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50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50)

挽歌更成了娛賓的節目.而文人亦學作挽歌,上文中提及的陶潛《挽歌詩》三首,早已成為千古之名篇.

下面說到葬.

上文說過,殷代奴隸主有人殉的制度.後世知道人力可貴,改以"俑"來代替.俑是人偶,有木俑,土俑.後來孔子還反對用俑,孟子說:"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孟子·梁惠王上》)從殷代到戰國,統治階級還把生前使用的車馬帶到墓里去.其他隨葬的物品是多方面的,包括青銅制的飲食器,兵器,樂器等,玉制,骨制的裝飾品以及其他什物.越是貴族,隨葬品就越多越精美.也有一些專為隨葬而做的"明器"(伴葬的器物).漢代日常生活中的東西被仿制成陶土模型隨葬,明器的象征性就更加明顯了.

上古貴族統治階級的墓里大多有槨,槨是外棺,主要是用來保護棺材的,有的竟有三四重之多.《論語·先進》說,孔子的兒子孔鯉死後,"有棺而無槨",可見槨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備的.

在棺木外加以外棺(槨)以保護棺木的習俗一直保存了下來,並被佛教徒們移植到了保護釋迦牟尼的靈骨一事上,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佛祖釋迦牟尼靈骨時,金,銀,八寶之棺槨,內外竟多達八層之多,足見當時佛教徒對此事之重視.

至于孔鯉無槨一案,《論語》原文如下:顏淵死,顏路(顏淵的父親)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孔子的兒子)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相關的記載還有: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子)曰:"有慟乎?"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即顏淵)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這些圍繞顏淵之死的記載共成一聚,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孔子處理問題的尺度——禮.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禮當貧富有宜,顏淵貧而門人欲厚葬之,故子曰不可.

二,同是拒絕厚葬的請求,面對喪子之顏路時態度要和緩,面對"門人二三子",態度要嚴峻.

三,在喪禮中,槨並不重要,當視其財力之大小而為之,反對不顧一切的厚葬.

以上所說的只是貴族士大夫的喪葬,至于庶人的喪葬,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即使是最節儉的喪葬,對于"匹夫賤人"來說,已經是"殆竭家室".庶人死了至多只能"稿葬"(草草安葬),如果遇著饑荒的年頭,就只好餓死以填溝壑了.

《禮記·檀弓上》說:"古也墓而不墳."根據現代田野考古工作報告,我們知道殷代和西周的墓都還沒有墳堆,後來在墓上築起墳堆,主要是作為墓的標志,其次是為了增加盜墓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