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42節:"一鉤已足明天下,何況清輝滿十分":英才沈葆楨(4)

這是中國人近代自造的第一艘蒸汽輪機戰艦.次年9月26日,首航成功,完全由國人自行領航和操作.盡管"萬年青"號的主要功能是武裝運輸艦,但是,它無論噸位還是功率,都大大超過同期日本造的"千代田"或"清輝"號.逃過了中法戰爭之劫的"萬年青"號,于1887年1月20日在上海吳淞口外之東沙洋面遭英國京申公司商輪碰撞沉沒.

此後,船廠又造另外三艘木質兵輪"湄云"號,"福星"號和"伏波"號.在造第七號艦"揚武"號時,艦炮被提高到13門,排水量增加到1560噸,馬力增加到250匹,由此達到了當時的中型巡洋艦級別,成為福建水師的旗艦.五年之內,共造艦15艘,其中5艘商船,總噸位達到1.7萬余噸.

第三是打造人才.沈葆楨深知要科技強軍,必須要培養人才.他提出"船廠根本在于學堂".為此,他首先在福建創辦船政學堂即"求是堂藝局",培養自己的海軍軍官,學習西方近代造船技術.其首先開辦的是法語學堂(前學堂),開設有法語,基礎數學,解析幾何,微積分,物理,機械學,船體制造,蒸汽機制造等課程.優等生後被派往法國學習深造.後學堂為駕駛學堂,亦稱"英語學堂",旨在培養海上航行駕駛人員和海軍船長;主要專業為駕駛專業,以後增設了輪機專業.下設英語,地理,航海天文,航海理論學等課程,學習優異者選送英國留學.以上學堂先後高薪聘請了20多位外籍教師到船政學堂專職任教或兼職授課,另有40名左右的外國技術員,工匠.其數量之多,質量之高為洋務運動之最.但是,按照沈葆楨的策略,必須給這些洋人以高薪.比如船政正監督日意格和副監督德克碑月薪是1000兩白銀,而沈葆楨自己是600兩.所以,代價還是頗高的.

其次,他們深知光在國內培養,無異于閉門造車.于是,沈葆楨推動了中國第一波出國學習(海軍)的浪潮.

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前後,朝野一片叫停之聲.1872年1月,以內閣學士宋晉為代表的頑固派發難,上疏要求停辦福建船政局和江南制造總局.沈葆楨與左宗棠,李鴻章共同奮起反擊.左宗棠上疏力陳必須繼續造船.他認為"此舉為沿海斷不容已之舉,此事實國家斷不可少之事",決不可"功敗垂成".沈葆楨捍衛他"死生以之"的船政,不顧丁憂服喪,于1872年5月7日隨左宗棠之後上疏抗辯.恭親王奕訢表示支持,乃于8月2日進呈《船政事宜未可停止折》,當日奉旨"依議,欽此"!駁斥停止造船的輿論獲得成功.

沈葆楨繼續其未竟之業,積極推動留學.後因日本侵台事件,導致計劃擱淺一段時間,直到1877年初,沈葆楨才正式提出選派聰穎學員出洋學習的章程.當年3月31日,該計劃正式實施,第一批出國留學生在華監督李鳳苞和洋監督日意格率領下,由香港搭乘法國郵船赴西方學習.

這批留學生以船政學堂第一屆畢業生為主,間有少數第二屆畢業生,一共38人,分赴英,法,美,西班牙等國學習.首屆留學生除梁炳年病故,魏瀚,何心川等人因國內需要和生病提前回國外,其余學生均于1880年陸續學成回國.留學生中後來成為海軍將領的有劉步蟾,林泰曾,葉祖珪,薩鎮冰等.14年後,他們參加了中日甲午海戰,在10艘參戰的艦艇中,出身該學堂的有9人任管帶,其中有5人是第一屆的留學生(劉步蟾,林泰曾,林永升,黃建勳,方伯謙).其中,"濟遠"管帶方伯謙于1894年9月24日被清廷以"首先退避","牽亂隊伍","攔腰沖撞揚威"三條大罪處斬于旅順口.其他四人都在甲午戰爭中殉國了.此案有爭議.值得一提的是,後來殉國的"鎮遠"號管帶林泰曾,其祖父林霈霖系林則徐胞弟,故林泰曾稱沈葆楨為姑丈.他隨福建船政學堂總教習日意格赴歐,入英國海軍實習,曾于不同種類軍艦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