個少數民族的文字,根據他的判斷,應該是屬于鮮卑族自創的文字,由于這種文字在隋唐之後已經失傳,因此上面寫的什麼,他也不認識,所以愛莫能助了。鮮卑族,大家不陌生吧?金庸的《天龍八部》里,慕容複就是鮮卑慕容氏後人,該書雖然有提到鮮卑文字,但實際上,這種文字在北宋之前就已經失傳了。 其他的幾位曆史和考古學家的見解雖然有小的差異,但大體上卻相類似。看了他們的郵件,我是一會胡塗一會兒明白,總覺得還有很多地方不能合理解釋,于是分別打過電話,請專家們一同上網探討。 我們在網上一個語音聊天網站建了房間,大家進去後再把房間鎖死,然後各抒已見。 我先詳述了燕山之行的經曆,包括自己看到的地脈風水以發現的烏木白骨、萬骨窟,以及人蠆囊的外觀(可惜存有照片的孫威手機已因為掉進樹井時浸水毀了)和祭台的形狀等,一點沒落地告訴了專家們。 然後幾位專家各抒已見,氣氛很是熱烈,有兩三次說著說著還因為意見不合大家吵起來了,好在他們都比較專業,很快達成基本一致的認識,把結論告訴我。不過,專家們說,由于他們看到的都是圖片,聽到的也只是我的描述,本著嚴謹的科學態度,這個結論並不是定論,只是依據目前已知的曆史,結合有關情況,暫時得到的一個解釋。 換言之,他們告訴我的,基本上是大家“連蒙帶猜”的結果,並不一定就是對的。我又在這個論點的基礎之上,把自己的有關看法揉了進去,因此,暫時得出下面的推論——或者說是臆測更恰當些。雖然很多的細節並不清楚,而且還有很多的漏洞無法自圓其說,但這卻是目前我惟一能對自己有個交待的解釋—— 燕山,在一千五六百年前的五胡亂華時期,曾經處于北燕的統治之下。北燕,史稱由鮮卑部漢人馮跋在後燕基礎之上建于公元409年,于公元436年,被北魏太武帝滅國。當時的中國,由于連年戰亂,佛玄兩教都有空前的發展,而且佛道之間的斗爭也非常激烈,以致後來有不同的統治者下令排佛崇道、滅道推佛甚至禁斷佛道…… 當時的南北兩朝從皇帝高官到民間百姓,多數都信佛信道(但無神論者也有,最著名的是齊梁時的范縝,其所著《神滅論》使我國唯物主義哲學前進了一大步),北燕的皇室便是堅定的道教信仰者。當時在北魏的強大攻勢之下,北燕皇帝見滅國已勢不可免,但又不甘心就此亡國,于是請國中高人,在燕山深處覓得那塊凶險地,並利用天然的太極格局,布下煞陣以養血脈,以備關鍵時刻引其血凶氣,動搖北魏的國本,挽回敗勢以保國。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北燕還是被魏滅亡國,但這個煞局卻留了下來。 若干年後,北魏與柔然暴發了戰爭(柔然,北方一個非常強悍的游牧民族,北朝往往泛稱為匈奴、凶奴、鬼方、獫狁、北虜、北狄,最盛時勢力遍及大漠南北,北達貝加爾湖,南抵陰山北麓,東北到大興安嶺,西邊遠及准噶爾盆地和伊黎河流域,曾進入塔里木盆地,使天山南路諸國臣服,此不詳述)。 當時北魏戰場緊急,向全國征兵。一個傳奇女子披上戰袍,替父親走上戰場。她就是中國曆史上最燦爛最奪目的女人之一——花木蘭。經過連年浴血苦戰,花木蘭在又一次率軍北征中,在燕山那個煞局附近與敵人展開撕殺,金戈鐵馬,血染征袍,戰場上的肅殺、悲壯和凶厲與地血脈凶煞陣呼應,激起它的異變,于是,兩軍中的大部分將士在一瞬間被奪去生命,並從此鎮入地脈,這又引發人皮蠆囊中小紅蟲們的孵化。 當時花木蘭的軍中也有玄門高人,看出此局的危險,于是利用現成的材料,匆匆布下烏木白骨陣,然後設法進入地脈太極中,倉促地封了人皮蠆囊,又布陣改局,暫時壓下了諸脈異變,維持脈局不破。 北魏沒多久分裂滅亡,此後又是不斷的朝代更迭,風云變幻、戰旗飄揚……數不盡的千年歲月一去不返,卻沒有一個朝代可以永保基業。可見風水之術上承天意,妄圖逆天而行,終是不能。 那瑰麗多彩的曆史,悲壯豪邁的戰場,為國盡忠的熱血,美麗傲岸的女子,仁心俠膽的高士…… 想想就讓人心馳神往,只恨自己生在和平年代,注定要碌碌為無為的過這一生…… 我躺在床上想東想西,把自己弄得熱血激動夠嗆,手里把玩著孫威留在我這里的三粒寶石,多半夜了還沒睡著,朦朦朧朧間,依然看到一個背弓挽箭的古代少女,與一個身披輕盔,腰配短劍的英俊少年正相偎相依,眉眼間有著千種柔情也有著不盡的愁苦……突然一隊人馬沖上前來,將少年少女抓了起來,被送到一個神色猙獰的王者面前,雙方激烈的爭辯起來,這一男一女神氣傲然不懼,王者下令把兩人處死……再來就看到他們被灌了一種藥,然後拖下去剝皮,兩人臨死時對視的眸子依然是深情款款……轉眼間,兩張完整的人皮被剝了下來,露出一對血淋淋地肉球,肉球在地上不住的掙紮翻滾著,突然向我撲過來…… 我大叫一聲,“”地翻身坐起,出了一身的冷汗。枕上,三粒寶石映著晨曦,閃著幽幽的光,就象那深情互望的眼眸。 我心里生出不盡的憂懼和惘然,這怪夢如真如幻,感覺卻是那樣真實。是被屈死的鬼魂托夢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難道,這就是那一對人皮蠆囊的來曆麼? 定定神,天又已亮了。 (本章涉及一些南北朝時代的曆史,可能不夠嚴謹,實在由于北溟非專業曆史人才,水平有限,大家對其中的細節就不要太追究了吧^-^) 第二卷完。轉載請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