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把握時機,該說話時再說話 第32節:九、示意好感的時機(5)

聽著話不停地抽煙,說明此人心中有問題或煩惱.

雙臂交叉,斜著眼睛看說話人,說明聽話人對說話內容不屑一顧,不以為然.

聽人談話時,不斷地看手表,說明此人心中有事,或對談話不感興趣.

以上只是日常交流時的一般肢體動作,但也能反映一些信息.如果對方是經常出入于交際場合的話,你在適當時機做出的相應動作會令對方很容易領會,並及時做好某方面的調整.以上內容比較繁雜混亂,希望你能擇優錄用;在交際中配合語言使用,效果會更好.

三,用眼神"傾聽"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要想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情緒,必須運用好自己的眼神.談話時對方與你最直接的交流除話語之外,就是兩人的眼神.說話者想讓你認真聽他講話,就一定用眼睛注視著你,而你認真聆聽時也會專注地注視著說話人.會用眼神傾聽的人,不但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還容易與對方建立起感情.

有關眼神的信息也不少,我們首先還得了解一下眼神暗含的信息:

一個人深層心理中的欲望和感情,首先反映在視線上.視線的移動,視線的方向,視線的集中程度等都表達了不同的心理狀況.因此,從一個人的視線變化就能夠了解他內心的活動.

下面,我們從三方面來具體分析如何通過視線變化來看透一個人:

1,從視線的不同方向看人

在談話中,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視線方向,能透視他的心理.一般只注意自己所干的事,根本不正視說話人,這是怠慢,冷淡,心不在焉的態度;仰視說話人,是表示尊敬和信任;俯視說話人,有自我防范的意識;面帶微笑直視說話人,是融洽的流露;皺眉頭直視說話人,表示擔憂和同情對方;面無表情地斜視說話人這是一種鄙視;橫掃一眼說話人後不自然地發笑,這是譏諷的表現;突然瞪大眼睛看一下說話人,表示警告或制止對方;對說話人上下打量一番,是對對方不信任,有審視心理;平和的直視對方的目光,往往表示友好,談話的雙方比較融洽,投機.

當上下級交談時,上級的視線一般是由上而下,將目光很自然的投射到下級的臉上;下級的視線一般是由下而上,目光與上級相反.這是職位高低不同所造成的反應.

2,從視線的移動看人

在交談過程中,視線位置移動情況不同,反映的個人心態也不一樣.一旦被別人注視就立刻將視線轉移的人,大多自卑心理很強,這類人也不敢正視對方.一般而言,當一個人心有愧疚或有不好的隱私時,才會產生這種現象.無法將視線集中在對方身上,並很快收回視線的人,大都屬于內向性格,不善于交際.

美國心理學家理查?科斯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患有強度"自閉症"的兒童與陌生的成年人見面,以觀測該兒童面對成年人眼睛的時間;成年人的眼睛分蒙起來與不蒙起來的兩種情況.當理查?科斯將兩種情況下所得的實驗結果相比較時,發現兒童注視前者的時間,居然是後者的3倍.這就是說,雙方眼光一接觸,兒童會立刻移開視線.由此可知,性格內向的人,大都無法一直注視對方;而外向的人則相反.

如果和別人談話時,聽話人不停地轉移視線,不住地看其它東西,表明聽話人對說話人的話題不感興趣;如果對方帶著善意的微笑,目光不時和你的視線相會合,則表示他對你說的話很感興趣,期待你繼續講下去.

在交往中,如果面對異性,只望一眼,便故意移開視線的人,大都是由于對對方有著強烈的興趣.譬如,在公共汽車上,上來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幾乎所有人的眼光都會集中在她身上;但年輕的男性往往會很快把臉扭向一旁.他們雖然也非常感興趣,不過基于強烈的內心壓抑而產生自制行為.但是自制反而會使興趣欲望增大,這時,他們便會用斜視來偷看.這是由于想看清對方,卻又不願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緣故.

另外,行為學家亞賓?高曼通過研究認為:對異性瞄上一眼之後,閉上眼睛,即是一種"我相信你,不怕你"的體態語.所以,當看異性時,並不是把視線移開,而是閉上眼後,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複,就是尊敬與信賴的表現.尤其當女性這樣看男性的時候,便可認為有交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