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1節:秦王破陣舞是李世民專利嗎(1)

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時大概是覺得把"空城計"的發明權交給趙子龍這員武將有些不太過癮,所以,就來了個"移花接木",把它歸到了諸葛亮的頭上.小說家的創作采取虛構手法,這乃是司空見慣之事.但我們若是真的把小說當成信史,認為諸葛亮擺過"空城計"嚇走司馬懿,那可就是咄咄怪事了.

15秦王破陣舞是李世民的專利嗎

看過大型電視連續劇《唐明皇》的人,想必都不會忘記其中屢屢出現的"秦王破陣舞"的場面,有許多人甚至還會不問而答地告訴你"秦王破陣舞"的"知識產權"應歸秦王李世民所有,說這種話的人,可能已經于不知不覺中步入了一個誤區——

唐代有一種大型樂舞,舞者共有128人,皆披甲執戟,舞有三變,每變四陣,共52遍,有來往疾徐擊刺等形象,並有簫管歌鼓等合奏,歌者合唱,音樂在漢族清商樂的基礎上吸收了龜茲樂的成分.

這種大型樂舞的發明者是誰?

以往較為流行的說法是李世民,因為該舞名"秦王破陣樂"舞,而李世民在未登帝位之前也曾爵封秦王.

事實情況真如此嗎?

秦王破陣樂舞與"突羅舞"

有一本中西文化交流史方面的通俗著作在提到秦王破陣樂舞時,認為它與古羅馬時代流行的一種"突羅舞"有關,並摘引了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埃尼亞記》一詩中的片斷為證.維吉爾的詩中有這樣的詩句:

按照習慣他們頭發上都戴著金圈,

他們都拿著兩支以鐵為尖端的戟.

一部分人身背箭依,正當著前胸;

且有屈曲的金飾環繞著他們的頸脖.

他們被分成三隊,一共有領導的三位將軍,

每位將軍後面各有十二位少年隨從,

領袖們輝煌地率領著部隊,

他們分隊奔馳而過.

那三支部隊分成散兵式又重新召集部隊,

然後回過身來相對著拿戟沖刺.

他們轉變方向又轉變方向,

相對擊刺,彼此交錯,回互不已,

發出兩軍相遇時戰斗的聲音;

忽而背向敵人退怯,忽而轉過身來反擊,

忽而又和解了,平行著向前進.

現在這種少年的舞名為"突羅",

以此武舞尊榮他們先祖的威靈.

將"秦王破陣樂舞"與"突羅舞"聯系起來,這種說法初看起來似很新鮮,但卻僅僅是個"猜想"而已.

之所以這樣說,不僅是因為到現在為止,尚未找到"秦王破陣樂"舞與古羅馬"突羅"舞之間存有關系的任何直接的史料,而且還因為"秦王破陣樂"舞與維吉爾筆下的"突羅"舞之間存有從形式到內容上的許多差異.為了便于讀者了解,我們不妨直接摘引幾段原始史料,看看什麼是"秦王破陣樂舞".

(貞觀)七年,太宗制破陣舞圖,左圓右方,先偏後伍,魚麗鵝鸛,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戰陣之形.令呂才依圖教樂工百二十人,被甲執戟而習之,凡為三變,每變為四陣,有來往疾徐擊刺之象,以應歌節,數日而就,更名七德之舞.癸巳,奏七德九功之舞,觀者見其抑揚蹈厲,莫不扼腕踴躍,凜然震竦,武臣列將咸上壽云:"此舞皆是陛下百戰百勝之形容!"群臣咸稱萬歲.

上引自《舊唐書·音樂志》.

我們再來看看《新唐書》是怎麼說的.

《新唐書·禮樂志》上說:"(太宗李世民)乃制(秦王破陣樂)舞圖:左圓右方,先偏後伍,交錯屈伸,以象魚麗鵝鸛,命呂才以圖教樂工百二十八人,被銀甲,執戟而舞,凡三變,每變為四陣,象擊刺往來,歌者和曰'秦王破陣樂'.後令魏征與員外散騎常侍褚亮,員外散騎常侍虞世南,太子右庶子李百藥更制歌詞,名曰'七德舞'.舞初成,觀者皆扼腕踴躍,諸將上壽.群臣稱萬歲.蠻夷在庭者請相率以舞.……自是元日,冬至朝會慶賀,與九功舞同奏.舞人更以進賢冠,虎文褲,滕蛇帶,烏皮靴,二人執旌居前,其後更號'神功破陣樂樂'."

這兩段記載中的"秦王破陣樂舞"盡管在舞者數目上存有差異——一說120人,一說128人,但其數目卻都遠遠超過突羅舞者的人數(39人),盡管秦王破陣樂舞與突羅舞中都有數目字"三",但一為"三隊",一為"三變",一實一虛,說的也不是一回事.至于秦王破陣樂舞"左圓右方,先偏後伍,魚麗鵝鸛,箕張翼舒"之壯闊,似乎也與"突羅"舞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