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29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29)

古代的國家教育以唐朝為一轉折,此前,只有貴族學生可以入學,學成畢業即可為官吏.到了唐代,隨著科舉制度的普及推行,不僅普通人家也有了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的可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便出身貴族的學子,大多也要經過銓選考試才會得到官做.這樣就從制度上否定了貴族永遠是貴族的特殊權利,中國社會的性質發生了一次深刻的改變.

附帶說一說教授.宋代府州開始設教授,負責教誨所屬生員.明清府學設教授,州學設學正,縣學設教諭,各以訓導作為副職.至于地方最高的教育行政長官,宋代各路一度設過提舉學事司,這是清代各省提督學政的前身.

文武之爭是幾千年來政治舞台上一大主題.在崇文尚武並重的旗幟之下,實際上是治世重文輕武,亂世重武輕文的輪翻上演.但是,自唐末五代藩鎮割據時代武人地位最後一次得到隆崇以後,文人便在整體上占了上風.這與皇帝們對武人的不信任緊密相關.他們用種種手段防止武人作大的結果是:自宋以後,內憂不再是國家面對的主要問題,而外患則往往會導致滅亡.可以說,中古以前,王朝多亡于內部的分裂,武將勢力的擁兵自重;而中古以後,王朝則多亡于外敵的入侵,國家武裝不足以與侵略者相抗衡!最後談談武官.

春秋時已有將軍稱號.戰國有大將軍,後來又有左右前後將軍,秦漢沿置.漢代還有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地位都很高.此外還有臨時設置的將軍,例如對匈奴作戰則置祁連將軍,對大宛作戰則置貳師將軍等.漢代略次于將軍的是校尉,各依職掌命名.例如掌騎士的稱為屯騎校尉,掌西域屯兵的稱為戊己校尉等.魏晉以後,將軍和校尉名目繁多,其中不少是虛銜,如云麾將軍,振威校尉等,這里不細說.

二地方官制春秋時的地方行政單位有邑縣.邑縣的長官,魯衛稱宰,晉稱大夫,楚稱令尹.戰國時有郡有縣.郡的長官為守,掌軍事為主;縣的長官為令,掌民政為主.後來以郡領縣,形成郡縣二級的地方行政單位.

秦漢萬戶以上的縣,長官稱令;不及萬戶的縣,長官稱長.縣丞助理縣政,縣尉掌管治安.隋唐縣的長官統稱令.宋代派中央官員出掌縣政則稱為"知某某縣事",簡稱知縣.明清沿用知縣之稱,元代則稱為縣尹.曆代縣有諸曹掾史,各有不同職掌.

秦漢縣以上的行政單位是郡.秦代郡的行政長官是郡守,掌軍事的是尉,掌監察的是監禦史,簡稱為監.郡丞是郡守的佐貳.漢代郡守改稱太守,後因兼領軍事,所以有郡將之稱.郡的屬官除諸曹外還有督郵,主簿等.督郵舉察屬縣官吏的功罪善惡,並督治地方豪強奸惡,主簿主管文書簿籍〔18〕.漢代和郡平行的還有"國",這是皇帝子弟的封地,設官初仿中央,吳楚七國之亂後加以裁削,由中央派相處理行政〔19〕.相和太守相當,都是二千石的官〔20〕,所以漢代往往用二千石作為"郡國守相"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