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32節:土崩瓦解(1)

土崩瓦解

1

夏,殷,周在中國被稱為"三代",這三個世襲王朝曆來被認為是中國之主.不過,一般認為,三者的實際統治范圍僅限于以黃河中游流域為中心的地域.如前所述,甚至在江南都有周代青銅器的出土,于是人們從中得知周的勢力范圍出乎意料的廣闊.出土的青銅器中,有封侯的銘文,所以勢力范圍並不意味著就是周直接統治的地方.因為這已經超出了一個王室所能控制的范圍,所以王室以封建制度委托王族和功臣來統治地方.封建諸侯們為了擴大自己的統治范圍,既推進墾殖,也發動戰爭.

春秋諸侯,戰國七雄統治的土地,基本相當于現在中國的人口稠密地區.作為地域名,這里被稱為中國.如果沒有秦實現的統一,可能會跟現在的歐洲一樣,有大大小小很多個國家.以秦,楚,齊為名的國家並存,演繹著興亡交替的曆史.換言之,如今所說的中國是因為秦而誕生的.

先秦(用來稱呼秦以前的時代)的文獻中頻現"中國"的字眼,意思是"國之中央".秦以後的詩文中,很多情形下中國並不指代整個國家,而是國家的中央部分或者國都.《史記》在順敘秦的世系時,時而中國,時而夷狄,其中的意思應該理解為秦的先祖時常被召到中央.

"中國"這個詞並非"國之中央"的意思,而是指"中央之國".因為有了秦的統一天下,所以直到現在還在用"秦"指"中央之國"."秦"字的發音是chin,現在的印度語和波斯語仍然把中國稱作chin.英語的china也來源于"秦"更不用說了.題外話,china後來有了中國特產陶瓷器的意思.

馬其頓亞曆山大的東征,正值戰國諸侯開始稱王的時候,相當于秦國商鞅下台的時期.在與秦始皇同一時代的歐洲,曆史的主角和舞台正從希臘轉向羅馬.對羅馬來說,為更多人所知曉的是東方的產品而非東方的國名.這產品正是絲綢.絲綢也出現在甲骨文中,寫成現代的字形就是"絲",現代漢語的發音是si,估計古代也應是差不多的發音.羅馬人都知道,用令人驚奇的纖維制成的si的產地在東方.拉丁語中表示中國的ceres或celica,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其中si為語源的說法很有說服力.英語的silk屬于同語系,無須多說.

話題重新回到秦始皇.在他十三歲即位的時候,他的秦國已經是最強大的國家了.對于即將實現統一天下夢想的秦,當時的人們有兩種看法.趙被秦攻打的時候,齊人魯仲連說服魏國客將新垣衍向趙派去援軍,秦軍因此解除了對邯鄲的包圍,趙送還了當人質的少年始皇帝.這是一次極為重大的事件.魯仲連在對新垣衍的陳述中,把秦說成是一個不知禮儀,崇尚首功(戰場上斬首的功績)的國家.他還說,秦以強權役使士,像壓榨奴隸一樣壓榨人民,如果要自己成為秦民,甯可跳東海而亡.在齊國文化人魯仲連眼里,秦是一個野蠻的,只在戰爭中才算強大的國家.

另一方面,如果讓持性惡說的荀子來評價,他會贊揚秦國的風俗:百姓淳樸,敬畏官員,故而順從;政府里的官員嚴肅,恭儉,敦敬,忠信,有禮貌,還不拉幫結派.百姓順從以及官員服務態度良好的原因在于法律的嚴酷.人類天性本惡,所以必須要以法律來約束.從荀子的這種看法出發,秦就是一個理想的國家.

在這個集權主義的法律國家中,所有的東西都不是始皇帝一手打造的.自商鞅鋪設國家運行軌道以來,到始皇帝這一代已經過了一個世紀.正在實施的鄭國渠灌溉工程以及李冰在蜀完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是始皇帝所繼承的龐大遺產.百年的歲月里,秦變成了與其他六國性質不同的國家.可以說始皇帝是應運而生的人物.

秦雖然完成了天下的統一,但曆史昭示,隨之而來的將是一場大崩潰.即便花上百年的時間,集權主義性質的國家還是有著極大的缺陷,連始皇帝也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可以說最清楚秦國缺陷的就是褒秦的荀子.儒家的荀子認為秦達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王道,理由就是"無儒".這里說的儒可以理解為理想主義.

荀子說

——粹而王,駁而霸,無一焉而亡.

他指出,如果秦能把儒的理想主義在政治中純粹地反映出來,就可以稱其實現了王道.如果政治只是以駁雜的形態反映了儒,最多也就是個霸主.如果完全沒有理想主義而施行政治,那就只有滅亡一途.必須承認這個預言實際上完全說中了.

2

可以說始皇帝是強秦性格的化身.有利的一點是秦可以為所欲為,而絲毫沒有公平和人情的余地.

二十四歲時他清除了相國同時也是仲父的呂不韋.在誅殺了和太後有不倫之戀的嫪毐後,首先就罷免了推薦這個妖人入宮的呂不韋.呂不韋被迫轉移到自己的封地河南洛陽.然而,做了十幾年的攝政,權傾朝野的呂不韋,即使被逐到封地,登門拜訪之客還是絡繹不絕.不久始皇帝又發布處理決定,令呂不韋遷至蜀.這一次始皇帝給呂不韋送去的親筆信被《史記·呂不韋列傳》引用,內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