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18節:鄰人(6)

昭和的"昭"字,筆畫少,發音響亮,意思也好,會讓人認為應該經常被用作年號.實際上,在日本的250個年號中,使用"昭"字的,出人意外地只有"昭和".

年號里有"和"字則很多.用作第一個字的只有"和銅",用作第二個字的有"享和","元和","仁和"等,多達十四五例.

中國也經常用"和"字作年號."和平"用了三次,分別在後漢,前梁,北魏.在中國,以前用過的年號,再用也沒什麼關系.用了四次的年號有"中興","永康","永平","建元","太始"五種,用了五次的年號有"永和","甘露","建興"三種.另外,"永興"用了六次.

不論在日本還是在中國,年號中用得最多的字是"永",這是祈望王朝永遠持續.

那麼,中國年號有沒有用"昭"字的?一查,看來只有前漢元帝的"建昭"(前38—前33)一次.

沒有調查朝鮮,越南的年號,現在只知道中日兩國很少用"昭"字做年號.理由不得而知,有一個說法是"昭"字口上有刀,字形不好.

但是,中國的皇帝,皇子也常用"昭"做名字,"昭"字只是和年號比較沒緣分.

姓談

日本到底有多少個姓?

大概要以萬來計了吧.總有電視節目猜奇怪的姓,似乎永不間斷.

中國有"百家姓"之說,姓的數量有限.天下的人民是"百姓",不過實際上比"百"要多,但也不到"千",大概有五百多吧.

不論中國有多少姓,相較而言,日本姓的種類更加豐富.

在日本,通常結婚後女方隨男方的姓;但在中國,結婚後女方還是保持自己娘家的姓.

孫文的未亡人是宋慶齡,其妹宋美齡是蔣介石夫人.毛澤東夫人是江青(這似乎不是本名),周恩來夫人是鄧穎超.在中國,只是生出來的孩子隨父姓.

中國又有"不娶同姓"的原則,十分嚴格.留在日本的華僑也很少有同姓結婚的.

近代科學表明,近親結婚不利于優生學.一定是從經驗中發現了"不娶同姓"這一規律.

如前所述,姓的種類少,同姓的人口就多.王,陳,李等姓,各有數千萬人口.因此,雖說是同姓,卻幾乎沒有血緣關系.我和陳毅,陳伯達等人應該沒有血緣關系.

不過,如果我的妹妹和姓江的人結婚,兒子的姓就是江.這時,我和這孩子的血緣關系很近.盡管如此,由于不是同姓,似乎可以和我的孩子結婚.這是個很大的矛盾.

不論如何,在戀愛前,要先問對方的姓,很是不便.這也就不能一見鍾情了.

同姓不一定是血親.倒是前面所說的雖是異姓,但血緣關系密切的人結婚更不好——理由都懂,但禁忌曆史久遠,現在依然存在,法律並未禁止.但直到現在,同姓結婚仍然很少.

拘泥于姓,是因為意識到其重要性.這是受以"家"為中心的儒教思想的影響,"家"擁有的力量太大,即使嫁給別人,也不會改姓.

大家熟悉的國姓爺鄭成功,被賜皇家姓"朱",但他並不自稱"朱成功",依然用鄭姓.即使是皇帝賜姓,本姓也不能輕易改,這和結婚的女性一樣.

近代中國煞費苦心地想脫離儒教體制,"家"的問題也與此相關.

不論如何,"不娶同姓"的禁忌,實質上會消失吧.不過,女性保持娘家的姓,是尊重個人的獨立,應該不會改.

舊風俗在新的時代也通用,這是一個好例子.

不論是雙字還是單字

森歐外在《寒山拾得》中說,閭丘胤(寫《寒山詩集》序的人)姓閭,名丘胤.人並非神,歐外也會犯錯誤,實際上此人姓閭丘,名胤.

中國人的姓大多是單字,極少例外的也有雙字,叫做複姓.閭丘就是複姓.其他還有《史記》的司馬(遷),《三國志》的諸葛(孔明),唐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金瓶梅》的西門(慶),《滑稽列傳》的東方(朔)等複姓.但是從總體上來看,還是很少.