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華西都市報 采訪文稿(3)



寫得最“短”——因為《天機》的故事推進的節奏非常之快,而且又集中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之內,其緊湊程度不亞于美劇《24小時》。我已經正式寫了有半年之久,而小說里故事推進的時間才只有四天!第一季“沉睡之城”有二十萬字,而小說里發生的時間僅有56個鍾頭,可以說是一部“分秒必爭”的小說。

除了最“長”與最“短”之外,《天機》故事本身也與我以往作品截然不同。

首先,過去我的小說大多發生在現實都市之中,而這次卻挪到了泰國北方的一座陌生的城市,而這座城市里又空無一人,所有的建築和生活設施都完好無損,就好像全城居民都出門去看了場電影院,便永遠地消失在了神秘的霧氣之中。旅行團面對的是一個封閉的環境,誰都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現什麼會遭遇什麼?就像來到了廢墟之中,又像所有人就在自己身邊,這種亦真亦幻的環境是我以前未曾寫過的。

其次,我以往作品大多從個人視角出發,探究的是個人的命運與情感。但《天機》里有名有姓的人物有十幾個,每一個人物都有各自的故事和性格,其中有幾個主要人物都要花費不少筆墨。這是一個群體性的故事。而旅行團則構成了一個小社會,現實中的各個階層和人物,都將在《天機》的小社會中體現出來。十幾個人物不同命運的發展,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都會構成一個龐大的體系,密如蛛網一般展開故事。而沉睡的空城則是一個更大的社會,盡管幾乎沒有一個居民出現過,但那沉睡著的鋼筋水泥的森林,正是我們現代都市的縮影。

2、是什麼緣由讓你誕生了創作《天機》的想法?

應該說是美劇《迷失》,從2005年12月開始就有創作《天機》的沖動,當初就構想了一個簡單的故事,旅行團被困在一座空無一人的城市里。整個2006年我都在豐富著這個構思,漸漸又有了《天機》這個書名。我發現我的構思越來越龐大,幾乎變成了一個獨立存在的世界體系,是一個陷入絕境的小社會,在一個沉睡的大社會里的掙紮,使我必須要分成四季出版才能完全講述。直到2007年1月我才開始正式創作《天機》。

無論是《天機》的篇幅還是節奏,都非常適合改成美劇式的影視作品。《天機》的表現手法,也很像分場的電影鏡頭,極具畫面感。而且,圖書本身就是以第一季、第二季......的形式來出版,電影或者電視同樣也可以這樣來拍,將會創造中國電影和電視的許多新的紀錄。

3、聽說在《天機》中以某位女歌手為女主角,這樣會不會有太為商業的嫌疑?對此你怎麼回應?

是女主角之一,薩頂頂,我們已經認識多年了,經常討論一些哲學話題。在構思《天機》的過程中,她給我講述了發生在她身上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我覺得這個故事正適合放在《天機》之中,便把她也搬入了我的小說。其實無論她是否是歌手,當她為我講述那個故事的時候,我都已確定她就是〈天機〉中的人物,因為無論是那個故事還是她本人的氣質,都非常適合〈天機〉的氣氛。

四、關于創作和生活

1、你現在的創作狀態是怎樣的?每天有固定的創作時間嗎?每天大約創作多少字?

我有正常的作息時間,從不熬夜寫作。每天並沒有固定的創作時間,也不會強行逼迫自己每天必須要寫多少字,但我的適應能力非常強,能在各種環境中寫作。目前我除了寫作以外,還主編一份懸疑小說的雜志《南葉?懸疑志》,改版後已出了三期,在書報亭和書店里都可以買到。我的〈天機〉也在自己主編的雜志上連載。雜志是個很好的平台,可以連續性地出版,並彙聚大量的讀者群。通過雜志還可以挖掘許多新人作者,對于提升一種文學類型是很重要的。歐美並沒有真正的純文學雜志,但通俗小說雜志有許多。比如美國的《驚奇故事》、《神怪小說》、《黑色面具》等等,這些雜志大多有數十年的漫長曆史,培養了大批在美國膾炙人口的作家。比如創辦于1920年的《黑色面具》(BLACK MASK),就扶植起了美國硬派偵探小說的類型,可以說是一本雜志創造了一個類型。而由知名作家來創辦或主編雜志也不乏先例,比如著名的推理小說家艾勒里?奎因兄弟,便創辦過《艾勒里?奎因神秘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