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45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45)

〔14〕漢惠帝以後一律加一個"孝"字,算是諡號的一部分.

〔15〕尊號起于唐武後中宗之世.見司馬光《司馬文正集》二十六,《請不受尊號劄子》.

〔16〕帝後也有尊號,後來稱為徽號.例如清代同治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後,上徽號曰慈禧.徽號可以每逢慶典累加,所以那拉氏的徽號積累有慈禧等十六個字.

〔17〕有人說征和當作延和,形近而誤.

禮俗是社會的上層建築,它是和社會的經濟基礎相適應的.奴隸社會有奴隸社會的禮俗,封建社會有封建社會的禮俗.在古代社會中,統治階級所提倡的禮俗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在今天看來,許多不合理的繁瑣的禮俗和吃人的禮教,在當時都是為了鞏固統治階級的統治的.

周公制禮作樂為此後的中國文化定下了"禮樂文明"的基調.《禮經正義序》:周公攝政六年,制禮作樂,頒度昌于天下,所制之禮則《周官儀禮》也.

這當然不是說周公之前便沒有禮樂.禮樂早已有之.周公制禮作樂是對夏,殷禮樂加以損益,從而改變了禮樂的性質和社會功能.這樣一來,有周一代的文化呈現出了與殷商文化不同的特質,中國從此走出了原始信仰,走上了非宗教的人文道路.

在這個題目下,我們不能全面敘述上古的禮俗,只能談談幾個重要的方面.

一階級,階層

堯舜禪讓的傳說與原始公社制的階段相符合;夏禹不傳賢而傳子,可以認為原始公社制的瓦解.夏代是否已經達到奴隸制,還不得而知.至于殷代,可以確實斷定是奴隸社會了.

依照古代史的研究者的一般結論,最初所謂"眾","奚","仆","臣","妾"都是奴隸.臣是男奴隸,妾是女奴隸.周初的社會還存在著大量的奴隸,周天子常常拿奴隸賞賜給他的大臣.奴隸有在室內勞動的,但是他們的主要勞動還是農業生產.有人說《詩經·周頌·噫嘻》說的"亦服爾耕,十千維耦"指的就是兩萬奴隸在那里耕田.《尚書·牧誓》說到"臣妾逋逃"是指的奴隸逃亡.

近些年來,隨著大量地下文獻的出土,尤其是江陵張家山兩批漢律竹簡的出土,一些傳統的說法可能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著名學者李學勤說:"我老勸人不要急于討論什麼'隸臣妾',最好稍微等一下.因為我們的材料太多了,如果你說錯了的話,馬上沒法辦.張家山簡數量很大……涉及各種不同的情況,各種不同的對象,以及親屬的關系,非常非常細."周代的奴隸還可以像牛馬一樣在市場上販賣.《周禮·地官·質人》:"質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鄭玄注:"人民,奴婢也."販賣成交後,要訂立合同.這種合同叫做"質劑".依鄭玄說:人民,牛馬的合同叫"質",兵器,珍異的合同叫"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