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4節:第四章  血影·淚痕(7)

因此,無論是從動機,性格,還是作案條件和能力,認定武昭儀是小公主之死的最大疑凶,並不過分.誠如胡戟先生所言:"許多人懷疑武則天手殺女兒的可信程度,一個母親如何下得去手殺死自己的親生女兒?如果對武則天可以象常人一樣論理,那麼她就不成其為武則天了.當時的情勢之下,武則天除非施展宮廷陰謀,腳踩自己女兒幼小的尸體,否則是很難朝皇後位置進一步的.……既然沒有退路,她決不安分守己聽天由命.于是下毒手嫁禍于人的做法,也就是在最不合情理的情理之中了."〔2〕

學者勾利軍更從她對太平公主的溺愛和對蕭妃二女的迫害分析(我的女兒死了,你的女兒也別想有好日子過),認為這是出自愛與恨之雙向移情,走了兩個極端,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病態的心理宣泄.從小公主的追封與遷葬來看,"追封安定公主,諡曰思,其鹵簿鼓吹及供葬所須,並如親王之制",諡曰思,從字面上看,當指她一直對早夭的長女念念不忘,而根據諡法,"追悔前過曰思"(《唐會要·諡法》),也讓人聯想寄托追悔之情的究竟是誰.安定公主的遷葬明顯逾制,以平陽公主的赫赫戰功,葬禮動用鼓吹也引起了一番爭辯,這個出生不久即夭亡的小公主能得如此厚葬,讓人看到生為母親的武昭儀內心的哀傷和悲涼.〔3〕後來武後臨朝稱制,大殺李唐宗室,唯有唐高祖之女千金公主為武後"獻藥"薛懷義得到賞識,被武後收為義女,改封安定公主,證明她對長女的思念,從來就沒有一刻停止過.

這麼一對比,感覺正方的論據的確比反方更有說服力.然而最重要的一環始終無法解決:密室殺人,如無旁證,何以證實?

新唐書和通鑒的相關描寫應該是出自唐人筆記,以彌補正史中缺少的這一環了.以野史入史作為正史的補充原也是常見的做法,但放在這里就顯得太戲劇化,應是史官根據民間流言加上自己的推斷而作,而不會真有人親眼見到那一幕.也就是說,雖然種種矛頭都指向武昭儀殺女奪嫡,但並沒有目擊證人親眼看見.那麼,有沒有可能小公主的確是自然死亡呢?應該說,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只是微乎其微而已.

如原百代所說,當時嬰兒死亡率很高,小公主會否被奶媽或者王皇後不小心悶死?當然,既然沒人親眼見到,那就發生什麼事情都有可能.但要說是很可能,那就大有疑問.誠然當時嬰兒死亡率很高,但那是由于醫療衛生條件不好,隨便一個傷風感冒就可能不治而亡.但一個健康的嬰兒被一氧化碳毒死(原百代所說的碳氣中毒)或者不小心悶死的死亡率高不高,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單就此事而言,個人以為說小公主睡得太香,不小心被口水嗆死,其可能性是和以上兩種死法的幾率差不多的.此外,小公主的出生和死亡時間都是個謎,不知原氏據何而言認為此事必然發生在冬天需要生木炭取暖.而事情竟然發生得如此之巧,正好在武昭儀苦尋機會不得的時候,王皇後就遇到這樣說不清的事情,也不能不讓人懷疑.如果你相信世間有奇跡,或者就是這類事了吧!而我個人認為,武昭儀確有殺女奪嫡,有機會能充分利用到盡,那不過是漢武帝之母王夫人的檔次,沒有機會自己能創造機會,這才是武則天的手段,也是她能成為空前絕後的一代女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