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9節:真的"坑"了460多個儒生嗎(2)

這場爭論,在後代的人看來,實在算不了什麼,文人相輕嘛!

不料時任丞相之職的李斯卻突然插了一杠子,使情況發生了質的變化.

李斯說:"五帝不相複,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淳于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異時諸侯並爭,厚招游學,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辟禁.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丞相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做,語皆道古而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臣請:史官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者,以吏為師!"——李斯的話啰里啰嗦說了許多,中心內容卻只有一個,那就是應當厚今薄古,而不能以古非今,為此,他建議燒書.

注意,李斯要燒的是《秦紀》以外的曆史著作,有人根據"非博士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這句話認為李斯建議秦始皇連儒家的詩經,書經以及諸子百家的書全部都燒掉,這是一種誤解.

好在太史公在《史記》的另一篇文章"李斯傳"中又提到了此事,我們不妨錄之以供讀者比較.司馬遷在李斯傳中轉引李斯的話說:"臣請諸有文學,詩,書,百家語者,蠲除去之,令到三十日弗去,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有欲學者,以吏為師."

文中最重要的詞語是"蠲除去之".

何為"蠲除"?《辭海》:"蠲除,免除."所引例句為《史記·太史公自序》"蠲除肉刑".

將"蠲除"與上文"去之"合起來解釋是"免除去之",是個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

李斯當然不是肯定那些詩書百家語,但也僅用了一個"去"字,並沒有肯定地要"燒".緊接著這段話還有一句:"始皇可其議,收去詩,書,百家之語以愚百姓."這句話明顯地透示出"去"詩書百家語,只為秦王朝中央政權和相應的政府官員收藏,目的是為"愚百姓"而不是為了愚天下.

聯系到《史記·蕭相國世家》中"何(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令,圖書藏之……漢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我們不難看出,李斯插過來的這一杠子,只不過是使秦始皇下令收繳民間圖書藏在官府和學官之手,並沒有使之皆遭火焚之災.所以,到了漢代,才能"存亡繼絕",得百家言四百二十篇.

如果說"焚書"不是燒盡所有的書,那麼,"坑儒"就更不能簡單地理解成"坑殺儒生"了.

《史記》中並無"坑儒"字樣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嬴政駕幸梁山宮.隨行的人馬車騎甚眾.

把酒臨風,駐足山頂時,秦始皇偶一抬頭,突然發現"丞相車騎甚眾"——丞相的隨從很多,不由得皺了皺眉頭.這一細微的舉動被隨侍在側的一個中貴人(宦官)發現了,這個中貴人與丞相是朋友,為了友誼,他把皇帝對丞相車騎過多似有不滿這一情況泄露了出去.

幾天以後,事為始皇所知,大起詔獄,把當時在身旁的中貴人全部處死.弄得人人自危.

當時,有兩個方士,一個名叫侯生,一個名盧生,他們兩個聚在一起議論說:"始皇帝這個人,天性乖戾,剛愎自用.自以為起于諸侯,而兼並天下,古往今來,概莫能過之,所以就專門任用獄吏,使獄吏受到重用,而掌通古今的博士官雖有七十人之多,但也只是擺擺樣子而已!丞相與文武大臣都墨守成規,皇上又非常願意用刑罰來施威于天下,使人不敢盡忠.秦國雖然有三百多位占星家,但這些人也都是貪生怕死之輩,畏忌阿諛,不敢直言皇上之過,事無大小,全都取決于皇上的裁決,皇上本人也恃才傲物,貪于權勢,這樣的人怎麼能幫他求來仙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