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第十二章(7)



熹妃不論何時何地,都是以慈善端莊的外表示人,言語舉止進退有度,此刻的她,早已滿面笑容,道:"今日陽光很好,本想獨自轉轉,誰知好巧不巧,剛出來就碰上了曉文姑娘,姐姐如果沒有什麼要緊事,也一起走走?"

齊妃的目光冷冷掠過我們的臉,道:"還真是巧。"她身邊弘時的福晉已笑道:"額娘,我們正好也沒什麼緊要的事,就一起走走?"

齊妃一愣,弘時的福晉盯著她輕輕頷首,齊妃隱去面上的嫌惡怨恨,眸中只余淒婉,輕聲道:"走走也好。"

各人有各人的心思,四人俱是沉默不語。我心中不耐,身上忽地湧起一股倦意,連雙腿也像是灌了鉛一樣沉重,掩口悄無聲息地打個哈欠,感覺舒服了許多。

垂首默默前行,弘時的福晉道:"叫你姑娘好像有些不妥,可叫別的,又不知姑娘介不介意。"

我一時之間有些愣,抬頭望望眾人的神色,才反應過來她是說給我聽,我淺笑著道:"叫我曉文即可。"

她盯了我一瞬,似是想從我臉上分辨我的真實意思,見我面色平靜,她又道:"我們爺日日念叨,那件事確實不是他授意的,不知是哪個狗奴才擅自做了主。爺內心一直責備自己,為皇阿瑪添了堵,可這真的是個誤會。"

身側的熹妃身形未動,依然恬靜地淺淺笑著,仿佛弘時福晉口中的事與她無關一般。齊妃看了眼熹妃,面色微怒,雙拳緊握,熹妃卻恍若不覺,弘時福晉面色一緊,忙輕輕碰了齊妃手肘一下,齊妃這才斂去怒容,恢複常態。

我心中苦笑一番,弘時福晉又道:"曉文姑娘,這事確實與爺無關。"

我輕歎道:"女子不得干政,這件事,你我都無能為力。"她眼中戾氣一閃,轉瞬而逝,仍微笑道:"這哪是政事,這父子間的事就是家事,以爺的脾氣,說些悖禮僭越的話或是有的,可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爺是做不出的。皇阿瑪對爺想是'恨鐵不成鋼',可爺畢竟也是皇阿瑪嫡親的兒子,怎麼說也不能讓十二叔管著不是。"

熹妃仍微笑不語,我心中無奈,不想再繼續下去,遂站定,盯著她道:"他們雖是父子,但也是君臣,在宮中家事即是國事,國事即是政事,我們女子不便插手。"

說完,我向熹妃和齊妃微微一笑,自顧自轉身離去。

將弘時交給允裪教養,本來就是為了給以後開恩預留余地的,胤禛對弘時不可逆轉的怒意,原因之一是他刺殺弘曆,其二則是他參與了八王議政,這兩件事都犯了胤禛的大忌,胤禛豈會輕易饒恕他。這件事,無論誰提,都不會有任何作用。

我漠然前行,心里卻翻來覆去地想著絹布的事。記得當初十三也曾答應八爺,會一直照顧弘旺。究竟其間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胤禛會下令將他發配充軍?難以想象這養尊處優的孩子以後如何生活。驀地,腦中閃現出很久以前避雨時踢我膝蓋的那個孩子的樣子,我無奈地歎一口氣,心里萬分沉重。自己既是已經答應八爺護弘旺周全,就必須盡自己的能力從中斡旋。

抬頭望望明媚的陽光,我心中卻是一片灰暗,那個女子究竟是誰?能和宮外互通消息,而且連我的事也知道,此類人宮中到底還有多少?想到這里,我心里越發沉郁。

我一邊走一邊凝神想著,直到差點和面前的人撞個滿懷,這才發現太陽早已過了頂。

我瞅著對面的弘曆,收起滿腔傷感,朝他淺淺一笑,默不作聲。他靜靜地打量了我一會兒道:"你心里有事?已經好些日子沒有看到你這樣了。"

我依然掛著一絲笑容,裝作側頭細想了一會兒,道:"有嗎?我怎麼不知道?"

聽了我的話,他收去了臉上的笑容,注視著我,我亦微笑著回望著他,許是我面色平靜,目光坦蕩,片刻過後,他一笑道:"沒有就好。"

兩人默默向前踱著步子,我暗自思忖,這件事除了十三外,我不能問任何人,也不能向任何人透露情況,否則只會使弘旺的日子更加難過。

心思既定,面上自是神態自若,我瞟了一臉落寞的弘曆一眼,笑問道:"什麼事令我們的四阿哥憂心忡忡,一臉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