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60節:大義人生左宗棠(2)

潘祖蔭何許人也?此人的祖父潘世恩曾為乾隆癸丑年科舉考試高中一甲一名狀元,而他本人也是新任探花(咸豐二年).所以,南書房的這幫重量級人物共同出面,把咸豐帝搞暈了頭!潘祖蔭在疏中更是語出驚人:"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肅順則順水推舟,稱"人才難得,自當愛惜".

于是,左宗棠不僅保住了性命,還被任命為四品京堂候補,襄辦湖南軍務.好一個因禍得福的典型.

怎麼回報這些朋友們,上級們都不夠.對于左宗棠而言,只有不負眾望,才是最好的回報.不過,對于直接促成保命成功的潘祖蔭,左宗棠一直都是以禮相待,每年冬天要送潘一千兩"炭敬";並投其所好,一直送古董,文物給潘大收藏家.

樊燮後來被革職,但是他因此而記住了左宗棠的話,制作洗辱牌一面,上書"忘八蛋,滾出去"六字;激勵子孫考中進士,超過左宗棠.其子樊增祥,光緒三年考中進士,官至署理兩江總督,總算雪了恥.

三次重要會面

左宗棠在崛起之前,一直是個窮舉人,如果沒有與三位重要人物的會面,當然,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太平天國過湖南,左宗棠是不會成就偉大事業的.

第一次重要的會面是和鴉片戰爭前著名的經世致用學大家,湖南人,兩江總督陶澍.陶澍為左宗棠的氣質和主張所吸引,乃有了後來再次在南京相見,拜左宗棠為自己的高級幕僚並兒子的師傅.左宗棠還最終答應了兩家結為秦晉之好:陶澍的兒子5歲,將來迎娶左宗棠的女兒.

陶澍(1779~1839年)是湖南安化縣人,進士及第後任翰林院編修,後升禦史.曾先後調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史和巡撫,後官至兩江總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親書"印心石屋"匾賜之.其為人清廉,是晚清一代經世致用學派的大師.他的幕僚賀長齡在他的鼓勵下,主持編訂過著名的《皇朝經世文編》.

1837春,陶澍回鄉省親,途徑醴陵縣,見到公館的一副對聯和兩句小詩後頗為動容,執意要見這些文字的作者.對聯曰: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詩曰:一縣好山為公立,兩度綠水俟君清.

作者不是別人,正是25歲的年輕讀書人左宗棠.陶澍邀請當時在醴陵淥江書院做山長的左宗棠在公館徹夜長談,而左宗棠卻以自己是讀書人為由,不去拜謁大總督(可見左宗棠後來出了樊燮一案,在情理之中).陶澍越發覺得新奇,不僅不生氣,反而親自到書院拜訪.這把左宗棠感激得了不得,第二天急忙又趕到公館拜會陶澍.二人徹夜長談,甚為投機,成為忘年之交(陶澍時年58歲).

左宗棠回想5年前在結婚時為自己書房書寫的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左宗棠碰到了陶澍,開始了人生的重要轉機.

第二次重要的會面,是和林則徐.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冬,貶戍新疆的林則徐因夫人病逝,體弱多病,開缺回鄉.從貴州進湖南,先順沅江下洞庭,又自洞庭回溯湘水,于1850年1月3日(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早晨,停泊在岳麓山下的湘江邊.林則徐早得左宗棠之名而未見其人.林則徐應該最早是從忘年好友,陶澍的女婿胡林翼那里知道左宗棠的.胡林翼早在此8年前就函複林則徐道:"承示貴友左孝廉,既有過人才分,又喜經世文章.如其噬肯來游,實所深願.即望加函敦訂,期于早得回音."後林則徐因遠戍新疆,未曾見面.所以,此次經過湖南,執意要見這位隱士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