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65節:大義人生左宗棠(7)

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則上呈萬言書——《籌議海防折》.其論振聾發聵:"曆代備邊,多在西北……今則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麇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托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未有之變局……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居今日而欲整頓海防,舍變法與用人,別無下手之方."

著名的洋務派首領,軍機大臣兼總理衙門大臣文祥,則明確提出了以日本為假想敵的論斷:"目前所難緩者,惟防日本為尤亟.以時局論之,日本語閩浙一葦可航.倭人習慣食言,此番退兵,即無中變,不能保其必無後患."此論與李鴻章意見相同,李鴻章斷言"日本……誠為中國永遠大患".

中法戰爭的海軍慘敗,導致光緒皇帝頒布了大舉擴建海軍的諭令.隨後乃有1885年中國海軍衙門成立,1888年北洋水師成為東亞第一海軍.然而,建軍後不久即停止了軍艦的購買.而他們要防范的日本,卻在同一時間,加緊了海軍擴軍備戰的步伐.

日本自幕府末年即開始重視海軍建設.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魏源《海國圖志》中的《籌海篇》被譯成日文,參與開啟了日本的海防思想.

開國後,日本重視外派留學生.都曾在英國留學的東方高材生嚴複和伊藤博文(是否同學,目前仍有爭議,伊藤年長嚴複13歲,且只在英國呆過半年即回國,當時嚴複只有10歲),回國後有不同的禮遇,暗示了雙方對海防重視程度的不同:嚴複不得已做學問去了,而伊藤博文做到了首相之職.正是此人,于1895年終結了中國近代海軍發展的步伐.

1886年8月定遠,鎮遠等六艘中國主力戰艦訪問日本長崎.不知李鴻章此舉何意,是嚇唬日本人還是考察日本海防?不得而知.日本人肯定被震驚了.同樣令人震驚的是那則關于中國水師在305毫米的主炮上晾曬衣服的故事,這又使日本人看到了希望.盡管懂海軍的一些人認為在大炮上晾曬衣服是常識,但是,人們既然願意用這個例子說明北洋水師的軍紀問題,那麼決不是空穴來風.何況,北洋兵當時在岸上和日本人(警察)確實發生過斗毆事件.

反觀日本,日本政府在長崎訪問以後即發行海軍公債1700萬日圓,用于建造"三景艦"("松島","嚴島"和"橋立")以對付中國的定遠,鎮遠兩艦.次年,日本擬定《征討清國策》,同時天皇撥皇室經費30萬日圓用于擴充海軍.

當現代海權論的祖師馬漢發表《海上權力史論》的時候(1890年),日本人金子堅太郎倡導日本民眾"熟讀馬漢的著作,奮發圖強,使'日本帝國'掌握太平洋海權".當年,日本百分之六十的財政用于擴軍.

中國之輸于日本,實輸于有海防而無海權觀念.即使象征性地建立了海上防禦力量,但並未從總體上認識到海軍力量對國防的決定性作用,這是失敗的要害.

孫中山先生于1912年12月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海軍總司令黃鍾瑛病逝書寫的挽聯中說:"盡力民國最多,締造艱難,回首思南都儔侶;屈指將才有幾,老成凋謝,傷心問東亞海權."數年後,孫中山再次提請國人重視海權.他說:"何謂太平洋問題?即世界之海權問題也.海權之競爭,自地中海而移入大西洋,今則由大西洋移于太平洋矣!"

至于左宗棠和李鴻章的爭論,最終,朝廷的意見是采取了折衷的做法:兼顧海防塞防.但是,塞防方面的財政要左宗棠自行解決一半.左宗棠請出好友胡雪岩向國外借款打仗!

一次抬棺西行

在塞防與海防的問題上,不能不說是左宗棠個人的勇氣彌補了朝廷的力量不足,才最終迫使朝廷繼續奪取已經被俄,英支持下的阿古柏集團占領的新疆.

1875年5月,左宗棠授命督辦新疆軍務,時年63歲.他說:"六十許人,豈尚有貪功之念?所以一力承擔者,此心想能鑒之."此行,左宗棠帶了兩件東西:一是當年林則徐繪制的新疆地圖;二是一副沉甸甸的棺木!

左宗棠抬棺西行,意在以必死之決心,奪回六分之一的國土.他對家人表示:"天下事總要有人干.國家不可無陝甘,陝甘不可無總督.一介書生,數年任江浙,豈可避難就易哉!"

一年以後,左宗棠成功收複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左宗棠建議設立新疆省,實行屯邊等開放政策.浙江巡撫,左宗棠的老友,同屬湘軍出身的楊昌浚,在清廷恢複新疆建省後見到收複後的新疆,吟《恭誦左公西行甘棠》:"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載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

左宗棠從肅州(酒泉)抬棺至哈密,為的是直接指揮戰斗.當他發現沿途"赤地如剝,禿山千里,黃沙飛揚"的時候,這位來自湖南魚米之鄉的老人不無痛心,傳令"凡大軍經過之處,必以植樹迎候.否則,無論巡撫,縣令,提頭來見".此令可謂中國最嚴厲的植樹令了.植樹者為樹苗的成活要負責,樹上掛其姓名.左宗棠身先士卒,親自植樹數株.自此,古老的絲綢之路上,開始出現千里左公柳.數年之後,即呈現"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連綿不斷,枝拂云霄"的景象.清光緒十二年,進士宋泊魯經過哈密時寫道:"萬里伊州道,垂柳拂客車."1911年(宣統三年),新疆巡撫袁大化路過哈密時,仍然可以見到"十里柴湖廟,村戶比連,綠蔭夾道,清流貫其中,水聲潺潺,草木暢茂".一介武夫,關心環保,是其民生意識使然.這和左宗棠個人高尚的情操是分不開的.

左宗棠繼續關注剩下的伊犁地區之安危.在1879年崇厚伊犁交涉和隨後的曾紀澤交涉伊犁中,堅決以軍力作後盾,最終全境收複了新疆.1881年後,左宗棠先是應詔至北京任軍機大臣兼在總理衙門行走,管理兵部事務.後又調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再任軍機大臣.

當法國艦隊在福州馬尾擊潰福建水師後,奉命督辦福建軍務.1884年11月抵福州後即組成"恪靖援台軍",東渡台灣抗法.次年9月5日病逝.

友人挽聯云:"千載證丹忱,前出師表,後出師表;中興論元輔,湘鄉一人,湘陰一人."湘鄉那個人就是曾國藩.而左宗棠之功也不在他自詡的諸葛亮之下.

法國人殲滅的是左宗棠親手籌辦起來的福州船政局的主力艦隊.這是這位老人的心頭之恨.然而,龐大的身軀已經倒下,再也不能抬棺而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