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節:序言

序言

不論你是身居高位還是地位卑微,不論你是腰纏萬貫還是不名一文,不論你是年歲已長還是乳臭未干,不論你是謙謙紳士還是窈窕淑女,不論你從事哪種職業,也不論你信奉何種宗教,只要你呼吸大自然的空氣,只要你食用來自土地的五谷雜糧,你就有可能受到壞習慣的困擾.古往今來,多少人因為自己的壞習慣含恨終生,又有多少人因為自己的壞習慣找不到人生的幸福,更有甚者,因為自己的壞習慣葬送了最彌足珍貴的生命,三國時期的周瑜,縱使英雄氣概,終究逃不過氣量狹小惡習的懲罰,三氣不過,一命歸西.

壞習慣無處不在,一不留神,它就會與你合二為一.說話的時候,它附在你的聲帶上;健身的時候,它躲在你的肌肉里;學習的時候,它流連在紙上筆端;交往的時候,它徘徊于人與人之間.它主宰你的消費,它阻礙你的升遷,它讓你懷才不遇,它令你身心疲憊.因為它的存在,你可能失去你最摯愛的戀人;因為它的存在,你可能與幸福失之交臂.也許你毫無知覺,但它卻如影隨形般伴著你;也許你早已覺察,但它卻像孫悟空的緊箍咒一樣欲罷不能.你可能在苦苦思索,也可能被深深困擾,但不可否認的是,自身的壞習慣正成為現代人的一個隱形殺手,一如汙濁的空氣,一如殘留農藥的食品.

也許有人會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算知道自己有壞習慣又拿它奈何?不!壞習慣不屬于我們自身的本性,它與好習慣一樣,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可以改變的.研究表明,二十一天就可以形成一個習慣,同樣,二十一天也可以改掉一個習慣.古代孟母擇鄰而處,就是要幫助孟子養成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開始的時候由于環境不好,孟子確實已經染上了壞習慣,但孟母搬家後不久,他的這些壞習慣也都改掉了,可見壞習慣並不是不能改變的.也正是因為孟母的苦心,孟子才成為了一代鴻儒.

也許還有人會說"做大事不拘小節",許多習慣只是小事一樁,不應過度在意.不!中國古人有一句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卡耐基也曾經說過"一個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遠不會成就大事業".小不忍,則亂大謀,同樣,小惡習也可能會誤終身.只有注意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小習慣,才能有大成就.細節決定命運的例子比比皆是,相信很多人對松下集團總裁松下幸之助的故事都不陌生,正是因為他有講衛生的好習慣,才使他獲得進入公司的資格,最終成就了一番大的事業.

孔子的弟子曾子曾經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今天,我們同樣需要像曾子一樣時時反省自己:"吾身有惡習乎?吾之惡習吾能改乎?改而立善習乎?"只有勤于反省,善于反省,勤于自律,善于自律,才能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

《毀人一生的99個壞習慣》一書,就是針對我們經常犯卻又容易忽視的壞習慣而編寫的,書中大量列舉了一些習慣性的動作,行為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種種壞習慣猶如蛀蟲般腐蝕著我們的生活,並且提出了如何克服這些壞習慣的方法,為那些渴望獲得有效信息的讀者提供了翔實而實用的指導.

編寫本書的目的是幫助讀者培養良好的人生習慣,從而塑造完美的自我形象,成為一個優秀的自我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