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47節:第五章  舅甥之間(11)

如果說長孫無忌對這些人的處置還有維護政局穩定的考慮,那之後的進一步株連就純屬為報私怨了:現任宰相侍中宇文節,李唐宗室名將江夏王李道宗,九江公主駙馬執失思力,皆坐與房遺愛交通,流放嶺南,其家屬也沒為官奴.之後更廢恪母弟蜀王愔為庶人,軟禁于巴州;房遺直貶春州銅陵尉,萬徹弟萬備流交州;罷房玄齡配饗.李唐宗室之中,以江夏王李道宗與河間王李孝恭軍功最甚,李道宗為人也很謙和,只因與長孫無忌不和,貞觀末期自請改任散官,一意隱退,但還是逃不過被羅織立案的命運,病死于流放途中.無論用什麼理由,也不能為長孫無忌的這種做法開拖,這已經遠遠超出了排除異己的范疇,手段不免酷烈毒辣,其專權朋黨,濫用刑法之甚,實為大唐開國以來之僅見,被人視為伊尹,霍光一類的權臣,不能為無因.舊史之中對長孫無忌頗多維護,但對其"猜忌大臣,擬皆夷戮"的作為,也有尖銳的指責:"道宗軍謀武勇,好學下賢,于群從之中,稱一時之傑.無忌,遂良銜不協之素,致千載之冤.永徽中,無忌,遂良忠而獲罪,人皆哀之.殊不知誣陷劉洎,吳王恪于前,枉害道宗于後,天網不漏,不得其死也宜哉!"-6]善泳者溺于水,玩火者多自焚.長孫無忌一生精擅權謀,辣手執政,他日後的悲涼結局,又何嘗不是今日種下的前因所致呢!

永徽四年二月結束的這次大案,讓天下人都見識到了長孫的煊赫權勢和鐵血手段.若干名王貴人生命的消逝鑄就了他名字的霸氣與威嚴.在鮮血和白骨的映襯下,長孫無忌的聲勢,赫然已如日中天.然而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高陽公主一案,標志著長孫的權勢達到了極盛,卻也讓一直對他言聽計從的李治,第一次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來自舅父的震主之威.時過境遷之後,他或許會後悔今日的張揚,政敵們在惶懼之下越發的抱攏成團,更引起了李治的疑忌之心.躊躇滿志的長孫無忌再也想不到,一向溫順聽話的小外甥,心頭的陰云正在越聚越濃,只待一個女子的纖纖素手挑動,便將化為驚雷密雨,潑天富貴,頃刻被雨打風吹盡.盈虧之間,禍福一發,又豈是凡夫俗子能夠勘破的呢?

注:

〔1〕熊德基《論武則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

〔2〕《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九載永徽三年事.

〔3〕舊唐書載承乾"好聲色""漫游無度",甚至把他學父親納諫也說成是做樣子,貞觀十年,太宗特命李泰置文學館,聽自招引學士,胡三省以為這是太宗有意為李泰圖東宮張本,已有易儲之心.

〔4〕《舊唐書》卷七十六《太宗諸子傳》.

〔5〕劉餗《隋唐嘉話》卷上-

6]《舊唐書》卷六十《李道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