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5節:旁若無人不是真的無人(1)

No.4

旁若無人不是真的無人

經常有男性朋友談到吸煙的問題,我們也常常會告誡人們說吸煙有害健康,在公共場所不准吸煙也成了一條明文規定.在香港,目前針對在室內的公共場所,吸煙的最高罰款是5000元,但基本上很難執行.

就算不小心違規,別人勸阻後也會停止,除非你多次觸犯,或在法庭上特別囂張,拒不認罪,搞到要傳證人,否則不會被判處最高罰款.而吐痰和亂丟煙頭等垃圾,街上有專人監督,大多在旺區和旅游點,他們躲在暗處或穿便衣,定額罰款是1500元,逮著了就逃不掉.

而內地規定,在火車上吸煙要去車廂的交接處.有些煙民不遵循此規定,就在座位上吸煙.當乘務員過來時,他們就把煙藏起來,和乘務員玩起貓捉老鼠的游戲.結果抽煙的人過癮了,被動吸煙的人卻苦不堪言.

網上曾經開展過一個"公共場所吸煙"的討論,網上的實況大致如下:

碧浪銀沙:我是一位女性,不會抽煙.我覺得抽煙和喝酒,很多時候似乎是一種交際的手段,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我爸從不吸煙,但當他要出去辦事或者去親戚朋友家,他總會帶煙.至于戒煙,好像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我單位幾個老同志經常開玩笑說:"如果讓我戒煙,戒酒,那就到火葬場戒吧."看來戒煙需要很強的自控能力.

七彩寶寶:真的全民戒煙好像不可能,只能是請煙民自覺尊重不抽煙者.不要在公共場所抽煙,不要在家人面前抽煙.在沒有相應的法規出台之前,只能靠自覺.

遙想公瑾當年:我認為抽煙是個人生活的態度,雖然從科學角度講它有害健康,但是我覺得也要考慮心理需要.如果抽煙能讓人身心愉悅,我覺得不妨抽,如果戒煙會讓人身心不快,干嗎戒掉呢?

Johnson:我是真的想戒煙.我抽煙有12年了,高中因為好玩,和同學一起抽.期間戒了好多次,每次都是想借感冒把它戒掉,也許是意志力不堅定,後來流著鼻涕還是抽上了.最長的時間有一個多星期吧.

深藍:第一次抽煙還是在初中,出于好奇.至于公共場所吸煙,從寬容的角度說,我倒不特別介意,但是不講究衛生就不行.抽煙無非是一種習慣,沒有誰離開煙不能活.如果有一個禁煙的環境,明白抽煙的壞處,其實煙是可以慢慢戒掉的.戒煙,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長期的過程.出現反複很正常.我的經驗是,想抽的時候,就吃些小零食,減少每日的數量,慢慢也就消除了對香煙的心理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