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1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11)

再說太歲紀年法.古人有所謂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黃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由東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順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對照如下表:歲星由西向東運行,和人們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順序正好相反,所以歲星紀年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起來並不方便.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設想出一個假歲星叫做太歲〔33〕,讓它和真歲星"背道而馳",這樣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順序相一致,並用它來紀年.根據《漢書·天文志》所載戰國時代的天象紀錄,某年歲星在星紀,太歲便在析木(寅),這一年就是"太歲在寅";第二年歲星運行到玄枵,太歲便運行到大火(卯),這一年就是"太歲在卯",其余由此類推,如左圖所示.

此外古人還取了攝提格,單閼等十二個太歲年名作為"太歲在寅""太歲在卯"等十二個年份的名稱〔34〕.屈原《離騷》:"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35〕,一般認為這里的攝提就是作為太歲年名的攝提格,是說屈原出生于"太歲在寅"之年〔36〕;孟陬指夏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這樣說來,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看到這里,我們會發現,中國古代的曆法是與天文緊密相關聯的.其實,"天時地利",古人早就告訴了我們,"時"是由天來決定的,而"利"卻要從"地"里獲取.

下面列表說明攝提格,單閼等十二個太歲年名和太歲所在,歲星所在的對應關系:大概在西漢年間,曆家又取了閼逢,旃蒙等十個名稱,叫做歲陽,依次和上述十二個太歲年名相配(配法和前述六十甲子相同),組合成為六十個年名,以閼逢攝提格為第一年,旃蒙單閼為第二年,其余由此類推,六十年周而複始.《史記·曆書·曆術甲子篇》自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始,就用這些年名紀年.《爾雅·釋天》載有十個歲陽和十干對應,列表如下〔39〕:上文說過,十二個太歲年名和十二辰對應.為便于查閱,再作簡表如下:所以如果用干支來更代,閼逢攝提格可以稱為甲寅年,旃蒙單閼可以稱為乙卯年,等等.這些年名創制之初是為了反映歲星逐年所在的方位的,但是後來發現歲星並不是每年整走一個星次,用它們來紀年並不能反映逐年的實際天象,所以就廢而改用六十甲子紀年了.後世有人使用這些古年名紀年,那是根據當年的干支來對照的.例如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六《陳紀》十下注曰:"起閼逢執徐,盡著雍灘,凡五年."是說從甲辰到戊申共五年.清初作家朱彝尊在《謁孔林賦》里寫道:"粵以屠維作噩之年,我來自東,至于仙源."其實是說在己酉年.他的《曝書亭集》里的古今詩系年,也用這些年名.我們閱讀古書,應該知道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