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65節:中國古代文化常識(65)

附帶說一說,古時貴族才能戴冠乘車,車有車蓋,所以古人以"冠蓋"為貴人的代稱."冠蓋"又指仕宦的冠服和車蓋,所以也用作仕宦的代稱.

庶人的頭衣和統治階級不同.他們不但沒有財力制置冠弁,而且統治階級還不讓他們有戴冠弁的權利.《釋名·釋首飾》:"士冠,庶人巾."可見庶人只能戴巾.《玉篇》:"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後人著之于頭."可見庶人的巾大約就是勞動時擦汗的布,一物兩用,也可以當作帽子裹在頭上.直到漢代,頭巾仍用于庶人和隱士.

幘(ze),就是包發的巾.蔡邕《獨斷》:"幘者,古之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庶人的幘是黑色或青色的,庶人既不許戴冠,只許戴巾幘,在頭衣的制度上就有深刻的階級內容.所以秦稱人民為黔首(黔,黑色),漢稱仆隸為蒼頭(蒼,青色),都是從頭衣上區別的(依陶宗儀《輟耕錄》說).

幘有壓發定冠的作用,所以後來貴族也戴幘,那是幘上再加冠.這種幘,前面高些,後面低些,中間露出頭發.現在戲台上王侯將相冠下也都有幘,免冠後就露出幘來了.此外還有一種比較正式的幘,即幘之有屋(帽頂)者.戴這種幘可以不再戴冠.幘本覆額,戴幘而露出前額,古人叫做岸幘(岸是顯露的意思),這表示灑脫不拘禮節.《晉書·謝奕傳》:"岸幘笑詠,無異常日."帽,據說是沒有冠冕以前的頭衣,《荀子·哀公》:"哀公問舜冠于孔子","孔子對曰:古之王者有務而拘領者矣",楊注"務讀為冒",意思是說務就是帽.《說文》說,是小兒及蠻夷的頭衣,是古帽字.但是上古文獻中很少談及帽.魏晉以前漢人所戴的帽只是一種便帽,《世說新語·任誕》說,謝尚"脫幘著帽","酣飲于桓子野家",可見當時的帽還是一種便帽.後來帽成為正式的頭衣,杜甫《飲中八仙歌》說,張旭"脫帽露頂王公前",脫帽沒有禮貌,可見戴帽就有禮貌了.

上文說過,古代衣裳並舉時,衣只指上衣,下衣叫做裳.《詩經·邶風·綠衣》說:"綠衣黃裳."《詩經·齊風·東方未明》說:"顛倒衣裳."但是裳並不是褲而是裙〔3〕.《說文》說:"常(裳),下(裙)也."衣裳連在一起的叫做深衣.

古人衣襟向右掩(右衽),用絛系結,然後在腰間束帶.《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4〕可見左衽不是中原的習俗〔5〕.帶有兩種:一種是絲織的大帶,一種是皮做的革帶.大帶是用來束衣的,叫做紳,紳又特指束余下垂的部分.古人常說"紳",意思是把上朝時所執的手版(笏)插在帶間〔6〕.這樣,"紳"就成了仕宦的代稱,而"紳士"的意義也由此發展而來.革帶叫做(pan),這是用來懸佩玉飾等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