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把握時機,該說話時再說話 第30節:九、示意好感的時機(3)

如果說話人的普通話或外語講得不標准,或對方有口吃的毛病,造成你對對方的說話內容聽不清楚,這時你要毫不含糊地選好時機詢問,不能顧于面子不懂裝懂.一旦你沒聽清楚而搪塞過去,這樣對談話雙方都不好.你不懂的內容越來越多,又不及時提出,這樣談話就不能正常進行了.及時消化對方的話語,為你聽完後的發言打好基礎.

為了給說話人增添說話的信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進行鼓勵:

"哎呀,我好長時間都不明白的問題,被你一下給解決了!"

"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這方面我正要了解,快跟我說說吧."

"哦,聽您一說我總算明白了."

"這個故事真有趣,請接著說."

"聽你講話真長見識!"

3,向說話人及時反饋.聽明白了對方的話時就要及時做出反應,用肢體語言,話語都可表達;或輕輕點頭表示明白;或給對方一個會意的微笑;或稍微用自己的語言重複一下對方的話.間接地告訴對方你已聽懂他的話.說話者因此能得知你在聽他說話,聽得很認真,並能及時反饋.這樣的談話會越來越投機.

4,必要時你可以生發自己的觀點,向說話者講出你自己的看法.這樣一來說話者更為興奮,你們的談話也會進入最佳狀態.此時雙方都無意識地將話題深入下去,不斷探討使雙方的積極性都調動了起來.說話者多日後回想起你們的談話,他還會回味無窮,很可能將你看作他的好朋友.

為了使你與說話人建立更好的聽說關系,你可以做一些相應的訓練:

(1)你一邊說話一邊觀察聽話者的變化.

(2)你的視線要與說話者的視線保持良好的眼神溝通.

(3)當你發現聽話者對你說的話毫無興趣時,趕快轉移話題.

(4)在談話過程中適當加以調侃,不要使談話內容太單調.

(5)試著調整一下自己的音調.

(6)不要露出自己不適當的表情.

(7)多一份會意的微笑.

(8)對對方要用恰當的稱呼,注意要尊重對方.

(9)對對方的語言失誤不要揪住不放.

(10)問題複雜,一時談不完,可請對方用餐,邊吃邊聊.

讀完了以上內容,我想你一定會有收獲的,會進一步明白說和聽的重要性.聽和說,既是語言溝通的行為,又是人們心靈相互對話間的反映,是交際場中不可缺少的兩大因素,也是口才具備的基本內容.所以,在交際過程中光有說的強項並不夠,要想把對方說動,還要重視聽的藝術.

二,用肢體語言"傾聽"

在聽話過程中,要會用一些必要的肢體動作,告訴對方你的意思.明智的人會領會你的用意,相應地作一些調整,使談話得到優化.肢體語言用得到位會有語言達不到的效果,比你直接向對方說出更合適.

聽話者的舉首頓足都代表一定的動作意圖.首先我們要廣泛的了解一下各部位肢體動作的具體含義:

以下這些是一些肢體動作的具體含義:

聽話時手部放松,手掌張開,或將手攤放在桌子上,小心地清除桌子上的障礙物.這說明你對談話人的態度隨和,並與談話者能很好相處.

聽話時若盯住一個東西不放,說明聽話人心里有不順意的事,或比較消極.

聽話時不停地打開抽屜又關上,好像在找東西,這說明聽話人對說話人的態度不夠重視,還有不耐煩的意思.

聽話者在身體前面緊握雙拳,兩拳放在大腿上,說明他很自信,對話題中的事情有足夠的把握.這類人做事比較有魄力.

和你交談時,不斷地把玩桌上的東西,或將它重新放置.這說明他對你的態度不誠懇,若你有事讓他幫忙,他會找理由推脫掉.

聽話人用手摸後頸時,往往是內心很煩悶又無處發泄,或是非常為難的樣子.

當聽話人兩只腳踝相互交疊時,他可能是在克制自己的情緒.一個人緊張,焦慮時,往往會這樣做;此時他們最需要理解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