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把握時機,該說話時再說話 第33節:九、示意好感的時機(6)

3,從視線的集中度看人

在與對方談話中,不斷地注視談話人,顯得較為誠實;但不要自始至終盯著對方不放,以免對方誤會.

如果某人想和別人建立良好的默契,則會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時間注視對方;注視的部位是兩眼和嘴之間的三角區域,這樣信息的傳接,通常會被正確而有效地理解.

如果某人希望給對方留下較深的印象,就會長時間凝視對方的眼睛,並在注視的目光里含有感情.如果在與對方爭論一個問題時,自己想獲勝,那一定是緊盯著對方的目光不放.

聽別人講話時,一面點頭,一面卻不將視線集中在談話者身上,表示對說話人或所說的話題不感興趣,想制止對方說下去.

聽對方說話時,將視線集中在對方的眼部和面部,是真誠的傾聽,表示尊重和理解.初次見面談話,不集中視線者,性格較為主動;相反,因對方不集中視線而耿耿于懷的人,就是愛用心計了,以為對方對自己不滿,或者和自己談不來.

總之,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很難徹底隱瞞心事,即使有人擺出一副無表情的臉孔,但刻意的做作並不能維持長久.只要你密切注意他視線的變化,就能發現他心底的秘密.眼神動作時刻都暗傳心機.孟子認為,觀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善惡.他說:"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確實有一定道理.

醫學研究發現:眼睛是大腦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級神經元,就像大腦皮質細胞一樣,具有分析綜合能力.所以,眼睛在人的五種感覺器官中是最敏銳的,大概占感覺領域的70%以上.而瞳孔的變化,眼珠轉動的速度和方向等活動,又直接受腦神經的支配,再加上眼皮的張合,眼與頭部動作的配合等一系列動作,人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從眼睛中反映出來,而且它所流露出的信息比言行更為真實.

所以,作為聽話人,你不但要觀察談話對方的眼神變化,還要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作為一個傾聽者,要注意用眼神吸引對方:

目光要不斷地與談話人的目光會合.

當對方說到關鍵時刻時要目不轉睛地看著對方.

當對方說得很精彩時,要以贊揚的目光向對方示意.

當對方難為情時,要用理解,寬容的目光來緩解對方的壓力.

當對方的觀點你很贊成時,要用肯定的目光伴隨點頭的動作,給對方以鼓勵.

當對方突然提起你很感興趣的話題時,要用新奇,期待的目光示意對方說下去.

對方的話語幽默風趣,你要以和悅的目光伴隨笑聲給對方以回應.

對方談及他自己的悲傷與痛苦之事時,要以同情的目光給人以安慰.

當你對對方的話題毫無興趣時,轉移目光提示對方改換話題,或自己主動岔開話題.

談話結束時無論談的效果如何都要微笑以友好示意對方.利用好眼神的作用,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用眼神去傾聽話語,用眼神去與對方的眼神交流,不但能增強談話的效果,還會促進雙方的感情,讓對方感到與你談話不但是語言的交流,更是心靈的對話.

四,傾聽時也要"互動"

說話是一門藝術,傾聽也是一門藝術.說話時要注意許多問題,同樣,傾聽時也要在許多方面入手.你聽話的技巧也會影響說話人說話的質量,善于聽話的人既能調動說話人的積極性,又能達到談話的目的.所以,傾聽不可忽視.

要想在傾聽時發揮作用,一些技巧性的東西還需要派上用場:

1,插話

在很多談話過程中,都要用到插話的技巧,但不是隨便可以插的,要想獲得好的插話效果一定要注意三方面:選好時機,想好插話的內容,看准插話的對象.

選好插話時機.在適當的時機插話會有良好的效果,插話時機不當還不如不插.最好在說話人將一層意思說完,話音落定之後再插話.不要在一句話中間橫插過去,直接打斷了對方的話.這樣很不禮貌,打斷對方的思路也會令對方反感,效果也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