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第三章(2)



我忙回話:"皇上謬贊了,奴婢用的也只是平常材料,只是奴婢留心了幾位主子的口味,所以皇上才覺得可口吧。"

聽完我的回話,胤禛眼中又是亮光一閃,瞬間恢複正常,和那次在暢春園林子里的情形相同,快得讓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並不相信人能死而複生,難道竟是……想到這里,我心中的挫敗感一點一點地加重。他該不會是以為若曦沒有死吧,畢竟他並沒有見到若曦的尸身。他既是不相信人能死而複生,當然也不會相信我就是若曦,我的出現只是令他又生了一絲希望。

我心中抑郁,不斷猜測著,他真的相信若曦沒有死嗎?當然,確切地說,若曦也真的沒有死,只是換了另一張面孔。

憂慮自身的同時,我心中又隱隱有些不安。雖然心中不願與八爺他們再有瓜葛,也知道此時他們並不會斃命,更知道此時的自己任何忙也幫不上,但是我的心依舊不由自主地揪成一團。

八王議政後,或許胤禛感覺大局已定,便召集滿漢文武大臣傳諭,宣稱:"廉親王允禩狂悖已極,朕若再為隱忍,有實不可以仰對聖祖仁皇帝在天之靈者。"然後曆數其康熙年間的種種惡行,而自己繼位之後如何對他寬容忍讓、委以重任,允禩又如何心懷不滿、怨尤誹謗,做出種種侵害皇權之舉,最後宣布:"允禩既自絕于天、自絕于祖宗、自絕于朕,宗姓內豈容此不忠不孝、大奸大惡之人。"命將其黃帶革去,開除其宗籍,同黨的胤禟、蘇努、吳爾占也一並被開除宗籍。

在八爺一黨力量被削弱的同時,隆科多也許是想自留退路,便主動提出辭去步軍統領一職。胤禛不僅馬上同意,還擢升了與隆科多不甚親密的鞏泰來接手這個職位。

初春,園中的林木花草綻出了新芽,開出了花,與假山牆垣、小橋流水互相映襯,美輪美奐。

早上有些微雨,我仰頭望著霧蒙蒙的天空,心中有絲欣喜,緩步漫步其中,感受著"小雨纖纖風細細"的美麗與浪漫。

近兩個月,隨著胤禛在閣內用膳次數的增多,我的心情也從先前的沉重變得明快。上天對我還是眷顧的,若是這次回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一輩子既見不到他又不能回到現代,還真是生不如死。現在不管怎樣,我畢竟還在他的身邊。

想到這兒,我長長地籲了一口氣,微微抬頭,閉上眼睛,兩臂平伸,靜靜立著,默默享受著霏霏細雨的撫摸,覺得臉上涼涼的、潮潮的,很是舒服。

耳邊似是有人輕哼一聲,我心中微怔,這會兒此處怎會有人呢?現在是早朝期間,當值的宮女和太監們都忙著伺候主子們,不當值的這會兒也不應該出現在這里。我急忙放下手臂,睜開眼睛,看到三阿哥弘時站在對面,舉著竹傘,一臉不屑地看著我。見我睜開眼睛,他嘲弄道:"好一個會偷懶的奴才。"

我矮身一福:"奴婢今日不當值,應該還談不上'偷懶'兩字。"話一出口,我心中就有絲後悔,又何必在他面前逞這一時之快呢?但話已說出,也無法挽回,我只好默默站在原地,心中一時之間有些忐忑。

聽了我的話,他默默站了會兒,面色變了幾變,最後猛地扔掉手中的傘,快步向我走來。我心中大驚,不自覺後退了幾步。

他走到我面前,怒瞪著我:"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奴才!"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話說得一點不假。之前我看到書中說雍正為了給弘曆掃清障礙,把自己另一個兒子囚禁至死時,雖喜歡雍正這個帝王,但心中還是不同意這種做法,認為這並不是唯一的處理途徑。現在看來,不管具體原因是什麼,胤禛一定是忍無可忍,才會這樣做。

這麼一想,我心中居然靜了下來。對他淺淺一笑,道:"皇上馬上就要下朝,三阿哥如果沒有別的吩咐,奴婢就告退了。"

說完我默默等了會兒,看他沒有說話,我急忙轉身,徑直往勤政殿方向走去。身後傳來了他氣極的聲音:"本阿哥可讓你走了?"

我心中咯噔一下,腳步一滯,停在了原地,突然覺得身上泛起一絲涼意。依我對他的了解,自己是逃不了皮肉之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