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18節:王昭君彈過曲頸琵琶嗎(3)

有一點需要特別加以說明的是,關于王昭君的結局,今天的人們一般都說她是匈奴呼韓邪單于的妻子,殊不知王昭君在呼韓邪死去之後又嫁給了他的兒子.

原來,匈奴有一種風俗,身為單于的父親死了以後,繼父位而登單于寶座的兒子要把乃父的一切,包括他的妻子全部繼承下來.

呼韓邪單于除了娶有王昭君以外,還娶了我們前面提到過的那個伊秩訾的兩個侄女,分別號顓渠閼氏,大閼氏.大閼氏生了一個兒子名叫雕陶莫皋,此人繼承了呼韓邪單于的王位,也順便把王昭君給"接收"了過去,王昭君又給新單于生了兩個女兒,長女號須卜居次,次女號當于居次("居次",匈奴語的音譯,相當于漢語"公主")——這些都是見諸《漢書·匈奴傳》的,絕不會有假.

看來,人們以前對王昭君本人的一些認識和看法包含著明顯的誤解.

連王昭君本人的情況都搞不清楚,那麼關于她隨身所帶之物就更可能會似是而非了.

曲頸琵琶秦漢子欲解公案須讀史

"身行不過中國人,馬上自作思歸曲.推手為琵卻手琶,胡人共聽亦咨嗟.玉顏流落死天涯,琵琶卻傳來漢家.漢宮爭按新聲譜,遺恨已深聲更苦.纖纖玉手坐洞房,學得琵琶不下堂.不識黃云出塞路,豈知此聲能斷腸."——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有名的大文豪歐陽修.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歐陽修認為王昭君出塞時是帶著琵琶的,但此琵琶卻並非我們今天的曲頸琵琶,而是"推手為琵卻手琶".

也許有人會問,琵琶還有古今之分嗎?

當然有.

據專家們考證,琵琶,本作"批把".漢朝人劉熙在《釋名·釋樂器》中說:"批把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像其鼓時,因以為名也."秦漢時代,我國已有長柄皮面圓形音箱的琵琶,當時人稱其為"弦鼗"又稱"秦漢子".秦漢以後不斷改進,發展為阮咸(因晉朝散騎常侍阮咸善彈此而得名——著者),秦琴,三弦,月琴等多種形制,其共同特點為圓形直頸,宋以前把這些都叫做琵琶.

到了南北朝時,與我們今天所用琵琶相近的曲頸琵琶傳入中國,隋唐年間曾盛極一時,有龜茲琵琶,五弦,忽雷等多種形制,其共同特點為半梨形曲頸,當時亦統稱為胡琴.唐宋以來,在兩種琵琶基礎上不斷改進,逐漸形成現今形制:音箱呈半梨形狀,以桐木板蒙面,琴頸向後彎曲,頸與面板上設"相"與"品",張四弦,按四,五度關系定弦.演奏方法改原橫抱為豎抱,改原用撥子彈奏為五手指彈奏,技法日趨豐富,成為獨奏,伴奏與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也成了此種樂器的專稱.近代通用的琵琶為四相十三品,後經改革,增至六相二十三(四)品,能奏所有半音.

啰里啰嗦說了這麼多,中心內容不外乎以下三點:

(1)"琵琶"之名,中國古已有之.

(2)但古時的琵琶絕不等同于現代人所用的琵琶.

(3)古今琵琶的最大區別:古時直頸,現代曲頸.

接下來我們要搞清的一個問題就是曲頸琵琶何時出現于中國.

在上文中我們已經根據有關專家的考證敘及曲頸琵琶是南北朝時傳入中國的,但沒有展開來談.

原來,曲頸琵琶是一個道道地地的"舶來品",有一本通俗讀物上稱其源于古印度Btarbbu,或者是古希臘的Barbyton,但缺乏必要的論證,比較為大家所公認的看法是:曲頸琵琶源于一種名叫"烏特"的樂器."烏特"乃是阿拉伯文ud的音譯.ud是阿拉伯撥弦樂器,亦流行于土耳其,伊朗以及蘇丹,摩洛哥等地.一般用木頭制成,琴腹呈扁平半梨形,琴頸上端向後彎曲,頸上設品,面板上有圓形鏤花音孔,裝弦四,五至十余根不等,常調成五六對同音雙弦或再加一單弦,用羽管或手指彈奏."烏特"在許多國家均有其變體.南北朝時傳入中國的曲頸琵琶,和盛行于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琉特,均源于烏特——《辭海》1979年版.

曲頸琵琶既然遲至南北朝時才傳入中國,那麼,西漢時代的王昭君怎麼會提前好幾百年抱著它前往匈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