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20節:蔡倫之前真的沒有紙嗎(2)

但當左右內侍把蔡倫的紙進上來之後,和帝卻轉怒為喜了.

原來,蔡倫獻上來的紙質地柔軟,便于書寫.待到問明白制造方法之後,和帝更是樂得合不攏嘴,因為除了便于書寫以外,蔡倫的紙,其最大優點是造價便宜.

"真的可以用樹皮,破布,麻頭,舊魚網造這種紙?"和帝又一次追問道.

"臣何敢欺君!"

"好,好!"和帝的病身子有點打熬不住了,"你先下去,待朕痊愈之後重重有賞!"

劉肇倒是沒有食言,但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這一年(公元105年)的十二月辛未日,他一病不起,崩于洛陽章德宮前殿.

這種應時而獻的紙,其發明權到底是誰的?《後漢書·蔡倫傳》的兩句話頗堪玩味.這兩句話一句是"倫乃造意",另一句是"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前一句"造意"是"創造新意"之意,但前面缺時間——從什麼時候開始"乃造意"的?

在蔡倫以前,難道就沒有人覺得"縑貴而簡重"了嗎?

蔡倫是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任職尚方監的,在此之前,他不過是一個小黃門,不可能有機會思考"縑貴而簡重"的問題,接掌尚方監之後,他的主要工作也是"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而且"莫不精工堅密",這些也要花去他相當一部分精力.因此,他不可能不在前人已有的基礎上"造意"——吸取成果,造出比縑便宜,比竹簡輕便的紙來.

這一點其實連《後漢書》的撰著者心里都清楚,所以他在給蔡倫立傳時指出,因為皇帝覺得蔡倫有才能,愛屋及烏,所以,一開始本來在民間流傳的用樹皮,麻頭,破魚網造出的紙就被冠以"蔡侯"的名義,得以廣泛流傳.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後漢書》稱蔡倫進呈的紙為"蔡侯紙"而非是"紙",這除了與"古以縑帛為紙"的"紙"有所區別以外,是否還意味著當時還有不是"蔡侯紙"的紙呢?

漢代烽燧與灞橋風雪

在陝西省西安市東十公里處有一座橋名叫灞橋.灞橋,又作霸橋,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座頗富文化氣息的古橋.早在春秋時代,"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為與東方諸侯爭雄,改滋水為灞水,建橋于其上.《史記·王翦列傳》記載,王翦伐楚,"始皇自送至灞上".

《鴻門宴》那篇古文中,膾炙人口的第一句話就是"沛公軍灞上",這說明從秦時開始,灞橋就是長安向東方出入的要道.不過,今天的灞橋,已非秦漢時的舊貌,大約在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朝官員在秦漢古橋以南一里左右的地方新建了一座南橋,後經曆代重修,是為如今的灞橋.唐人送客多到灞橋,折柳贈別,心情為之黯然,灞橋因之又得名銷魂橋.每當春夏之交,翠柳低垂,水花飛濺,冬則雪霽風寒,沙明石露,故有"灞橋風雪"之美稱.古為"關中八景"之一.

公元1957年,灞橋再一次成為文化熱點:在這里的西漢古墓里,考古學家發現西漢初期的古紙,經過切片化驗分析,有關專家確認:

(1)這些紙確系西漢初年所造.

(2)其成分為大麻和少量的苧麻葉.

由此,專家們得出結論說,灞橋古紙乃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

聯系到1933年新疆羅布泊漢代烽燧出土的古紙片,我們完全有理由說,紙並不是蔡倫的發明創造.

有一個名叫德博諾的西方科技史專家也認為"曾經主管宮廷禦用手工作坊造紙的蔡倫,可能只是把貧民的一項更早的發明通過官方進行宣揚罷了".中國人一向很重視"名人效應",中藥界的祖師爺要找個神農氏,戲曲界則推出了唐明皇(認唐明皇為祖師爺),《文選》本來是梁王朝的許多文人學士集體編輯的,只因昭明太子蕭統插手了此事,所以就要把"昭明"兩個字放在"文選"的前頭,把"文選"叫做《昭明文選》,還有什麼"東坡肉","孔府酒"不一而足.

明白了這些,我們就可以向善于提出問題的讀者們解釋清楚,紙既然不是蔡倫最先發明的,為什麼最後卻把發明權歸結到他的名下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