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0節:目標不明

No.27

目標不明

"有的放矢"是一個眾所周知的成語,意思是射箭必須先有目標,做任何事情都一樣,只有目標明確才能有行動的方向.學習也一樣,只有目的明確,學習的力量才能充足,才能努力堅持,持之以恒.頑強的毅力只為偉大的目的而產生,超凡的智慧只在崇高的理想中顯現.

有一個小孩家里很窮,但父母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于是,貧窮的父母在孩子懂事以後,湊了一筆錢,帶孩子來到當地最有名的餐廳,給孩子點了一份高級西餐.因為他們的錢只夠孩子一個人消費,所以,父母就坐在一邊,靜靜地看著孩子盡情享受著高雅的音樂,美味的食品,頂級的服務.很多人看到這一家人的行為都很費解,甚至想要批評教育那個孩子.可是,這對夫妻卻不以為然,他們告訴孩子,如此的美味,如此受人尊敬的感覺是他們自己從來都沒有享受過的,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也這樣.他們要讓孩子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美妙的事情.今天父母可以湊錢帶他來吃這頓美味,但是將來的一切機會都要靠他自己去爭取.後來,這個孩子努力讀書,終于成為了一個事業成功的人.

是什麼促使這個孩子發奮努力呢?是一種強烈的改變自己命運的欲望,這種欲望一旦成為他學習的目的,就會給他很大的動力.每位有正常意識的人,其主要活動都是有目的的.目的越明確,越高尚,越積極主動,學習工作起來,動力就越大.居里夫人曾說過:"人的天賦是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多麼大,一定要達到目的."居里夫人有明確的學習,科研目的,她才有巨大的學習,科研動力,在強大動力的驅動下,她才戰勝了一個個艱難險阻,攀登了一座又一座科學高峰.

但是在現實社會中,很多人學習的目的並不明確,大部分學生安于現狀,沒有人生期望或目標,沒有明確學習是為自己的未來而投資,為自己的生存而積累,為自己的發展而儲蓄的方法.有的人學習是為了拿文憑,考職稱,爭得名與利,贏得錢與權,所以有人沽名釣譽;有人唯利是圖,貪得無厭;有人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也有人一生謀權,玩弄權術……

曆史的車輪行駛到當今社會,人類要經過胎教,幼教,普教,高教,職教,成教等終身教育,這樣一個煞費苦心的"教育世界",究竟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學得生存本領,求得滿意職業,創得幸福生活,追求真理奉獻社會".這既是教育的目的——更好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也是學習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人的學習價值.

古人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又云:"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伸則兼善天下,屈則獨善其身."不同時代的人懷著不同的學習目標,作出了不同的貢獻.時至今日,作為新時代的一分子,我們也應該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做一個學習型人才.

頑強的毅力只為偉大的目的而產生,超凡的智慧只在崇高的理想中顯現.

No.28


心浮氣躁

置身一個浮躁的社會,面對一個浮躁的時代,人本身也會變得浮躁起來,功利主義,淺嘗輒止,追求物質的虛華……一切好像都變得匆匆忙忙,連原本最應該紮實的學習亦是如此,浮躁成了學習的一大惡習.

管忠是一名大學教師,一個生于六十年代,學在八十年代的傳統知識分子,八十年代這個對知識狂熱追求的時代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使得他對于學術的態度極其嚴肅,對學生的要求也十分嚴格.每年,他都要指導大量的論文,令他驚訝的是,他發現今天學生做論文的態度遠遠沒有八十年代認真,學生在學習上的態度也與他自己當年有很大的不同.在八十年代,他們整天談論的是各種各樣的思想學問,互相之間比較的是自己看書的多少,在他的回憶里,他那個年代的學生比讀書都是將書放在地上用尺子來量的,可是今天呢?他的學生們關注的是上網,時尚,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逃課是家常便飯,論文是完成任務式的,至于學術水平自然就不用說了.不僅如此,各種各樣的學術雜志水平似乎也越來越低,各種各樣的書籍鋪天蓋地,但真正深刻的卻沒有幾本……

管忠很驚訝,是時代變化太快還是自己變得太慢?為什麼那種紮實沉穩的學風一去不複返了呢?為什麼能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的人越來越少了呢?

實際上,管忠的疑惑也是我們這個時代很多人的疑惑,浮躁確實成為了一種時代病,在學習上病得尤為厲害.

現代社會,物質生活極度繁盛,各種消費主義的盛行,讓人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對于學習這種需要靜心的精神活動,難免會產生淺嘗輒止的心態.

同時,在現代社會中,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在日常生活之中,人要接受這些信息就已經需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了,再加上來自生存和工作的壓力,能用于學習的時間就越來越少,對于必要完成的學習任務,自然也就打了折扣,可見,浮躁心態的出現是有肥沃的土壤的.

學習,應該是樸實而真誠地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知識,應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學習是"慢功出細活",只有鍥而不舍,孜孜以求,才能有不斷的收獲和進步.學習也是一種境界.進入這種境界,就會從中獲得樂趣,活到老,學到老,養成不懈求知的學習習慣.

不可忽略的是,要想改變浮躁的惡習,就要真正投入學習,不能蜻蜓點水,浮光掠影,也不能人云亦云,淺嘗輒止,要領會學習知識的本質,融會貫通,真正將知識變為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