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鑲金獸首瑪瑙杯



“我們老祖宗真會玩!”

“這是有多少?”

“看看就算了,絕對不能拿出去,會被人搶的。”

“要是我發現了別人有這些東西,我也會搶!”

“好好收著不就好了?”

“對,發現了這些,不過是讓我們有了起步的資金,以後我們發了財,一定要把黃金補回來!”

“你們就不要胡思亂想了,現在拿出去了黃金,真的能夠補回來嗎?”

討論進行了好一會兒,眾人才沉默下來,現在不是古代了,做生意沒有那麼簡單!

此時的莫邪也震驚的看著這些金器,而其他人,也跟他的表現差不多。

興奮過後,他們全都盯著腳下的黃金,所以說,人真的會見錢眼開,特別是看到燈光下金光閃閃的金器,那種感覺,絕對會讓人心跳加速。

看圖片,跟看實物,絕對是不同的感覺,這一點莫邪感受最深。

“不要感歎了,小心的清理出一條路,里面還有更多!”莫邪提醒道。

經過莫邪一說,所有人全都下手了,不過,每拿起一件,他們都舍不得放下,當然,也包括莫邪。

莫邪拿起一件有銘文的金器,仔細的查看,想要看看這些金器的曆史沿革。

這些金器,形制精美,紋飾精湛細膩,總共有四五百件,從銘文看,它們絕大多數屬于張氏家族,少量屬于其他家族,顯然這些少數不是張家巧取豪奪而來,就是收購而來。

這批器皿多是日常生活用品,碗、盞、杯、碟、盤、瓶、盒、壺、釵、爐等。

其中一件金鳳頭形蓋執壺工藝考究,制作精美,構思奇特,其獨特的審美情趣,躍然于上。

這批金器上的銘記落款不少,可辨別的銘記有250多件,銘文為“張祖一郎”“張家造十分”“寺街陳家”等,制造工匠、商家、地點的名款。

這些銘文只出現在某種或某套器具上,表明當時分工很細,一個作坊只打造一種,或少數幾種金銀物品。

很多金銀器上標明了成色、重量,如“張家十分”“注子一付重叁拾壹兩”,可見當時人們對質量和技術充滿自信,私營作坊和個體工匠數量既多又很成熟。

“莫邪,你快看,這里是不是又有發現?”就在眾人清理這些金器的時候,張鳳國拉了拉莫邪問道。


莫邪當然知道里面還有不少東西,但是他真沒想到,張鳳國能夠利用手機程序,找出了一處地下窖藏。

這里存放的東西,很明顯是根據年代不同,分批存放的,門口的這些,明顯距離現代時間最近,而越是向里,年代越是久遠。

此時在手機上顯示的儲藏器物不少,最多的是密封的銅箱子,其中最顯眼的有兩個,其中一件是高65厘米、腹徑60厘米的巨形金甕,另一件是高30厘米、腹徑25厘米的大金罐。

這兩個大器之中貯藏了金器、玉器、寶石、金石飾物、金銀貨幣、金鋌、金餅和藥材等千余件。

看年代,這些東西的時間跨度很大,最古老的應該有上千年前的曆史,那個時候應該屬于唐代。

只是那批唐代金器物,就達265件,藥材超過八百份,這個時候,莫邪只能是佩服老張家的執著了,他們不止是存儲食物,藥材也絕對不會放過。

能夠看得出來的藥材,就包括了人參、鹿茸、何首烏、黃精、靈芝、茯苓,其他還有一些礦石,像是朱砂等等,看著像是煉丹之物。

這里面很多是莫邪認不出來,不過,這些藥材都是干品,保存的很好,這根那些大金罐密封的好有關,不過,莫邪關心的可不是這些藥材,而是里面一套火紅色的杯子。

那是一套精美的鑲金獸首瑪瑙杯,一套八件加上一件執壺,正好湊齊一套酒具。

這套瑪瑙杯高6.5厘米,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選用的材料是一整塊世間罕有的帶條紋狀的紅瑪瑙,瑪瑙兩側為深紅色,中間為淺紅色,里面是略呈紅潤的乳白色夾心,色彩層次分明,鮮豔欲滴,這本身就已是極為罕見的玉材。


⑻BОOk.сΟm
此杯為模仿獸角形狀,口沿外部有兩條凸起的弦紋,其余的裝飾重心均集中于獸首部位。

獸作牛首形,圓睜雙目,眼部刻劃得維妙維肖,炯炯有神,長長的雙角呈螺旋狀彎曲著伸向杯口兩側,雙耳碩大,高高豎起。

獸嘴作鑲金處理,同時也是作為此杯的塞子,雙唇閉合,兩鼻鼓起,就連唇邊的毛孔、胡髭也刻劃得細微精確,顯得十分生動。

這種角杯實際上源于一種被西方稱為“來通”的酒具,這種造型的酒具在中亞、西亞,特別是薩珊波斯(今伊朗)的工藝美術中是十分常見的。

因此,這件瑪瑙杯很可能是由唐代工匠,模仿西域傳來的器物所制作的,它是唐代與西域各國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證。

這批金器中,飲食器有碗、盤、碟、杯、壺、羽觴等130件,藥具有鍋、盒、鐺、瓿、石榴罐等49件。

其中盥洗器有罐、盆、水器等14件,日用品有燈頭、熏爐、熏球、鎖鑰等32件,裝飾物有釵、釧、鈴鐺等40件。

其中有紀年銘記的,最遲是安@縣開元十九年(731)庸調金餅,但根據唐代花紋及金銀器形制的編年,上限可早到7世紀中葉,下限可到8世紀中葉。

屬于7世紀中葉的金器,有蔓草龍鳳紋銀碗、雙獅紋蓮瓣銀碗、海獸紋云瓣銀碗、狩獵紋高足銀杯、人物八棱金杯、樂伎八棱金杯、掐絲團花金杯、雙獅紋單柄金鐺等多件。

這些器物的裝飾面,采用十二瓣劃分手法,且多s形或u形瓣;器底有焊接的裝飾圓片,尤其八棱形器物的出現,顯然受到薩珊銀器工藝的影響,反映了初唐金銀器的時代特征。

這批金器制造工藝複雜精細,切削、拋光、焊接、鉚、鍍等工藝已普遍使用。


焊接已有大焊小焊、掐絲焊,技巧純熟,焊縫不易發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盤、盒、碗等器物上,都有明顯的切削加工痕跡,起刀和落刀點顯著,刀口跳動亦曆曆可見。

小金盤的螺紋同心度很強,紋路細密,盒的子扣系錐面加工,子母扣接觸密閉,很少有物件軸心擺動情況,證明當日切削加工已趨成熟,這在中國機械工業史上,應是比較重要的發現。

許多金銀器上都用墨書標明每件器物的重量,反映了唐人管理金銀器的方法,也為測定唐代衡制提供了條件。

莫邪使用超級生物探測器測了一下,發現唐代每兩平均數值為42.798克,一大斤為684.768克,這應該是對唐大斤最精確的測定數據了。

“這些亂七八糟的都是什麼?”金器看的多了,也就平常了,所以現在張鳳林對一些奇怪的器皿,產生了興趣。

“應該是古代煉丹用的東西!”剛開始莫邪也許不認識,但是,只要他搜索一下,所有物品的來曆出處,有什麼用,都會一清二楚。

張鳳林好奇的東西,其實是一套完整的藥具和大量的藥物,其中的藥物在唐代屬名貴藥物,除了莫邪認識的那些,還有丹砂、紫石英、白石英、鍾乳石等貴重藥材,而這里面僅朱砂一項就有7種規格。

其他還有煉丹器石榴罐、煮藥器雙耳護手金鍋、單流折柄金鐺、單流金鍋及許多貯藥盒、飲藥用具,顯示了唐代藥物學的發展與成就,反映了唐代煉丹的盛行。

這很可能是迄今為止,唐代藥具和藥物最為系統、完整的一次發現。

此外,還有很多外國金幣,如東羅馬的希拉克略(610640)金幣、波斯的庫斯魯二世(590627)銀幣等,應是當時中外交通貿易繁盛的標志。

除了唐代的金銀幣,還有一些其他幣種,莫邪統計了一下,居然有39種之多,既有唐土流行的開元通寶,又有西域高昌國的高昌吉利、日本元明天皇鑄造的和同開爾,還有波斯的薩珊銀幣、東羅馬金幣等。

從這些金銀幣上,很容易看到張家收藏的時間跨度,因為這些金銀幣的時代跨度達千余年,涉及面東至日本海、西至地中海、幅員數千公里,這在錢幣史上肯定是第一次,算是錢幣收藏史上一次空前的大發現。

這里面比較顯眼的有鴛鴦蓮瓣紋金碗,赤金舞馬銜杯紋仿皮囊金壺,赤金鸚鵡紋提梁金罐和赤金走龍,其他金、銀、銅錢幣無數枚。

其中還有瑪瑙器九件,琉璃器一件,水晶器一件,玉帶十幅,玉臂環一對,金飾品無數件,另有金箔、玉材、寶石無數。

“這次是真的長見識了!”張靈云一邊行走一邊查看,而走了幾步,他就會打開一只紫金箱。

“大舅,最里面的那些箱子,就不用打開了!”這個時候,莫邪阻止了張靈云的動作。

“恩?”張靈云一愣,有點反應不過來。

莫邪道:“這里面這些全都是書籍,打開了很容易損壞!”

“都是書?”其他人也被吸引了過來。



⑻ьοОK·сo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